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繫心理髮展

心理現象主要為人類所特有,但它是在動物界長期進化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動物進化過程中逐步出現了一些心理現象,為人類心理的發生髮展準備了前提條件,這個過程可稱為種繫心理髮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繫心理髮展
  • 外文名:Germ lin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種繫心理的進化過程,刺激感應性階段,感覺階段,知覺階段,思維萌芽階段,人類心理的進化過程,人類的進化,人類心理的特點,

種繫心理的進化過程

心理現象主要為人類所特有,但它是在動物界長期進化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動物進化過程中逐步出現了一些心理現象,為人類心理的發生髮展準備了前提條件。
對動物心理進化的研究,是動物心理學或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的主要課題。動物進化標誌之一是其結構的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經系統的出現,於是在此基礎上,逐步產生了原始的心理。

刺激感應性階段

原生動物是動物進化階梯中最低等的一種,如變形蟲等一類單細胞動物,它們具有刺激感應性的各類特點,能在一定範圍內按照環境中的變化因素與自身的生存關係來調整自己的動作。
動物界的進化是由單細胞動物發展為多細胞動物,如腔腸動物的水螅。這時產生一種散漫的、無意向、無中樞的網狀神經系統,儘管那時反應形式處於刺激感應式階段,但是有感覺細胞,能專門負擔反應的傳導職能。

感覺階段

網狀神經系統進一步發展,進化到梯形神經系統。環節動物蚯蚓就是代表。它們不但產生了頭神經節,而且出現了有彼此獨立的原生質的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聯結處叫突觸,突觸式的聯繫使神經系統形成新的功能。於是動物進入了心理發展最初形式的感覺階段。這時,動物能夠對那些起信息作用並指導動物行為的個別刺激或物體的個別屬性進行反應。
在無脊椎動物中,節肢動物如昆蟲,是進入較高級發展水平的動物。昆蟲有較龐大的腦神經節,形成了相當發達和專門的受納器官,而且具有各種本能,如螞蟻的覓食和存食本能及蜜蜂的交際本能。

知覺階段

動物進化為脊椎動物,其神經系統有了很大的發展。各類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都是空心管狀。管的後端是脊髓;管的前端膨大部分叫做腦泡。在發展過程中,腦泡由三個變為五個,即前腦、間腦、中腦、後腦和末腦。
低等脊椎動物,從魚類開始,由魚類發展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鳥類,其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的變化是比較大的。例如,爬行類,在大腦半球的背外側面出現了一層新的結構──大腦皮質;魚類則發展了大腦半球的腹內側面,即紋狀體。於是,這些脊椎動物產生了較高的分析綜合能力,使種繫心理髮展進入知覺階段。
隨著大腦的進化,低等脊椎動物的行為逐漸脫離感覺衝動的直接控制,而由綜合各種感覺衝動的大腦半球新皮層的複雜過程來控制。動物不再是對事物的個別屬性作出反應,而是在其行為中形成了不可缺少的個體經驗,對事物的整體屬性作出反應。

思維萌芽階段

哺乳類動物屬於高級脊椎動物,由爬行類動物進化而來。哺乳類動物種類繁多,分布極廣,在生態方面的差別也極大,所以它們的心理發展水平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種繫心理髮展的研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是對類人猿的研究。類人猿的出現意味著思維的萌芽。
類人猿有發達的大腦和大腦皮質,從外形看,與人腦相差不多,各種感官也接近人的構造。動物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猩猩的行為出現了新的特點:①利用簡單的工具解決問題;②模仿人的動作;③學會手勢語。
由此可見,哺乳類動物,尤其是靈長目哺乳動物不僅對周圍環境有粗淺的感覺和完整的知覺,產生清晰的表象,而且能對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作出反應,初步解決一些問題。這種初級思維或動物思維為人類思維的發展做好了生物學的準備。

人類心理的進化過程

人類的進化

人類是由動物界進化而來的。人類的動物祖先是高度發展的,現已滅絕的猿類。它們和現代類人猿相似,有高度靈活的運動能力、高度發展的定向探索反射和初級思維。在遠古的時候,由於地球表面的變化,森林減少,人類的動物祖先被迫由樹上生活改變為地面生活。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人類的動物祖先的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促進人類動物祖先演變到人類有三個前提條件:一是直立行走,手的發展;二是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三是因交往需要產生語言。這些條件與人腦的發展、經驗傳遞、勞動共同促使人類動物祖先進化為原始人。
動物的進化受生物原理或生物規律的支配,而人類的發展則受社會原理或規律的支配。所謂社會,主要是指人類相互交往的產物,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社會無疑是一群人組成的,人類群體生活建立在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上,並產生共同的習慣、心理、情操、民俗。隨著社會的發展,才由原始人發展為遠古時代的人、古代社會的人、中世紀的人、近代社會的人,直到現代社會的人。

人類心理的特點

人類心理的發展過程可以歸納為如下三個特點。
一是有意識的心理。人類的心理是有意識的。意識包括意識客體和意識自我兩種類型,具體地說:能夠清醒地覺察周圍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聯繫;明確思考過程和方向,使認識活動具有目的性、組織性、計畫性和預計性;調節自身的行為,具備主觀見之於客觀的自覺能動性。當然,意識是人心理的高級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因為人的心理存在著意識和無意識互動作用的兩種形式。
二是社會性的心理。人類心理受社會歷史的制約,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民族心理學就是研究原始人和現代人的心理差異的心理學分支。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社會及文化背景下的人類心理和行為表現,如研究社會境遇如何影響社會知覺,社會因素如何作用於人類的態度和信仰等。離開了人類社會和人類實踐,就談不上人類的心理。
三是有語言功能的心理。語言有兩個主要的功能:概括作用和調節作用。人類藉助於語言來認識周圍事物的內容,使感知、概念、記憶概括化、理性化,使情感、意志更具有調節功能。人類藉助於語言來積累在世世代代的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知識,再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促進社會的文明和發展。人的有意識的心理,正是以語言為基礎的個體經驗和社會經驗的總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