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日華

程日華(?-786年/788年),原名程華。定州安喜縣(今河北定縣)人。唐朝中期將領。

程日華自少效力於成德軍中,為成德大將張孝忠部下牙將。在唐德宗時奉命勸降背叛朝廷的滄州刺史李固烈,被殺死李固烈的亂軍擁立為滄州刺史。他守衛滄州,抵禦盧龍、成德二鎮圍攻。後遣使歸順朝廷,因功建節橫海節度使,累加至工部尚書御史大夫

程日華於就任橫海節度使數年後去世,獲贈兵部尚書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成德牙將,入主滄州,建節橫海,逝世,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卒年爭議,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成德牙將

程華後改名程日華)的父親程元皓,原為安祿山帳下大將,安史之亂暴發後,跟隨叛軍一路西上,攻陷兩京,以勇力著稱,後被史思明任命為定州刺史。程華少年時在成德軍中效力,為成德大將張孝忠屬下牙將

入主滄州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後,其子李惟岳不聽朝命,以圖世襲割據。但張孝忠以定州歸國,被唐德宗授為成德節度使(後改授義武節度使),參與討平了李惟岳之亂。此後,朝廷以恆、冀二州授王武俊,深、趙二州授康日知,易、定、滄三州授張孝忠,分割為三帥。
當時,滄州刺史是李惟岳妻子的兄長李固烈。張孝忠派時為押牙的程華到滄州勸降李固烈,李固烈同意交接,準備離開滄州。但軍士不滿他臨行前取走了軍府中所有的財物,遂發動兵變,屠滅李固烈全家。程華聽聞變亂,驚恐不已,即刻奔逃(一說躲在床下),被亂兵尋回。亂兵對程華說:“凌暴我軍的人已經死去,您為何要害怕逃走?李使君(指李固烈)貪鄙而死,軍州請押牙權領此州事務。”程華不得已,只好聽從。張孝忠也認為程華為人寬厚,可以勝任,於是版授他為滄州刺史,暫理該州事務。程華推心待下,使將士安心,滄州局勢重歸平靜。

建節橫海

建中三年(782年),盧龍節度使朱滔與王武俊又合謀叛亂,滄、定二州之間往來艱阻。朱滔與王武俊於是合謀攻取滄州,他們多次遣使勸降程華,又加兵攻圍,程華固城自守,始終為張孝忠堅守。
許久後,滄州糧盡援絕,錄事參軍李宇對程華說:“滄州城被圍許久,府兵(張孝忠轄下的義武軍)未能赴援。滄州十縣臨海,有魚鹽之利,足以自給自足。此軍原來建號橫海,將軍如果能夠與易定(張孝忠)斷絕關係,歸順天子,自成一州,休整甲杖,訓練軍士,有利則出,無利則守,足可扼住叛賊的喉襟。使君(指程華)若能採用我的計策,就請派我到京師,向天子進言。”程華同意。李宇入朝後,力陳程華“當二盜(朱滔、王武俊)之間,疲於矢石”。唐德宗深為嘉嘆,於是任命程華為御史中丞、滄州刺史,設定橫海軍,以他為橫海軍副大使、知節度事。旋即加工部尚書御史大夫,賜名程日華。為補償失去滄州的義武節度使張孝忠,德宗詔命橫海軍每年贈給義武軍錢十二萬
王武俊想要得到滄州,於是派人前往勸降程日華。當時軍中正缺馬,程日華心生一計,遂欺騙使者說:“王大夫(指王武俊)想讓敝邑仍舊隸屬恆州,那請暫且借滄州騎兵二百,以對抗賊軍。等到往來道理暢通,便可從命。”王武俊大喜,當即以二百騎兵相助,程日華卻只留下馬,將士兵盡皆遣還。王武俊對他背約一事深感惱怒,但因朱滔正在包圍滄州,不願滄州為其所得,於是隱忍不發。後來,王武俊歸順朝廷,河朔地區無事,程日華於是派人向其致歉,並將相應的馬價償還(一說遣還所留馬匹),又另贈珍寶財物謝過。王武俊歡然而釋懷,重新與程日華交好。
貞元二年(786年),德宗正授程日華為橫海軍節度使

逝世

貞元二年(786年)或貞元四年(788年),程日華在橫海節度使任上逝世,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尚書

主要成就

程日華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接管滄州後,效力於朝廷任命的義武軍節度使張孝忠麾下,為其堅守滄州,抵禦盧龍、成德二鎮叛軍圍攻。後更遣使入朝,促成滄州建節橫海軍

人物評價

宋祁:(張)孝忠亦以日華寬厚……。(新唐書
司馬光:華素寬厚,推心以待將士,將士安之。(資治通鑑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
父親
程元皓
參與安史之亂,為叛軍麾下定州刺史。
子輩
兒子
在程日華死後襲位橫海節度使。因荒廢軍政被驅逐入朝,官至右龍武軍統軍。死後獲贈揚州大都督。
孫輩
孫子
原名執恭,襲位橫海節度使,累封邢國公。淮西之亂後入朝,官至邠寧節度使。死後獲贈司徒
註:《新唐書》稱“(程)懷信死,子權襲領軍務”;《尚書右僕射程公墓志銘》亦同此說,將程權稱作程懷直的從兄程懷信之子。未能辨別真偽,故暫存此說於此。
表格參考資料:

卒年爭議

關於程日華的逝世日期,史書中有兩種說法:
  • 貞元二年(786年):持此說的有《舊唐書·德宗本紀》、《新唐書·程日華傳》;
  • 貞元四年(788年)說:持此說的有《舊唐書·程日華傳》、《資治通鑑》;
因暫無定論加以辨別,故二說並存列出。

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三·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紀四十八》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紀四十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