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企業

種子企業是種業的主體,也是面向產業、面向市場、面向商業化套用的創新主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子企業
  • 外文名:Seed Enterprise
類型,發展概況,

類型

種子企業類型根據側重點不同可以有多種分法,這裡根據種子企業的經營性質,可分為四種類型:
一種是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自我研發、自主品種權的企業。這類公司一般是從縣市級國有農科所改制或科研人員分離創建的公司。這類公司具有科研的傳統優勢和傾向。具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品種。面臨的問題是經營能力的不足,行銷渠道、方式單一。往往通過轉讓品種權或授權經營作為主導經營方式
另一種是通過收購方式擁有品種權且具有專營渠道的企業。這類公司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具備和熟悉國際化運作模式,具有跨區域併購和經營的經驗。但是因為沒有將業務前推,缺乏與品種科研單位的深度合作,通常以高價購買現成的品種去經營。
第三類是通過品種權人或經銷代理獲取授權具有品種經營權企業。這類公司通常具備較為強大的區域銷售網路,以品種經銷區域壟斷的方式為主導經營模式。通過獲取品種獨占許可方式參與區域經營競爭,具有市場的靈活性。
第四類是沒有自主品種或獲取品種經營權,通過品種權的私下轉讓、假冒侵權、盜取親本、私繁私售,育種套購方式,什麼品種暢銷就經營什麼品種,游離在政策法規的邊緣,多有制假售假行為的公司。利用市場監管漏洞和農戶識別能力差的現狀傾銷侵權品種、假冒品種或偽劣種子。

發展概況

我國種子企業尚處於發展起步階段,種業雖然在市場經濟的軌道上快速前進,但是計畫經濟遺留下來的觀念和體制,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對種業的發展仍然具有較大影響。
當下國家十分重視種子行業發展,《種子法》頒布以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辦法來規範和促進種子行業發展,可以說,種子行業面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種子企業還存在著行業分散、市場集中度低;供過於求、產能過剩;投人不足、缺乏科技創新能力等特點。跨國種子公司抓住機會,布局國內種業市場。中國是世界最大種子需求國之一,年種子需求量約為125億公斤。經營量為45億公斤,近幾年種子行業由於受種子法頒布實施、WTO框架協以及經濟全球化等形勢的影響,一些小型種子公司已經破產倒閉。從市場容量上講,目前國內商品種子的市場規模在220億元人民幣左右,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市場規模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可見種業市場容量足夠大,而目前國內種子的商品率、種糧比都較低,大約為已開發國家的10%~20%。從盈利水平上看,種子企業目前的盈利水平略高於許多傳統行業。大田作物種子的毛利率偏低,平均水平在10%30%之間,水稻種子(主要是雜交水稻種子)、棉花種子(尤其是雜交棉和抗蟲棉)和瓜菜種子的毛利率較高(高的達60%以上)。但目前多數種子企業經營不容樂觀,這與體制,管理水平以及行業競爭秩序有很大的關係。
以黑龍江省為例,2000年《種子法》頒布前,黑龍江省僅有種子企業82家,自《種子法》頒布實施以後,黑龍江省種業壟斷經營被打破,各種股份制、私營、農科院校實體,甚至跨行業投資種業,種子市場短時間如春筍般出現了許多新的種子企業,到2009年初,註冊的種子企業達到8000多家,真正的大企業不到一百家,很多企業不規範,可謂是魚龍混雜。有的企業做幾天就沒了,更談不上做什麼百年老店。造成了市場的混亂,誠信的缺失。
據業內人士介紹,黑龍江省有幾十家地方小種子公司,大部分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這些小的地方種子公司絕大多數是地方政府的附屬部門,培育什麼種子,由哪些單位來培育,都由地方政府說了算。由於計畫經濟固有的弊端,這些種子公司既沒有盈利的動力,開發新種子增加銷售額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這些公司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地方種子公司的絕大多數在規模和資源上無法與大公司競爭,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市場行銷、廣告宣傳並為農民提供指導。這些小種子公司已陸續退出種子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