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業棠(1912—1986),安徽省六安人(現六安市裕安區石板沖鄉硯瓦池村),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五團排長、連長兼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團總支部書記、營長、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教導營隊政治指導員,教導總隊大隊政治教導員、教導隊總支書記,特務團副營長、代營長,第一師三旅七團政治處主任,警衛團副團長兼參謀長、團長,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特務四團團長兼政治委員,蘇浙軍區第三縱隊八支隊支隊長,浙東縱隊第四支隊支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三旅九團團長,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二師副師長、師長,第三野戰軍二十軍五十九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三步兵學校校長,第十七文化速成中學校長,安徽軍區副司令員,安徽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基本介紹
生平經歷,軍銜榮譽,
生平經歷
民國17年參加革命活動,任鄉蘇維埃少年先鋒隊隊長,加入國際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參加紅軍游擊隊,編入紅軍第十二師三十五團,任排長、副連長、連長,參加了蘇家埠戰役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4 次反“圍剿”鬥爭。民國21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長征,任營長、營政治委員,經過艱苦轉戰,在四川昭化南部嘉陵江畔,國民黨在這裡布下第二十八、第二十九2個軍和1個獨立旅,沿江修築明碉暗堡,憑險扼守,欲阻止紅軍西渡。程業棠率領全營強渡嘉陵江,又率突擊大隊攻占江邊的高城山,為方面軍劈開了強渡嘉渡江的通道。
二六五團赴任
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後,先是爬雪山,後是過草地。在這艱難時刻,程業棠被調任二六五團政治處主任,在團黨委的領導下,他深入連隊,白天同戰士們一起行軍,一到宿營地,又不顧行軍疲勞,做思想工作,作宣傳鼓動,使部隊勝利翻越雪山,三過草地,而後浴血河西走廊,穿過渺無人煙的祁連山脈和戈壁沙漠,歷盡艱辛到達延安。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開始,程業棠從延安到達皖南涇縣雲嶺,擔任新四軍教導總隊第一大隊政治委員。“皖南事變”中,他任由教導總隊學員編成的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在部隊被衝散後,獨立奮戰,率部分指戰員從銅山嶺冒死突出重圍。到達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後,任蘇中軍區如皋警衛團團長、特務團團長兼政委,連續攻克日軍童家甸、九門閘等據點,強襲了蔡家墩、鮑家壩等日偽軍據點。
民國33年3月,參加了車轎戰役;6月,又奉命攻打日軍設在黃海之濱東面的一個重要據點南坎鎮。戰士們端著剌刀衝進日軍據點,日軍全部被殲。特務團圍殲南坎據點戰鬥打響,駐掘港日軍丹木中隊長聞訊率部趕赴南坎增援,被新四軍打援伏兵和擔任預備隊的特務團三營攔擊,中隊長等所有日軍被擊斃,新四軍又乘勝攻克掘港日軍據點。同年11月,程業棠隨粟裕渡江南下,先後任蘇浙軍區第一軍分區參謀長、第三縱隊第八支隊支隊長、第二縱隊第四支隊支隊長,參加了天目山等戰役戰鬥,積極打擊日偽軍,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程業棠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二師副師長、師長,第二十軍第五十九師師長等職,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著名戰役。民國38年5月,率部進攻上海,先沿平湖、淞江、川沙一線進擊,越過一道道水網,擊退國民黨軍堵截,直搗吳淞口,占領高橋鎮,而後攻入市區。戰鬥結束,已是午夜,天又下著雨,為了不驚動市民,他同戰士們一起和衣躺在南京路的屋檐下。戰士們在馬路上睡了7天7夜,他也同樣在馬路上睡了7天7 夜,受到上海市民的高度讚譽。
新中國建立後,程業棠先後擔任解放軍第十三步兵學校校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兼任全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委員、安徽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繼任安徽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安徽省人民防空領導小組副組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軍區顧問。
程業棠戎馬一生,殊死奮戰,先後9次負傷,身上彈痕累累,有的彈片、彈頭在戰場上就被他摳出;有的彈片、彈頭在醫院手術時才被取出來。1986年9月3日辭世,火化後,留在他身上的最後兩塊彈片才離開了他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