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信息
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1994年1月經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總體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是首都機場周圍唯一的高科技工業園區。4年多來,工業區依託中國最大的
航空港———首都國際機場,以其發達的立體交通網路、配套齊全的市政保 證體系及區內興建的海關報關樓和保稅庫,為中外客商投資置業創造了理想的環境,現正成為備受國外客商青睞的投資熱土,被譽為“北京最有希望的地方”。
地理位置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空港工業區位於首都國際機
場西側一公里處,東鄰機場高速公路,101國道———京密公路
將工業區分為A區和B區兩部分。工業區距北京東直門17公里,
現有359、915等四路公共汽車由市區到達工業區。區內的萬科
城市花園和工業區南側13個別墅區可為投資者提供中、高檔舒
適的居住條件。距離工業區15公里的高爾夫球場和賽馬場、水
上公園和綠色度假村,為入區客商提供了令人滿意的休閒去處。
工業區雖臨近機場,但屬上風口無噪音、無污染地區。年平均
溫度17℃,平均濕度58%,平均風速1.2米/秒,平均降雨量
568 ,平均降雪量60 。
優惠政策
———理想寬鬆的優惠政策。順義縣在鼓勵外商投資方面
制定了較為寬鬆的優惠政策。到1997年底,全縣共引進了三資
企業582家,投資總額19億美元,註冊資本12.1億美元,招商
引資各項指標,在北京市10個遠郊區縣中均名列前茅。順義縣
政府決定,工業區的出讓土地款全部用於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
力爭使空港工業區的硬體設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工業區還被
北京市政府列入電子信息工業基地———北京電子城空港科技
園區,同時享有相應的優惠政策。
市政設施
———配套齊全的市政設施。到目前為止,工業區共在市
政建設上投資4.7億元人民幣,工業區內已經達到了“七通一
平”,即通電、通水、通熱氣、通雨污水排放、通道路、通通
訊、通天然氣、土地平整。其中建有兩座1萬伏變電站、9萬門
程控電話、兩座供熱中心(總供熱能力為270蒸噸/每小時)。
服務質量
———高效優質的服務質量。工業區堅持以“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效率、一流的設施而達到一流的服務,一流的投資環境。
”目前,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員占90%以上,這些人才有序地分
布在不同崗位上,形成了有機的知識框架和專業布局。現在,
工業區已建立起全方位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入區客商從立
項到領取執照,從征地到開工前的一切手續,甚至是入區後需
辦理的出入境手續等,均由工業區管委會全部辦理。工業區提
倡的企業精神是:團結、創新、求實、奉獻;工業區信守的服
務承諾是:今天事今天辦;員工堅持的工作標準是10-1Κ0,
“效率、踏實、靈氣”,是每位員工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入
區企業不僅會得到配套齊全的市政設施保證,還會享受到工業
區超值的軟體服務。
發展前景
———充滿希望的發展前景。按照北京市總體規劃,2010
年以前,首都國際機場西側將發展成一個以空港工業區為中心
的擁有30萬人口的國際空港城。屆時,捷運將從市區修至機場,
京密公路將改建成高速公路,京郊輕軌鐵路也將通至工業區,
首都機場二期擴建工程1999年10月完工後,年飛機起降達19萬
架次,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5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達到78萬
噸,成為亞太地區主要的航空港之一。另外,北京市政府已於
1998年初正式向國務院申請把空港工業區建成全國唯一的內陸
空港保稅區,到那時空港工業區無論是投資的政策環境還是
天然的便利條件都將變得更為優越。
天竺空港工業區真誠地歡迎客商到這塊被譽為“北京最有
希望的地方來實現美好的希望,創造事業的輝煌。
區位環境
空港工業區所位於的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首都,中國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是一座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充滿了東方神韻與現代風采的國際大都市。 北京的基礎設施完善。城市交通、電力、通訊、能源設施完備,是全國鐵路和航空的樞紐。被稱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科技園以及其它名列全國前茅的科技園、工業園為投資者和各路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設施。16400多平方公里的遼闊地域,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空港工業區處於中國經濟發展較快並且最具發展潛力的環渤海城市群的中心,具有獨特的市場優勢。高端的電子科技產品和良好的商品信譽對全國具有強大的輻射和示範作用。 空港工業區所位於的北京市是智力資源聚集地,具有極其豐富的科研資源。以馳名國內外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為代表的高等學校共80餘所,在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占全部院士總數的二分之一,北京市的專利數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北京歷史上曾經被稱為薊、
幽州、
燕京、大都、
北平、
順天府等,是我國歷史上作為國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從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緣,西北依靠太行山、燕山山脈,東南面向華北平原和濱海低地,東望浩瀚的渤海和黃海,這種聯結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樞紐性區位,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保證了北京作為一個經濟中心的地位在今天仍然得以延續。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有京津地帶這樣優越的城市發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