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腸彎曲菌腸炎

空腸彎曲菌腸炎是由空腸彎曲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腹痛、血性便、糞便中有較多中性粒細胞和紅細胞為特徵。彎曲菌最早於1909年自流產的牛、羊體內分離出,稱為胎兒弧菌,1947年從人體首次分離到該菌。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由空腸彎曲菌引起
  • 常見症狀:發熱、腹痛、血性便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其發病原理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①空腸彎曲細菌與神經纖維的鞘磷脂有類屬抗原,可發生交叉免疫;②腸毒素與神經節苷脂結合;③細胞介導免疫損傷。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潛伏期可僅20小時。
初期有頭痛、發熱、肌肉酸痛等前驅症狀,隨後出現腹瀉、噁心嘔吐。驟起者開始發熱、腹痛腹瀉,發熱占半數以上,一般為低到中度發熱,體溫38℃左右,個別可高熱達40℃,伴有全身不適。兒童高熱可伴有驚厥。
腹痛腹瀉為最常見症狀。表現為整個腹部或右下腹痙攣性絞痛,劇者似急腹症,但罕見反跳痛。腹瀉一般初為水樣稀便,繼而呈黏液或膿血黏液便,有的為明顯血便。腹瀉次數,每日多為4~5次,頻者可達20餘次。病變累及直腸、乙狀結腸者,可有里急後重。輕症患者可呈間歇性腹瀉,每日3~4次,間有血性便。重者可持續高熱伴嚴重血便,或呈中毒性巨結腸炎、或為偽膜性結腸炎及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現。纖維結腸鏡檢和鋇灌腸檢查提示全結腸炎。
部分較重者常有噁心嘔吐、噯氣、食慾減退。多數1周內自愈。輕者24小時即愈,不易和病毒性胃腸炎區別;少數患者病情遷延,間歇腹瀉持續2~3周,或愈後復發或呈重型。
嬰兒彎曲菌腸炎多不典型,表現為:①全身症狀輕微,精神和外表若似無病;②多數無發熱和腹痛;③僅有間斷性輕度腹瀉,間有血便,持續較久;④少數因腹瀉而發育停滯。
腸道外感染彎曲菌也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故有彎曲菌病之稱。腸道外感染多見於35~70歲的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見症狀是發熱、咽痛、乾咳、蕁麻疹,頸淋巴結腫大或肝脾腫大,黃疸及神經症狀。部分血行感染,發生敗血症、血栓性靜脈炎、心內膜炎、心包炎、肺炎、膿胸、肺膿腫、腹膜炎、肝膿腫、膽囊炎、關節炎及泌尿系感染。少數還可發生腦血管意外,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腦炎、腦膿腫、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
孕婦感染者常見上呼吸道症狀、肺炎及菌血症,可引起早產、死胎或新生兒敗血症及新生兒腦膜炎。病死率不高,老年人偶可發生。

檢查

1.大便常規
外觀為黏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細菌學檢查
可取患者大便,腸拭子或發熱患者的血液、穿刺液等為檢材,用選擇培養基,在厭氧環境下培養、分離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態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確診。
3.血清學檢查
取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做間接凝血試驗,抗體效價呈4倍或以上增長,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1.細菌性痢疾
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瀉膿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後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於和本病區別。
2.其他細菌所致腹瀉
如鼠傷寒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耶氏菌、親水氣單孢菌、其他厭氧菌等,單從臨床有時很難鑑別,懷疑時應依靠病原學和血清學來確診。
3.腸道外感染者
須與沙門菌病及布氏菌病鑑別。

治療

腸炎患者病程自限,可不予治療;但嬰幼兒、年老體弱者,病情重者應予治療。
1.一般治療
消化道隔離,對患者的大便應徹底消毒,隔離期從發病到大便培養轉陰。發熱、腹痛、腹瀉重者給予對症治療,並臥床休息。飲食給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時適當補液。
2.病原治療
該菌對慶大黴素、紅黴素、氯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四環素族、林可黴素均敏感,對青黴素和頭孢菌素有耐藥,臨床可據病情選用。腸炎可選紅黴素口服;喹諾酮類抗菌藥如氟哌酸療效也佳,但對幼兒可影響骨骼發育;細菌性心內膜炎首選慶大黴素;腦膜炎首選氯黴素;重症感染療程應延至3~4周,以免復發。

預防

空腸彎曲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動物,如何控制動物的感染,防止動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關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糞、管食物,乃是防止彎曲菌病傳播的有力措施。目前正在研究減毒活菌苗及加熱滅活菌,可望在消滅傳染源、預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