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陝北秧歌)

秧歌(陝北秧歌)

秧歌(陝北秧歌),陝西省綏德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民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具有代表性。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歡舞。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

2006年5月20日,陝西省綏德縣申報的秧歌(陝北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陝北秧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陝西省綏德縣
  • 遺產編號:Ⅲ-2
歷史淵源,起源學說,發展歷程,舞蹈特色,主要類別,表現形式,動律特徵,主要角色,場子圖案,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學說

從起源層面來看,關於陝北秧歌的說法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說法,認為秧歌的起源是“陽”,且秧歌本名應是“陽歌”,這一起源說法受到上古神話的影響。第二種說法,認為秧歌的起源和“秧”有關,乃田間勞作之歌,聯繫起中國古人祈禱豐收的情況來看,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三種說法,認為秧歌起源自“儺”,是儺文化與別類地方文化相互結合的具體產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於陝北秧歌的來源說法,但總的來講,中國的古代歌舞皆與驅鬼敬神有很大聯繫,因此,陝北秧歌應該與“儺祭”有莫大的關係。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原始信仰主要包括神話、巫術、圖騰、自然、祖先等方面的神靈內容,而舞蹈與巫密切相連。儺文化起源自儺祭,屬於一類巫術、祭神活動,與中國的圖騰文化有直接聯繫。古代時期,中國人民的生產能力較低,當自然災害來臨時,人們通常以祭神驅鬼的形式來祈求平安,這就是“儺祭”。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種儺祭方式,如宮廷儺、鄉人儺、軍儺、寺院儺等,儺祭過程中,主持者手持一些兵器,面部戴上面具,繼而進行驅鬼活動。陝北秧歌同樣起源於儺祭,並在此基礎上發生了進一步演化,扭秧歌時所用的道具、法器與儺祭活動有非常大的聯繫性。

發展歷程

盛唐之前
盛唐之前,人們扭秧歌主要是為了達到驅鬼、儺祭的目的,發展至盛唐時期,胡人文化推動了秧歌的娛樂化發展,使其逐漸成為日常的娛樂活動之一。古代時期的陝北地區是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互相交融的地帶,有許多民族曾在該區域生活過,經過長期的嬗變發展,秧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盛唐以前的陝北秧歌承襲了周朝儺祭的相關內容,之後,胡人文化進入中國的中原地區,為秧歌發展帶來了新的靈動形式,使其呈現出新的內容。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宋、明、清時期
宋、明、清時期,中國政治和經濟的活動中心逐漸從北方遷移到南方,秧歌文化中融入了南方地區的生活內容,例如插秧。分析陝北的本土文化,能夠看出該地區蘊含著多種不同的文化形式,自宋金時期起,陝北逐步成為重要的軍事戰場,在戰爭發展的過程中,南方軍儺與陝北秧歌得以交融結合,使陝北秧歌中加入了新內容,且原來的秧歌開始轉化為“村田樂”。村田樂這一稱呼,最初起源自明清時期,表明那時的秧歌已參與到了插秧活動當中,隨之,“秧歌”一名得以確立。
新時期發展
20世紀30年代後,紅軍行至陝北地區,秧歌被賦予了新的時代蘊意,表演由原本的純男性形式,逐漸轉變成“男性、女性共同搭配”的表演形式,豐富了秧歌表演的形式及內容。到了20世紀50年代時,陝北秧歌細分成多個類別,主要有米脂秧歌、延安秧歌、榆林秧歌等,這些小分類的秧歌形式為陝北秧歌增添了豐富的表現色彩。

