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古道

秦巴古道

古代秦巴先民克服秦嶺、大巴山阻隔,開通了數條古道,史稱秦巴古道。歷史上,秦巴古道不僅是一條經濟動脈,一條軍事通衢,還是一條文化走廊。

開縣(今開州區)位於秦巴古道重要路段,據有巴夔之喉衿、襄峽之唇齒的戰略要地。三峽秦巴古道早在西晉就已經開通,唐代拓展成洋萬涪道、洋渠道和荔枝道,傳統上又稱洋巴道。宋蒙戰爭時期,秦巴古道開縣段是雙方必爭之地,幾易其手,成為影響全局的軍事通道。明清時期,開縣秦巴古道降為商道,商貿日盛;小川北道、東西向通道、南北向"三縱一橫"的小道,構成了以秦巴古道為主伸向四方的開縣交通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巴古道
  • 外文名:無
  • 地址:今開州區境內
  • 主體:食鹽貿易
簡介,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主要功能,注 釋,

簡介

秦、巴之間被東西走向的秦嶺、大巴山切割,萬山重疊,群峰縱橫,千溝萬壑,蜀道之難可見一斑。勤勞智慧的秦巴先民從未敬而遠之,胼手胝足,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通了數條秦巴之間的通道。三峽地區的秦巴古道路線研究已取得豐碩的成果,如《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一書對川陝東路的三條通道( 洋萬涪道、荔枝道、洋蕖道) 和寧河、堵水道作了詳細考證,對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網狀的秦巴古道繪製了明晰路線圖。以開縣為中心來研究秦巴古道的成果很少,而開縣是研究三峽秦巴古道的重要路段之一,本文即以此為撰寫基點。開縣,地處秦巴樞衢,東望湖廣,南達渝黔,西通四川,北接三秦。境內千峰競秀、百川匯流,物華天寶、蘊玉藏金。隋時,開縣被譽為“水陸所輳、貨殖所萃”之地,宋元又處於“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峽上流之唇齒”的戰略要地。開縣因農業發達,物產豐富,號稱巴蜀的“小天府”,素有“金開縣”之稱。開縣境內的秦巴古道,正是巴渝通往三秦和中原地區的重要通道之一。
秦巴開縣起點秦巴開縣起點

