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間中理解時間》一書是作者趙世瑜的論文結集,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在空間中理解時間
- 作者:趙世瑜
- ISBN:9787301288849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趙世瑜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從區域社會史到歷史人類學
出版年: 2017-12-21
頁數: 576
定價: 98.0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博雅擷英·趙世瑜社會史作品集
ISBN: 9787301288849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從區域社會史到歷史人類學
出版年: 2017-12-21
頁數: 576
定價: 98.0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博雅擷英·趙世瑜社會史作品集
ISBN: 9787301288849
內容簡介
本書系《狂歡與日常》及《小歷史與大歷史》二書的續集,書中的個案從山西的村落、市鎮,到明清時期的整體變化,從北方邊塞到西南邊陲,既尋找區域歷史過程的“歷史性時刻”,也梳理長時程中的連續性。本書是作者近10年來的論文結集,貫穿了對在一個具體空間的社會結構形成的時間過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過程(時間)只有在特定的空間中才能得到理解的認知。通過書中的個案,作者意在重申他對於區域社會史之方法論意義的論說,以及藉由人類學視角下區域社會的探討,達致對中國歷史進程的重新闡釋,從而解釋了歷史人類學的含義。
作者簡介
趙世瑜,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文學博士。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史、區域社會史、歷史人類學。先後出版《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想史論(1918—1937)》《吏與中國傳統社會》等著作,《歐洲史學新方向》等譯著及論文百餘篇。
目錄
敘說: 從區域社會史到歷史人類學1
以明清為基點: 時間上的連續性
從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導一種“連續遞進”的思考方法17
衛所軍戶制度與明代中國社會 ——社會史的視角50
“不清不明”與“無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區域社會史解釋78
多元的時間和空間視域下的19世紀中國社會 ——幾個區域社會史的例子103
“中心”·“邊緣”·全球史: 空間上的連續性
在中國研究: 全球史、江南區域史與歷史人類學119
時代交替視野下的明代“北虜”問題131
重觀東江: 明清易代時期的北方軍人與海上貿易155
明朝隆萬之際的族群關係與帝國邊略183
連續性與“歷史性時刻”: 山西之例 晉祠與熙豐新法的蛛絲馬跡201
從賢人到水神: 晉南與太原的區域演變與長程歷史
——兼論山西金元時期與清中葉這兩個“歷史性時刻”218
以明清為基點: 時間上的連續性
從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導一種“連續遞進”的思考方法17
衛所軍戶制度與明代中國社會 ——社會史的視角50
“不清不明”與“無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區域社會史解釋78
多元的時間和空間視域下的19世紀中國社會 ——幾個區域社會史的例子103
“中心”·“邊緣”·全球史: 空間上的連續性
在中國研究: 全球史、江南區域史與歷史人類學119
時代交替視野下的明代“北虜”問題131
重觀東江: 明清易代時期的北方軍人與海上貿易155
明朝隆萬之際的族群關係與帝國邊略183
連續性與“歷史性時刻”: 山西之例 晉祠與熙豐新法的蛛絲馬跡201
從賢人到水神: 晉南與太原的區域演變與長程歷史
——兼論山西金元時期與清中葉這兩個“歷史性時刻”218
聖姑廟: 金元明變遷中的“異教”命運與晉東南社會的多樣性243
村民與鎮民: 明清山西澤州的聚落與認同266赤橋村與明清晉祠在鄉村網路中的角色303
族群、地域及其“歷史性時刻”
在空間中理解時間“嶺南”的建構及其意義323
從草原傳統到漢人文化的建構 ——從明初軍戶的垛籍談起339
從移民傳說到地域認同: 明清國家的形成349
身份變化、認同與帝國邊疆拓展 ——雲南騰衝《董氏族譜》(抄本)札記369
圖像如何證史: 一幅石刻畫所見清代西南的歷史與歷史記憶384
康熙《滇南鹽法圖》與山水地圖的意義415
亦土亦流: 一個邊陲小邑的晚清困局433
民國初年一個京城旗人家庭的禮儀生活 ——一本佚名日記的讀後感456
觀察與思考 西樵山: 近世廣東史之景觀象徵 ——讀《南海縣誌·序》有感479
錦屏—清水江文書在重建中國歷史敘述上的意義487
舊史料與新解讀: 對區域社會史研究的再反思494
河東與河西: 三十年來的新史學
——帕拉蕾絲-伯克:《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啟示錄502
在歷史中發現族群,於草野間審視朝廷
——讀《帝國之於邊緣——現代早期中國的文化、族群性 與邊界》522
附錄從田野中發現歷史: 民間文獻、傳說故事的知識考古531
村民與鎮民: 明清山西澤州的聚落與認同266赤橋村與明清晉祠在鄉村網路中的角色303
族群、地域及其“歷史性時刻”
在空間中理解時間“嶺南”的建構及其意義323
從草原傳統到漢人文化的建構 ——從明初軍戶的垛籍談起339
從移民傳說到地域認同: 明清國家的形成349
身份變化、認同與帝國邊疆拓展 ——雲南騰衝《董氏族譜》(抄本)札記369
圖像如何證史: 一幅石刻畫所見清代西南的歷史與歷史記憶384
康熙《滇南鹽法圖》與山水地圖的意義415
亦土亦流: 一個邊陲小邑的晚清困局433
民國初年一個京城旗人家庭的禮儀生活 ——一本佚名日記的讀後感456
觀察與思考 西樵山: 近世廣東史之景觀象徵 ——讀《南海縣誌·序》有感479
錦屏—清水江文書在重建中國歷史敘述上的意義487
舊史料與新解讀: 對區域社會史研究的再反思494
河東與河西: 三十年來的新史學
——帕拉蕾絲-伯克:《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啟示錄502
在歷史中發現族群,於草野間審視朝廷
——讀《帝國之於邊緣——現代早期中國的文化、族群性 與邊界》522
附錄從田野中發現歷史: 民間文獻、傳說故事的知識考古531
後記569
叢書信息
博雅擷英·趙世瑜社會史作品集 (共3冊), 這套叢書還有 《狂歡與日常》,《小歷史與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