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曲線》是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黃海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曲線
- 提供學校: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
- 主講教師:黃海霞
- 類別:微課
《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曲線》是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黃海霞。
《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曲線》是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黃海霞。課程簡介 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的構建過程及S型曲線的變化特點,增長速率的變化趨勢,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與J型曲線的比較及種群數量的整個變化趨勢及...
增長曲線,是一種生物學用語,在高中課程中出現最多,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種群增長曲線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S型曲線 雖然物種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在自然界中,種群卻不能無限制地增長。因為隨著種群數量的增長,環境的制約因素的作用也...
S型生長曲線 S型生長曲線,指的是當種群在有限資源里生長,其生長符合邏輯斯諦微分方程,隨時間變化的生長曲線就呈S形狀。在數學上,它是邏輯斯諦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群體生長多呈S形曲線(sigmoid curve),這是最普通的生長曲線。從微生物直到人類的生物種群,其個體數的增加(人口增加),也常常符合此曲線。此曲線可分為兩種形態,即促進生長的前期和生長減衰的後期。兩種形態的轉折點(曲折點),...
S型曲線(S-Curve)多存在於分類評定模型(Logit model),邏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屬於多重變數分析範疇,是社會學、生物統計學、臨床、數量心理學、市場行銷等統計實證分析的常用方法。經濟增長曲線 十九世紀末,法國的社會...
s型增長的微分方程為dN/dt=(r/K)N(K-N),其中N為種群個體數,K為最大環境容量,r為表觀侵染速率,t為時間。其通解為N=N0K/[N0+(K-N0)λ^(-t)],其中N0為種群初始個體數,λ=e^r.由以上式子可知:當N遠小於K時,上...
但是實際上空間、食物量等是有限制的,所以增長率是隨著個體數增加而降低,種群生長呈S字形曲線(sigmoid cur-ve)變化,可迅速達至上限。研究歷史 J型增長最初由馬爾薩斯(T.R.Malthus,1798)提出,所以亦稱馬爾薩斯氏生長(Malthusian...
其計算公式為:增長速率=(現有個體數-原有個體數)/增長時間=(出生數-死亡數)/單位時間。種群增長速率就是曲線上通過每一點的切線斜率,不論是“J”型曲線還是“S”型曲線上的斜率總是變化著的。在“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中,...
以種群數量Nt對時間作圖,可發現種群增長曲線呈“J”字型,但如以1gNt對t作圖,則成為直線與周限生長率λ相似,瞬時增長率r也有 4種情況:r為正值,相當於λ=1,種群上升;r=0,相當於λ=1,種群穩定;r為負值,相當於λr=-∞,...
種群中某一特定年齡的個體在未來所存活的平均年數。存活曲線 以生物相對年齡(絕對年齡除以平均壽命)為橫坐標,以各年齡的存活率為縱坐標所畫出的曲線稱為存活曲線。存活曲線可歸納為3種基本類型:A型表示大部分個體都能活到生理壽命,...
由於環境對種群增長的限制作用是逐漸增加的,故增長曲線呈現“S”型,也稱S型增長,其數學模型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 式中:N為種群數量,K為環境容量(earring capaity)。即某一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數量,在曲線中表示為漸近線。當N由0...
既然種群增長率是先升後降,而種群增長率=每員增長率×種群個體數,為何“S”型曲線的每員增長率是不斷減少呢?原因是:剛開始時雖然每員(瞬時)增長率較大,但由於種群個體的基數太低,它們的積(積群增長率)不大,隨著個體數...
大多這樣的種群的個體數不斷地在其環境的負載能力上下波動,這種種群曲線成為S形,所以稱為S形曲線,這種增長方式稱為邏輯斯諦增長。為了描述上述種群的數量增長過程,就必須在指數增長方程中引入一個包括k(環境負荷量)的新係數。環境...
俄羅斯人格烏司,將一種叫雙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叫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后,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都呈s形曲線增長,然後,他又把它們放入同一環境中培養,並控制一定的食物。l6天后,雙小核草履蟲仍...
一天,在俄羅斯的某座城市裡,有位戴一副眼鏡的中年人,走進一間實驗室,將一個叫小核草履蟲和一種叫大草履蟲的生物,分別放在兩個相同濃度的細菌培養基中,幾天后,這位中年人發現這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增長都呈S型曲線。接著,他把...
種群在有限環境中的增長不是“J”型的,而是“S”型的,其特點是:①“s”型曲線上有一個上漸近線(K值),即“s”型增長曲線漸近於K值,但不會超過K值即環境容納量。②曲線的變化是逐漸的,平滑的,而不是驟然的。種群密度過度...
1918年Ф.И.巴拉諾夫用數學分析方法研究了捕撈對種群數量的影響。1935年M.格雷厄姆提出用 S型曲線近似描繪魚類種群的增長狀況。1954年M.B.謝弗以數學方法證明了在中等捕撈水平和資源狀況下可得到最大持續產量。50年代中,R.J.H.貝弗頓...
種群數量計算 ①標誌重捕法:種群數量[N]=第一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 數÷第二捕獲數中的標誌數 ②J型曲線種群增長率計算:設種群起始數量為N0,年增長率為λ(保持不變),t年後該種群數量為Nt,則種群數量Nt=N0λt。S型曲線...
第四節 種群和群落 考點梳理 一、種群的特徵 二、種群數量的變化 一 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Nt=N0λt 二 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 三 研究種群數量變化的意義 三、群落的結構特徵與演替 一 生物群落的概念 二 種內關係和種間關係 ...
(十二)種群與生態系統研究史 44、高斯:生態學家。他通過實驗發現草履蟲種群數量增長的S型曲線。45、林德曼(1915~1942年):美國人,生態學家。他通過對一個結構相對簡單的天然湖泊——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的定量分析,發現生態...
9.3 邏輯回歸: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 169 9.3.1 種群的增長曲線 169 9.3.2 S型曲線的秘密 171 9.4 樸素貝葉斯:面相占卜工作原理 172 9.4.1 外貌協會與街頭看相 173 9.4.2 無處不在的貝葉斯 17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