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川纏腰鼓

鎮川纏腰鼓

鎮川纏腰鼓又稱鎮川花鼓,為陝北秧歌中獨特的形式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川纏腰鼓
  • 外文名:Zhenchuan Waist Drum
  • 別名:鎮川花鼓
  • 分布區域: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川鎮各鄉鎮村落
內容,特色,歷史淵源,

內容

花鼓隊一般由40多人組成。隊分兩行,領頭者2人,1人舉“幌傘”,1人舉“虎錚”,稱之“傘頭”;隨後為武士打扮肩掛腰鼓者20餘人;之後有衣著不究,手持小鉉(小鑼)、小鈸者20多人(舊時稱“包頭”即女角,衣著花紅衫裙均男扮女裝,現均男子打扮);末尾有“蠻婆”、“蠻漢”裝扮者各1人。表演時,兩人一對,或兩打腰鼓者相對舞打腰鼓,或1名擊小鉉者、拍小鈸者斜身圍轉1名打腰鼓者碎步扭舞;或擊小鉉者與拍小鈸者兩兩相對斜身轉圓碎步扭舞。並不時靈活地變換著舞伴。一般打腰鼓者不唱,擊小鑼者和拍小鈸者則邊扭舞邊唱道:“家在江南盧州府,身居富地鎮川堡……”、“字——麻——起財!起財!大發財呀——咿呀咿兒哎……”,以及“害娃娃”等地方“酸曲”和恭賀發財之類祝辭。打花鼓者舞姿多樣,有跨步、弓步、箭步、上下、左右纏腰開弓等,動作勇猛激烈,鼓點擊落整齊有力,進退、跳躍,一招一姿,矯健彪悍,粗獷古樸,豪放瀟灑,俗稱之“黑驢打滾”武式打法。“文式”打法節奏悠慢,輕鬆自然,動作灑脫活潑,剛柔皆備。拍擊小鈸、小鑼者(表演女角)皆斜身碎步輕快扭舞,舞步敏捷、歡快活潑,富有特色。男角女角不時逗戲,詼諧有趣。花鼓隊在“傘頭”導引下,擺成“蛇盤九顆蛋”、“大蝴蝶”、“小蝴蝶”、“剪子股”、“扭腰子”等圖案,不斷變化隊形。花鼓秧歌收場由傘頭即興編領唱秧歌詞,眾人附和,歌詞內容多為恭喜發財,祈保平安,五穀豐收,吉祥如意之類。50年代起,多結合黨的方針、政策編唱。
過去正月十五夜晚,花鼓秧歌或在廟前或在鎮川街道上圍繞火塔塔“扭火場”,打花鼓。50、60年代,鎮川鐵匠董鴻亮父子、農民張士誠、胡滿倉“武打花鼓”激烈奔放,剛柔皆備,為打花鼓能手;陳家坡村傘頭陳士華能即興編詞演唱。1984年春節米脂縣城舉辦秧歌會演,鎮川占朴花鼓一班老藝人進城獻藝,從此再未表演。

特色

鎮川纏腰鼓流傳已久,是當地勞動人民長期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被視為傳統老腰鼓的原生態形式之一。為陝北秧歌中獨特的形式之一。其基本動作為2人對打,步法多變。與吹打樂配合,生活活躍。腰鼓可穿插在秧歌隊中進行,也有單獨組成秧歌隊表演的。傳統腰鼓只限男性踢打.50、60年代,鎮川纏腰鼓在同樣的套路大部分人都是16頓打法。所謂16頓,就是在一套完整的動作當中,右手共擊打鼓面16下,當然也有人打的更活躍,有雙腳騰空的瞬間,也可稱它是武打。
鎮川纏腰鼓
鎮川纏腰鼓

歷史淵源

明代正德九年,皇帝朱厚照頒布聖旨,在鎮川高沙溝之地養兵三千,防禦剿匪,而今有古碑兩座為證,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為抵禦蒙古騎兵,沿無定河南進,接應榆林鎮,延綏巡撫張珩,在無定河川道,築土為堡,增設兵寨,堡子定名鎮川堡,取鎮守川道之意。隨後,南遷移民增多,開荒屯田。當時來自江南廬州府(現在安徽省舒城縣官兵),幫助民眾在小川河畔(現鎮川五里坪)攔河築堤興修水利工程。鎮川出現了第一塊水澆地。當水利工程竣工慶賀時,廬州官兵打起花鼓,與民眾一起慶賀,後經民眾與本地踢場子融合,演變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正鎮川纏腰鼓,時稱老腰鼓,成為歷代老秧歌的精華。
鎮川纏腰鼓
古碑
古代,腰鼓在榆林和延安地區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延安的安塞、榆林的橫山、米脂等地盛行,當時逃荒出去的、經商的鎮川人,將本地的纏腰鼓帶到了延安安塞一代,並與當地的腰鼓、秧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後來看到的安塞腰鼓,當今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橫山老腰鼓,它的腰鼓、傘頭、幌子、鉉子、鉸子,以及裝扮服裝與鎮川纏腰鼓老秧歌極為相似,其動作套路有自己獨有的特色,老腰鼓隊演出時,除嗩吶、鑼鼓、吹打樂之外,場子中常見的主角是傘頭,依次是人數不等打腰鼓的、敲鉉子的、拍鉸子的、還有毛葫蘆小子、渾身響(俗稱霸王鞭)、大頭羅漢細柳翠、張公背張婆、蠻婆、蠻漢等。
關於橫山、安塞、鎮川腰鼓之間的融合與聯繫,需要學者們更深入的探討,現有資料只能根據老藝人的口述呈現,令人惋惜的是,隨著老藝人們的相繼離世,能再現當時情景的老藝人所剩無幾,鎮川纏腰鼓面臨失傳的危險。
鎮川纏腰鼓
鎮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