唐宋元時期

唐以前,開縣對外交通道路較為模糊,僅有一條。
史料可以佐證秦巴古道的開通。《晉書》記載: “( 太和) 四年( 369 年) ,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帝自西城( 安康) 斫山開道,水路並進,泝沔而上,至於朐忍,拔其新豐縣。軍次丹口,遇雨,班師。”據考,“新豐”為“漢豐”之誤,這次伐蜀的進軍路線是從漢江逆流而上,翻越大巴山直取漢豐縣 ( 今開縣境內) 。這證明了能通過千軍萬馬的秦巴古道早已開通。
唐宋時,開州通往長安的官道已很明確。據《太平寰宇記》記載,開州領開江、萬歲、新鋪三縣: 東至夔州雲安縣龍日驛一百九十里,從驛路至夔州二百二十里; 北至東京二千七百一十里,北至西京二千七百九十里,若從江陵水路陸路相兼至洛陽二千六百八十里,北取通、洋兩州路至長安一千四百三十里,南至萬州小路一百六十里,大路二百里,西至達州四百九十里,東北至萬州梁山縣一百五十三里,西北至達州石鼓縣一百二十八里,東北至姚州界二百八里,東南至達州石鼓縣一百二十八里。這時期,萬、開、通( 宣漢縣) 州的道路雖在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但依據相關資料還是可以推知大致路線。從萬、開、通州的地望來看,萬州經開州、通州宣化縣之道,應該有大、小兩條路。小路從萬州登入,往西北過新鋪達新寧,再向北到通州的宣漢縣,並沒有過通州的治所,可能就是只有 160 里的小路。大路從萬州登入,沿著今天的普里河直上到開州治所,再從治所西北折經竇( 豆) 山關,達到宣漢縣,可能就是 200 里的大路。這裡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唐宋朝時期開州與今天的開縣地理範圍是不一致的。唐代開州下屬開江縣、新浦縣和萬歲縣,兩宋開州領有開江縣和清水縣。其中,唐時新浦縣的治所在今天的南門,更靠近萬州,前面推斷的開州小路,經過新鋪治所而到通州就成了可能,因為不能說經過州治才算經過開州的。可見,在唐宋時開州的交通已是四通八達,而開州至長安的秦巴古道是經通州,越過大巴山達洋州,再經子午道抵長安。《太平寰宇記》又載: “( 涪州) 東至萬州水路六百一十里,自萬州取開州、通州宣漢縣及洋州路至長安二千二百四十里。”《元和郡縣誌》也有類似的記載: “( 涪州) 從萬州北開通( 州) 宣( 漢) 縣及洋州路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里。”歷史上從洋州經通州、萬州達涪州的通道稱為“洋萬涪道”。再參照《通典》、《元豐九域志》所載各州里程可推知,這條古道起於渝州,順江 340 里到涪州,350 里到忠州,260 里到萬州,棄舟從小路 160 里或大路 200 里到開州,然後順下蒲江( 今後河) ,北上翻大巴山沿洋水到西鄉,取子午道抵長安,約三千里左右。這條古道成為巴渝到長安的捷徑,開州就位於長江與大巴山之間,居於秦巴交通的樞紐之地。
這時期,萬、開、通( 宣漢縣) 州的道路雖在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但依據相關資料還是可以推知大致路線。從萬、開、通州的地望來看,萬州經開州、通州宣化縣之道,應該有大、小兩條路。小路從萬州登入,往西北過新鋪達新寧,再向北到通州的宣漢縣,並沒有過通州的治所,可能就是只有 160 里的小路。大路從萬州登入,沿著今天的普里河直上到開州治所,再從治所西北折經竇( 豆) 山關,達到宣漢縣,可能就是 200 里的大路。這裡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唐宋朝時期開州與今天的開縣地理範圍是不一致的。唐代開州下屬開江縣、新浦縣和萬歲縣,兩宋開州領有開江縣和清水縣。其中,唐時新浦縣的治所在今天的南門,更靠近萬州,前面推斷的開州小路,經過新鋪治所而到通州就成了可能,因為不能說經過州治才算經過開州的。
五代時期,“後唐天成三年( 928 年) 二月,興元府奏修斜谷開道二千八百餘里。四月洋州奏重開入蜀舊路,比今官路近二十五里。五月夔州奏開新路至房州。”由於唐末兵燹,入蜀的洋萬涪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至天成三年才提出重開此道,理由是比金牛官道還要近二十五里( 又說三十五驛) 。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可知,川陝古道東線( 秦巴古道) 共有三條,即洋萬涪、洋渠道和荔枝道,傳統上把這三條秦巴古道統稱為洋巴道。但是三者走向和道路里程有很大差異,上文所述的洋萬涪道大多穿行於川東地區的平行嶺谷間,路途艱險,比之于洋渠道和荔枝道要迂迴、曲折,路途艱險。除涪州、萬州到長安取此路外,黔州、播州也是走此道北上。據《元和郡縣誌》載: “( 黔州) 北取萬、開州路二千五百七十里”。《太平寰宇記》載: “( 播州) 北取開州路至長安三千二百七十里。”思州、夷州也取此道北上。以上材料表明,唐宋時期開州已成為川東及黔北地區北上出川的交通樞紐,不僅周邊的萬州、雲陽、涪陵、忠縣、彭水北上出川要取用此道,遵義、沿河、鳳岡 。
北上出川也要經開縣。北宋劉光義、曹彬平蜀是到萬州後舍舟取陸而行,南宋范成大也是在萬州舍舟取陸到成都的。宋時開州萬歲縣縣令劉源,見通道“有灘,舟楫之源,熾炭虞石,淬之以醢其石,立碎灘為通流,民立祠於灘側,號開灘長官祠。”
宋嘉熙元年( 1237 年) 冬,蒙古都元帥塔海率郝和尚拔都、梁秉鈞等將領,自鳳州( 今陝西鳳縣) 出兵,經大巴山古道“謀窺開、達”。嘉熙三年( 1239 年) ,蒙古軍隊由間道直入開州。可見蒙古軍隊入蜀正是從洋萬涪道而來。降蒙大將楊大淵認為,“取吳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據夔”。開州居於夔州和達州之間,據有開州就可以控制夔州局面,因而把開州推到了戰略要地。從 1237 年至 1275 年間開縣戰局膠著,幾易其手。由於宋蒙之戰的原因,開州戰略地位提高到“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峽上流之唇齒”的地位( 見封三圖 1) 。
元代,廣置站赤。開州設盛山站,經到高粱站( 萬州) 至在城站( 梁山) ,往西至榮城站( 大竹縣) ,與峽路各站赤相接; 往南經在城站直抵長江邊的溉雲根烏蒙站。秦巴古道的開州段,仍然是起到承三秦啟巴渝的關鍵節點上。