舞蹈特色

主要類別

神會秧歌
神會秧歌帶有一定的封建宗教色彩,屬於傳統秧歌的範疇。就神會秧歌而言,其屬於祭祀、慶典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神會秧歌的表演帶有著一定的專業性,無論是表演的服裝還是表演的順序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並且為了強化神會秧歌的效果,參與者會進行相關的角色扮演,這些角色都帶有著一定的寓意,是陝北地域文化以及民眾思想的表達與體現。值得注意的是陝北神會秧歌雖然帶有著一定的祭祀性質,但是其對秧歌的娛樂性仍有所關注,在秧歌進行的過程中,會專門的設定一些丑角以達到娛樂大眾,活化氣氛的目的。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老秧歌
老秧歌指的是傳統的陝北秧歌,這種秧歌與神會秧歌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都帶有濃重的傳統氣息。但是就表演的內容以及角色設定來看,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首先,老秧歌在形式上較為輕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休閒娛樂,是一種普及性較高的秧歌類型。其次,老秧歌的表現形式比較靈活,沒有過多的人物限制,一般只需要確定領隊指揮以及包頭幾個角色即可。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老秧歌與神會秧歌的形式大同小異,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別。
新秧歌
新秧歌最早產生於延安,由於新秧歌是對傳統秧歌的創新與發展,因此新秧歌更加突出了先進性以及文明性。就新秧歌的內容來看,其完全去除了傳統的宗教元素,使得秧歌的表演回歸本真,成為人民大眾娛樂健身的方式之一。同時,新秧歌還對一些侮辱人格、表現低俗的角色進行了刪除,使得陝北秧歌在表現的過程中可以產生積極向上的影響。除此之外,新秧歌還對傳統秧歌的著裝進行了改革,加入了扇子、紅綢等元素,使得陝北秧歌的表演更加的具有美感和欣賞價值。

表現形式

陝北秧歌的表現形式相對比較靈活,通過對陝北秧歌表現形式進行整合,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大場秧歌。大場秧歌顧名思義就是秧歌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人數較多,占地面積較廣。由於大場秧歌涉及的人數較多,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還會對秧歌的表現形式進行一定的豐富,通過變換舞步、組成圖像等方式,讓大場秧歌的表演更加的賦有趣味性。第二部分是小場秧歌。小場秧歌與大場秧歌相對,是大場秧歌中的穿插節目。與大場秧歌的表演方式不同,小場秧歌並不要求人數的多少,其更加注重的是表演的精巧性。一般在大型的集會活動中,小場秧歌往往會成為大場秧歌表演中的亮點,最常見的小場秧歌表演包括,腰鼓、跑驢等。

動律特徵

秧歌的動律主要就是指秧歌表演過程中的節奏感以及肢體行為。具體來說秧歌的基本動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扭”。“扭”是秧歌表演過程中的常見動作,不同的肢體扭動幅度可以展現出不同的表演效果。一般在進行扭動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一動作細化為橫扭、豎扭、前後扭、顫步等。演員在進行該動作的過程中,主要就是藉助了腰部的力量,通過腰部與腿部的配合達到扭動的目的。二是“擺”。在秧歌中加入擺的動作,可以讓秧歌的表演更加的大氣、自如。要想讓秧歌表演者將擺這個動作進行有效的運用,首先應讓表演者對自身的靈活度進行提升,使得頭、肩、胸、臂、手等都可以進行靈活的運用,達到協調一致的效果。常見的擺動方式包括小擺、下擺、中擺等。三是“走”。“走”是秧歌表演的基礎,只有動起來才能保障秧歌動律的進行。秧歌中的“走”其來源於現實的生活,與實際的勞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並經過民間藝人的藝術化,使得秧歌的走在表現上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秧歌的“走”具有著很強的節奏感,其要與樂律配合在一起,使得秧歌的表演更具節奏性。其次,要按照舞步要求,進行行走。“秧歌的舞步有著自己的套路,最常用的舞步為“十字步”,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舞步進行行走以保障表演的順利進行。”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主要角色

