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人類行為》是一本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B.F.斯金納。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與人類行為
- 作者:[美] B.F.斯金納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1月1日
- 頁數:34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309804
《科學與人類行為》是一本202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B.F.斯金納。
《科學與人類行為》(1953)著重探討了人類行為的一些重要方面,如思維、自我和社會化等。他主張人是肉身的機器,其活動和機器一樣是受自然法則支配的。全書充分體現了斯金納行為主義心理學學術思想。該書向傳統心理學對人類行為的理...
人類行為學對於此領域的研究又稱為交易經濟學(Catallactics),這也是在經濟學界較容易被接受的理論。歸屬 行為是生命的特徵,而生命由軀體和靈魂所組成。軀體是生命組成的有形因素,屬於《醫學》和《生命科學》研究的範疇。靈魂是生命組成的無形因素,屬於《行為學》研究的範疇。靈魂不能脫離軀體,軀體沒有靈魂就...
科學是由人類感知的自然現象,通過觀察、抽象、總結形成宗教個性論說,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宗教共性論說,再通過設定實驗環境、證明宗教論說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個性結論,再形成有因果系統的科學共性結論,進而形成有因果系統的有實驗共性結論的可重複驗證的學問,這就是科學。科學最基本的特徵是可重複性;科學...
《人類行為研究:從科學到哲學》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人類行為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究竟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由後天環境決定的,這是爭論已久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從科學哲學的角度,立足於跨學科視域,對該問題進行系統的剖析。《人類行為研究:從科學到哲學》系統分析了人類行為研究的遺傳學、神經...
行為科學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形成的一門研究人類行為的新學科,一門綜合性科學,並且發展成國外管理研究的主要學派之一,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通過對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掌握人們行為的規律,從中尋找對待員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勞動效率的途徑。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產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論 行為科學是...
現代管理學中所講的行為科學專指狹義的行為科學。即指套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成果,來研究管理過程中的行為和人與人之間關係規律的一門科學。行為科學的產生是生產力和社會矛盾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也是管理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行為科學的產生既有其政治背景,也有其經濟背景和文化背景。泰勒...
《怪誕腦科學:人類奇怪行為的腦科學原理》是2024年2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池谷裕二。內容簡介 百萬冊級熱銷書《考試腦科學》作者池谷裕二新作 人腦在學習、工作、生活、人際關係、人工智慧等方面的令人意外的“怪癖”腦科學視角下的熱點話題評析 + 前沿研究趣談 + 日常行為揭秘 從科學的角度提出了...
人類行為預測是美國東北大學的科學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斯和同事們對匿名手機用戶的活動模式進行了研究發現,93%的人類行為是可以預測的。背景資料 美國東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93%的人類行為是可以預測的。東北大學著名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斯和同事們對匿名手機用戶的活動模式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雖然人們通常認為我們...
一般來說,科學是追求真理的社會活動,科學家應該嚴格依照科學精神從事研究。但是,正是社會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科學家行為的差異。科學不斷發展,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科學家的隊伍也逐漸擴大。科學家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科學家的越軌行為時有發生,甚至連著名的科學家也不能...
• 防範網路安全風險,甄別不科學、不健康信息的技能與方法。《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七、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過早發生性...
法學與行為科學,行為科學是把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與研究行為有關的其他學科用於管理,研究人類行為的規律的學科。它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在40年代末期獲得迅速發展。行為科學研究人們的需要、欲望、情緒、思想、動機、目的,研究人們的行為、人與人的關係,並據此進一步研究改善生產環境、組織結構、管理...
危害性人類行為引是與大多數動物相比,我們人類從事的大量行為對於我們種族和我們自身來說是有害的。我們撒謊、欺騙以及偷竊,在我們自己的身體上刻上些裝飾品、高度緊張並且自殺,同時當然也殺害他人。科學在解釋為什麼一種理智的物種如此的惡毒、自我傷害並且危害他人時提供了更多的見解。背景資料 傳播流言 人類行為(...
《人類行為心理學》是1989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克康納爾。本書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行為學等不同角度詳盡闡釋了人類種種行為的動機、行為模式與個性特徵等問題。附加款目 人類行為心理學又名行為心理學,我只挑選了一段行為心理學之--二郎腿 如果一個人翹二郎腿又雙臂交叉抱胸,說明這個人是在...
生物倫理學是根據道德價值和原則對生命科學和衛生保健領域內的人類行為進行系統研究的學科。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中的道德問題,環境與人口中的道德問題,動物實驗和植物保護中的道德問題,以及人類生殖、生育控制、遺傳、優生、死亡、安樂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問題。起源 生命倫理學是20世紀...