明清時期

明清以來,陝西入川之道“由寧羌、廣元棧道而前者,正道也; 而奇兵往往由西鄉而進。”也就是說,秦巴古道的戰略地位下降,但並不是說此道廢棄,反而成為區域內商貿活動的重要通道。這一時期開縣交通更加發達,形成了西北、正北、東北、東、東南、南、西等呈放射狀大道,是秦巴古道在開縣的拓展和延伸。
1. 開縣秦巴古道
明代以來,由於這條古道地位下降,官宦和旅行者或是走四川北道進入成都,而後沿江下轉重慶,順長江至小江口登岸; 或是走水路,經瞿塘峽到小江口,再登入進入開縣。清代,進入開縣的秦巴古道出現了幾條叉道,可分作西北道、正北道( 見封三圖 2) 。
西北道在唐宋時期就已經非常活躍,即開縣到宣漢縣接秦巴大道。清代這條古道進一步加強,陳明申在《夔行紀程》中對這條古道作了詳實的記載: 自定遠白廟塘上滾龍坡入川境,三十里梨樹溪為赴太平、城口總路。……山溝溪石堆磊。詢諸土人云: 夏秋山溪水漲人不能通行,須度山越嶺,攀援而過,行旅苦之。……( 五十里) 至大竹河,商賈聚集,為太平通水程之所。河自東而西,可行船,山內所產藥材、茶葉由此順流而下至陝西紫陽任河口。( 三百六十里) 合漢江直達襄樊。襄樊花布等貨泝流至此,起旱運發各處。……太平廳……梅子關入開縣境。由紅崖子而下山勢漸坦……( 榨井壩) 人煙聚集,每逢三五八日於此趕場。……譚家壩山逾寬坡,逾平,麥壟稻塍依山岡而辟,兼種雜糧,施葉土肥沃。……溫湯井鹽出,總路鋪戶百餘家,儼然成市……( 沿河) 竹林蔥蔚,氣候暄和,時未立夏,已割麥插秧。……馬家溝……溫湯井,產鹽之所。東西兩山相對,中隔一河……譚家壩之下遊河東為溫湯老井,河西為裕泉、玉龍、青谷三井……長店房,系開縣近城大市場。四十里抵開縣縣城。……開縣開河不能行大船,船名橈拐子……推搖出開縣南門,即登船河流湍激,節節皆灘……三十里渠口場。高陽場為開縣赴。
這是對秦巴古道最為詳(雲陽、萬縣水陸通衢。[11])實的記載,是這時期旅行者從秦地沿入蜀舊道進入開縣的記錄。我們可以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線路來:
大巴山→梨樹溪( 今萬源縣梨樹隘) →大竹河→ 太平廳( 今萬源) →梅子關→紅崖子→榨井壩( 今大進) →譚家壩( 今譚家) →溫湯井鹽場→馬家溝( 今樂元) →溫湯井( 今溫泉) →長店房( 郭家) →開縣縣城→渠口場( 普里河與小江口交匯處) →高陽場→小江口。
唐宋時期這條古道為官道,而且具有較強的戰略地位。明清時期古道的地位下降,南北往來不及以前。我們從梨樹溪土人所言可知,“夏秋山溪水漲,人不能通行,須度山越嶺,攀援而過,行旅苦之。”如此看來,這條道常年失修,夏秋通行多不易,具有季節性的限制。
秦巴古道北段除上文提及西北道外,還有一條正北道,即開縣通往城口、太平縣的道路,最終與洋萬涪道會合,是秦巴古道重要通衢之一。具體線路如下:
( 開縣) 北四十里謝家壩( 今郭家鎮謝家壩) ,二十里到六堂溪,三十里小茶園( 今官面鄉小園村) ,四十里安樂坪( 今官面鄉安樂坪) ,三十里青灣子( 今白泉鄉青灣子) ,三十里雪泡山( 今白泉鄉雪寶山) ,四十里寒溪河,三十里梭羅寨( 交太平縣界) ,東六十裏白沙河( 今萬源市白沙鎮) ,六十里舊院壩( 萬源市舊院鎮) ,四十里井溪壩( 萬源市井溪鄉) ,三十里響水硐( 萬源市井溪鄉響水洞村) ,三十里橋壩嘴( 萬源市蜂桶鄉橋壩咀村) ,二十里七里溝汛( 萬源市蜂桶鄉七里溝) ,六十里雞鳴寺汛( 城口縣雞鳴鄉) ,三十里寒溪寺,三十里雪泡山,交開縣、大寧縣界。此路在開縣境內“沿途高山峻岭,自青灣子以北,從老林中行走,極為幽險。”在太平縣境內,也是 “高山峻岭,入響水硐,從老林旁行走,極為幽險,沿途頗有墾荒人戶。”此路到達太平縣後,可接洋萬涪道,而達陝西西安[3]66-72。
秦巴古道南段( 即開縣到萬縣道) 除上文提到的水路外,還有一條陸路,即從開縣縣城出發,經過趙家場、陳家場,分作正南道和偏西南道。正南道從陳家場,經張家岩、大丫口,抵萬縣境; 偏西南道從陳家場分道,經南門場、跳蹬場、沙河場,過五通廟至萬縣境。南道與萬縣的驛道交會,可抵長江邊。
2. 小川北道
據《蜀輶日記》載: “開縣產米,舟航四達……陸路由萬縣、梁山、大竹、渠縣、蓬州、南充、蓬溪、射洪、三台、中江、金堂至成都,一千三百里,半月可到。”這條官道啟用時間很早,史稱“小川北道”,清代共設定了 14 個驛站: 萬縣驛、分水驛、梁山驛、墊江驛,從大竹、渠縣、蓬州、南充、蓬溪、射洪、三台、中江、金堂至成都[3]268-269。明清不少官宦和遊人從湖北取水路入川,因水路行程時間長,故到萬縣棄船,登入北上,經開縣地界至達州,或從梁山往南至成都。因此,小川北道也可看作秦巴古道的延伸線。
3. 清代開縣東西通道
隨著社會生產發展,明清時期開縣的耕地數、人口數不斷增多,商貿交往進一步增強,開縣與周邊州縣關係更加密切,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交通網。
元明時期鋪遞多有設定,清代鋪遞的設定更為普遍,與驛站並用。據嘉慶《四川通志》記載: 開縣,在府西少北二百三十里; 東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大寧縣界二百里,西至直忠州、梁山縣界四十里,南至萬縣界六十里,北至直達州東鄉縣界七十里,東南至元陽縣六十里,西南至萬縣界六十里,東北至大寧縣界二百里,西北至直達州新寧縣界四十里。[14]
在開縣內所設定的鋪站數中,南北鋪遞數最多,表明開縣南北交通是主要的通衢。這些鋪遞都派專人把守,及時傳遞外來文書等重要信息,也是對外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鋪遞設定均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起到了強化開縣秦巴古道的功能,推進開縣交通網路的發展。
表1 清代開縣四方鋪遞數和距離對照表( 以縣城為中心)
方向
十里舖
二十里舖
三十里舖
四十里舖
五十里舖
六十里舖
七十里舖