陝北秧歌的表演具有著一定的故事性,在表演的過程中會安排一些人物角色。雖然陝北秧歌針對不同的秧歌類型會安排不同的人物角色,但是仍有一些基本的角色是任何秧歌隊伍中都不可或缺的。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角色:一是傘頭。秧歌是一個團體性活動,因此在秧歌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有專人對其進行引導與指揮,才能保障秧歌表演的秩序,而傘頭在秧歌表演中正是擔負著指揮這一重任。在表演的過程中,整個秧歌隊伍都要接受傘頭的指揮,結合傘頭的手勢進行隊形的變化、動作的交叉等。除了指揮外,傘頭本身也具有著一定的表演性,其的動作帶有著明顯的靈活性與誇張性,在秧歌隊伍中十分的突出,是整個秧歌隊伍中最受關注的一點。二是文武身子。文武身子是秧歌表演中的一大特色,這兩個角色相當於秧歌隊伍的靈魂,起到領舞的作用。其中文身子是整個秧歌隊伍中的亮點,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文身子往往都是男扮女裝,在扮相上都十分的誇張,會畫濃妝、戴假髮、穿裙子,以突出男扮女裝的效果。

場子圖案

場子圖案可以有效的烘托秧歌表演氣氛,並讓秧歌表演的主旨更加的突出。就陝北秧歌表演而言,其場子圖案的形式相對比較豐富。第一,祭祀類圖案。由於陝北秧歌具有著一定的祭祀功能,因此有關人員在場子圖案的設計上吸取了一些宗教祭祀的元素,進而增加了表演的神秘感同時也營造出了良好的表演氛圍。常見的祭祀圖案包括猴拜觀音、五方圖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圖案不僅帶有著一定的宗教元素,同時還蘊含了一些宗教傳說和神話故事。第二,軍陣類圖案。陝北地區自古就有尚武精神,並且是重要的古戰場。因此軍事文化是陝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進行場子圖案設計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軍陣類的圖形。例如,長城圖、殺四門等。第三,民俗類圖案。秧歌表演一般都帶有著一定的美好期望,因此一些場子圖案都與風俗民情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牛郎織女、寶葫蘆等。第四,其它圖案。除了上述三種主要的場子圖案外,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陝北秧歌還會將一些其他元素引入場子圖案中。最常見的有花卉圖案、花燈圖案。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陝北秧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民族文化,做好其傳承工作,對中國文化發展來說是有著重大的意義的。發揚秧歌文化、有利於更好地傳承陝北秧歌這一舞蹈藝術。陝北秧歌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眾多的民族特色、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一顆瑰寶。加強陝北秧歌在現代社會中的發揚宣傳工作,能夠讓更多的當代人民了解秧歌文化,提高陝北秧歌在當代文化行業中的地位,有利於豐富中國的民族傳統文化。秧歌文化是陝北地區流程歷史久遠、民族特色鮮明的一項傳統文化,加強對秧歌文化的傳承工作,吸引更多的當地民眾來學習陝北秧歌,對中國的文化建設工作有促進作用。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
社會價值
加強陝北秧歌在當代社會中的發揚傳承工作,對中國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建設工作也有著重大的意義。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質量提高,當下的人民不再僅僅滿足於物質上的消費,更傾向於精神文化上的消費。而陝北秧歌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文化內容,促進陝北秧歌在當代社會的開展力度,能夠為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更多的人民可以學習秧歌表演,茶餘飯後、閒暇之時,練習秧歌表演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夠鍛鍊身體。

傳承人物

李增恆,男,漢族,1928年生,2008年去世,陝西綏德人,國家三級演員。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陝北秧歌)代表性傳承人,陝西省綏德縣申報。
賀俊義,男,漢族,1939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陝北秧歌)代表性傳承人,陝西省綏德縣申報。
魏建明,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秧歌(陝北秧歌)代表性傳承人,陝西省綏德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綏德縣文化館獲得“秧歌(陝北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陝北秧歌)項目保護單位綏德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8年10月12日,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和榆林市委、市政府聯合打造的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在榆林劇院首演。
秧歌(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匯演
2009年6月20日,陝西延安中老年“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陝北秧歌匯演活動在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舉行。延安市的11支藝術團體參加了匯演。
2019年1月14日,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在米脂上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