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經濟物品的顯著特徵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稀缺(scarcity),並不是絕對的數量多少,稀缺是指相對於人們無限多樣、不斷上升的需求來說,用以滿足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資源總是相對不足的。簡而言之,長時間的“供不應求”即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商品或人才的“價格的不斷攀升”。

稀缺是經濟物品的顯著特徵之一。經濟物品的稀缺並不意味著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費得到。要得到這樣一種稀缺物品,必須自己生產或用其他經濟品來加以交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稀缺
  • 外文名:scarcity
含義,經濟學含義,

含義

“稀缺”二字,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含義。一個是稀有的,另一個是緊缺的,有人說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就是稀缺,也有人說只要滿足其一就是稀缺。其實我覺得可以中和一下。首先,稀缺資源代表著有一定的需求性和稀有性。所謂“稀缺性資源”,就是少而珍貴的資源,物以稀為貴,所以有用的東西其價值一定不菲,但一些藝術界中值得珍藏的東西,它的使用價值很高嗎?不一定,但它的歷史紀念意義必定非凡。所以一些實用性不高的東西要想成為“稀缺”資源,首先數量少是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是要有人欣賞,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想當年的和氏璧,剛出土時並沒有人欣賞,而後成了玉璽卻是稀世奇珍,就是這個道理。

經濟學含義

西方經濟學中:稀缺是指相對於人們無窮的欲望而言,用來滿足人類欲望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是經濟學中的資源稀缺規律。
在經濟學裡,稀缺被用來描述資源的有限可獲得性,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相對於無限的欲望,有限的資源就是稀缺。
稀缺是指這樣一個狀態:相對與需求,物品總是有限的。實事求是的觀察家都不會否認,儘管經歷了兩個世紀的經濟成長,美國的生產能力還是不能完全滿足每個人的欲望。如果將所有的需要加總起來的話,你立刻就會發現,現有的物品和勞務根本就無法滿足每個人的消費欲望的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的國民產出須得擴大很多很多倍,才有可能使的普通的美國人都能達到醫生或聯賽棒球手那樣高的生活水準。更何況是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特別是非洲和亞洲地區。那裡,成千上萬的人甚至還處於饑寒交迫之中。
稀缺也可以人為製造,可以使某種物品提高知名度,並因此引發搶購。如現行的“飢餓行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