紅射鋪
渠口鋪
馬塘鋪
綱鹿鋪




想事鋪
盧家鋪
劉家鋪
梅子鋪
長林鋪
大面鋪

西
尚里舖
竹溪鋪
臨江鋪
豆山鋪




游家鋪
長店鋪
舊縣鋪
柞井鋪
髙橋鋪
長城鋪
楊栁鋪
資料來源: 嘉慶《四川通志》卷 22“開縣”條,與鹹豐《開縣誌》“兵制”條對照,地名多有同音異寫。
開縣往北、往南道與秦巴古道同。東道通往夔州府治,是比較重要的通衢。東道( 開縣至雲陽路線) : 開縣縣城→渠口鋪→口溪鋪→屈馬鎮→高陽鎮→雲陽縣。此道“計一百八十里,平原坦途。”開縣至大寧縣( 巫溪縣) 東北道:( 開縣) 三十里到排埡口,二十里清山坡,四十里到路陽壩,三十里到馬竹壩,三十里到沙陀寺,三十里到黃泥坡,三十里到黃草坪,五十里到分水河,二十里寶塔,五十里到天心觀,三十里到雞頭壩,三十里到大寧縣[12]。
開縣往西的通道也比較發達,可通至東鄉、新寧等境,在臨江市分作三叉延伸,具體如下: 開縣縣城往西,經關子口、觀音山北麓、竹溪鋪至臨江市,其中一路經回龍場、柞木店、南凹場,過竇山關達到新寧縣界。第二路從臨江市經回龍場,折向鐵鎖局、中路溪,達到巫山壩。第三路從臨江分道,經三和場、中和場,越過楊柳關至東鄉界。西段支系道路的發達,一方面是開縣通往洋萬涪正道距離最近,另外一方面山路較為平緩,有利於商賈通行。
4. 開縣內小道
清代開縣小路主要分布在普里河東里,這些小路把場鎮連線到大路上。這些小路總體分布呈南北走向的“三縱一橫”特點,是秦巴古道的補充。
此外,歷史上開縣到長江有一條水上通道,稱為小江運道。小江舊稱開江、澎溪河,歷代都有從小江口航行到開縣治所的記載,此水路還可以往北到溫湯井以上,西支南河可航行至今臨江鎮( 見封三圖 3) 。

