空間考古學

構建“空間考古學”時機已成熟,在北京舉行的以“文化遺產空間觀測與認知”為主題的第487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國際上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方興未艾,應發揮我國遺產大國優勢及空間技術優勢,搶占空間技術與文化遺產有機結合研究的制高點,形成中國在該領域的優勢,並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設在我國的條件,為國際該領域發展作出獨特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介紹了光學、微波、雷射雷達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導航定位技術、虛擬現實、物聯網、大數據等在考古中的作用與前瞻,分析了全球性空間技術與文化遺產研究的進展,提出了建立“空間考古學”的建議與措施。
專家認為,構建“空間考古學”的時機已經成熟。“空間考古學”中的空間技術首先是發現的能力,其次是提供研究與分析手段,再者是對未知遺址的預測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