他的《人類男性性行為》和《人類女性性行為》是性學中的兩塊基石,不僅奠定了性學的方向,也影響了人的觀念和社會的價值。他蒐集整理的1.8萬人份性例就其豐富性和可信度而言,迄今無人超越。當初傳媒把他的研究成果比為核子彈爆炸,把他譽為另一個達爾文,並非誇張。金賽是一位性學家,更是一位科學家,同時...
科學主義社會是存在於人類各個社會形態的一種逐漸強大並不斷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的社會形態。摘要 人類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路走來,最大的文明、進步和真正的獲得的財富是人類對科學技術的掌握和套用。與人類的發展史的各個階段所不同的是,科學主義社會始終貫穿著整個人類發展的所有階段。...
本書是國際生物心理學領域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教材之一,也是一本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的腦科學入門讀物。作者鮑勃•加勒特教授等以巨觀的視角向讀者展示了人類行為與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整個發展過程,並通過貫穿全書的精彩案例、精心製作的生動插圖,配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風格,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為什麼這么思考、那么行動...
行為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是安全行為科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根據美國《管理百科全書》,行為科學的定義是:行為科學是包括一切研究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類行為的科學,它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以及其他與研究行為有關的學科組成的學科群。我國的馬諾同志在《國外經濟管理名著叢書》前言中指出:所謂行為科學,就是對工人...
科學分支(branches of science)一般主要分為二大類: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現象(包括生物生活)和社會科學,研究人類行為和社會。定義 這些科學都是經驗科學,即它們的知識都是以觀察現象為基礎,以及能在同樣條件下,用其它研究工作檢驗是否正確的。還有歸入多學科和套用科學的相關學科,如工程和套用科學。此外,有些...
行為遺傳學(behavioral genetics)亦稱“心理遺傳學”、“行為發生學”。行為科學與生物遺傳學的交叉學科。運用心理學和遺傳學理論研究生物基因型對有機體行為的影響,以及在行為形成過程中遺傳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旨在分析和探討有機體重要的行為或心理物質(如學習、智力、精神病症等)與遺傳的關係。達爾文和...
人類對科學精神的追求體現在諸多方面,非嚴格的說來它可以包含以下內容:理性精神 科學活動須從經驗認識層次上升到理論認識層次,或者說,有個科學抽象的過程。為此,必須堅持理性原則。實證精神 科學的實踐活動是檢驗科學理論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求實精神 科學須正確反映客觀現實,實事求是,克服主觀臆斷。可重複和可檢驗 ...
第一篇 人類行為 第一章 行為人 1.有意識的行為和動物反應 2.人類行為的先決條件 關於幸福 關於本能和衝動 3.作為終極事物的人類行為 4.合理性與無理性;人類行為學研究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5.作為行為條件之一的因果關係 6.第二自我 關於本能的作用/16 絕對的結果/18 植物人/18 第二章 人類行為科學的認識論...
第一個事實俯拾即是,且經得起恆久的反覆驗證:嬰兒的哭(通常一出生就要表達)與笑,這是競爭性與協同性的“人之初”(沒有行為能力、尚不能接受文化薰陶的人)表達。第二個事實來自於人類學和心理學的 研究成果。當今世界暴力行為研究的重要學者理察·特里姆布雷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已經證明,人類從開始呼吸第...
認知科學就是以認知過程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認知涉及學習、記憶、思維、理解以及在認知過程中發生的其他行為。因此,語言和心理、腦和神經是認知科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就人類心智而言,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因此,語言和哲學、文化和進化,以及人所特有的工具——計算機及其科學理論也成為認知科學研究的對象。近代...
關鍵字尾聲:生命之旅術語表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喬斯·B·阿什福德,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專業教授,同時也是該校法學研究所跨學科博士課程中社會科學與法律方向的教授。阿什福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有特殊需求的犯人的評估、分類和治療,法院社會工作以及死刑犯的減型評估等。
載體、空間、資源補充和實踐方法”;研究構建物質發展結構與人類需求結構的同步發展平台,推出全新物質發展理論;深入研究人性與物性辯證統一關係,推出新的追求共性,分析論證“新共性”與“人與物相依共存、協同並進”的辯證統一關係,充實理論體系的核心理念;研究推出科學發展的萬有引力定律,徹底改變“思維定勢、行為...
按人類的體質和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猿人”、“古人”和“新人”階段。近數十年來,世界上屢屢發現人類化石,使人類科學家從而了解人類體質特徵和文化發展。可是仍有不少疑問,如猿人變古人的過程如何?古人變成新人的過程又如何?如今發現尚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作完滿的解說,這需要更多發現的事實繼續補充。世界...
斯金納的主要著作《科學與人類行為》是1953年發表的,但他一直到高齡依然寫書和文章,甚至在1989年他被診斷患白血病後依然在寫作。在他逝世前十天他還在美國心理學協會作報告。他的女兒說:“他在1990年8月18日,他逝世的當日,完成了這次報告的文章。”程式教學與教學機器 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行為,當主體學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