主要功能

古道的功能就是方便行人往來,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秦巴古道自晉代開通以來,成為秦巴交往的主要通衢,成為以茶鹽貿易的經濟動脈。古代戰爭對交通依賴程度很高,運送糧草和兵馬都要考慮較為便捷的通道,宋蒙戰爭中秦巴古道居於整個戰局成敗的高度。秦巴古道還是傳播中原文化的走廊。秦漢時期大巴山南北夷夏民族分布明顯,文化習俗差異突出。開通之後,加快漢文化南傳,在唐代韋處厚等官員影響下,開州已是京城所知的地方。明代“人才輩出,始彬彬然,與通都大邑埒焉。”
1. 秦巴古道是一條經濟動脈
秦巴古道是物流之道,是秦巴先民克服自然屏障而開通的一條水陸兼顧的通道,或沿河築路,或橫嶺越埡; 以茶、鹽貿易為主的商道,還是運送貢品和官員往來的官道。
唐宋時期,巴山南麓形成了以夔州為中心的產茶區。開縣所產茶葉品質很高,“味極佳,不生雜卉。”唐宋時期這條通道上茶業貿易已是很盛,北宋後期發生在開州的“茶商護城之戰”略窺一斑。明清以來,三峽地區的茶業貿易更加發達。據嘉慶《四川通志》統計,夔州府下屬的建始縣有腹引 18 張,大寧縣有腹引 13 張,奉節縣有腹引 23 張,開縣有腹引 13 張、邊引 11 張。乾隆十六年( 1751 年) 開縣新增茶引 140 張,道 光 三 十 年 開 縣 茶 葉 腹 引 增 至 150 張。茶引數量的遞增,全賴開縣境內交通便捷,因此,清代開縣界內稠密的交通網路形成正是茶葉運轉所驅動。
鹽業同樣是推進交通發展的動力之一。開縣的鹽業資源最為豐富,漢代就設有“鹽官”。開縣溫湯井鹽場歷史悠久,影響很大。《太平寰宇記》載: “開州( 開縣) 產鹽……方寸中央隆起如張傘,名曰傘子鹽。”從鹽業貿易額來看,開縣有水引 55 張,陸引 739 張; 延至鹹豐年間,開縣配銷陸引達 1673 張,水引 316 張,加上分認行銷雲陽的陸、水引 1308 張,共 2981 張; 每引按 300 斤算,近 90 萬斤鹽,這些鹽依靠秦巴古道開縣段交通運送四方。清乾隆、鹹豐時期的《開縣誌》和《三省邊防備覽》中都對開縣溫湯井鹽業作了詳細記述。近代以來“川鹽濟楚”,川鹽濟湘、鄂、雲、貴、陝等省。開縣鹽業的興衰與時局密切聯繫,沒有發達的秦巴古道作為基礎是難以施展的。唐宋時期洋萬涪道作為官道,承擔著朝貢物品運輸的職能。
2. 秦巴古道是一條軍事通衢
秦巴古道山高路險,歷史上常被用作出奇兵之險路。《晉書》記載了( 太和) 四年,晉伐蜀的進軍路線就是取道後來的洋萬涪道,這證明了這條秦巴古道戰略地位。
嘉熙元年( 1237 年) 至德佑元年( 1275 年) 年間宋蒙戰爭,開州幾易其手,宋蒙雙方都投入重兵力爭。它不僅是扼守秦巴門戶之鎖鑰,更是連線巴蜀與長江中下游京湖地區的關鍵節點。此處之得失,關乎整個戰局的成敗。加之開州經過南宋時期的經濟大開發, “盛山風物,冠冕峽郡”。明代,臨江市處於開縣與達州、萬州之交通岔口,戰略地位顯著。“臨江市屬襟喉,上達重敘,下連湖湘,地土饒衍。奈何棄以資賊,自遺患?”明末張獻忠從開縣出發,踏遍巴蜀,整整轉了一個大圈,又繞回開縣。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在臨江駐紮了 40 多天,當地有數萬農民參戰。這些驗證了秦巴古道是“巴夔西土之喉衿,襄峽上流之唇齒”的軍事要道。
3. 秦巴古道是一條文化走廊
秦巴古道不僅是中國大三峽腹地通往中原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巴、楚文化交融之所,還是古代先民南北遷徙的一條重要通道。開縣居於南北文化的交匯點上,得天獨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匯集地,涵育了歷久彌新的盛山文化。
名相韋處厚、“詩聖”杜甫、“四部尚書”柳公綽、 “二王八司馬事件”的主角王伾、宰相宋申錫等都在開州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它們生命中重要的旅程印記。據不完全統計,開縣自唐以來共有進士 7 人,舉人 27 人,武舉 9 人,聲名鵲起。近年在開縣余家壩巴人墓地的考古發掘,為秦巴文化交融提供了考古佐證。余家壩巴人墓葬不但呈現出巴文化、楚文化的因素特徵,這一發現為研究秦、巴文化在三峽地區的交融與傳播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漢豐故城的建築風格,既有別於三峽地區的古城,明顯地受到中原地區古代城市建築風格的影響,是承襲中原文化的縮影。此外,開縣擁有多達 120 個洞寨,雖為世亂之時的避難之所,也是秦巴古道上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總之,秦巴文化與楚文化的廣泛交融,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民族的融合,秦巴古道上的開縣就是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注入了秦地文化而彰顯出別具一格的文化內容。

注 釋

① 沿大竹河谷的大路歷史上稱王古道、任何道,又稱大竹河道。
② 參考清代《夔州府全圖》,該圖繪於光緒年間,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③ 李賢,彭時等奉敕修撰: 《明一統志》卷 70《夔州府》( 萬壽堂刊本) 。又嘉慶《四川通志》卷 7 載; “又募茶商三百餘人逐之出境”,
“百餘人”應為“三百餘人”
秦巴古道
[1038.“本詞條轉自{三峽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35 卷 第 4 期 }《三峽開縣秦巴古道路線考述》
藍勇 龍駒 楊林軍 欒成斌 羅權 姜海濤 曾維嘉 劉靜 ( 1. 西南大學 歷史地理研究所,重慶 400715; 2. 開縣旅遊局,重慶 開縣 4054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