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性論

《科學人性論》是一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長河;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人性論
  • 作者:丁長河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 定價:39 元
  • ISBN:978751306254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科學人性論”以科學尤其是研究複雜問題的當代系統科學為理論依據,通過揭示萬物共性來揭示一般人性,並將“保留工具”和“藝術(想像力)的出現”分別看作是人與其它動物以及智人與猿人的關鍵區別。該書從哲學的基本問題入手,運用當代系統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成果,揭示了人性,論證了人性中愛的存在和愛的起源,合理解釋了美和藝術現象。
一、理論簡述
㈠ 邏輯起點
“科學人性論”所基於的科學,主要是指那些已被科學共同體認可的、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自然科學和系統科學,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論、進化論、量子理論、系統論、資訊理論、協同學等;並不包括那些尚未證明或證偽的諸如超弦、超膜、平行宇宙等理論或假說。
一個論證如果能以演繹論證的形式表達出來是最理想的,因為這種論證可以確保此論證的結論是真的。科學人性論的邏輯起點用演繹法表述如下。
前提一:科學可以揭示物性。
前提二:人是物。
結論:因此,科學可以幫助我們揭示人性。
在一個好的演繹論證中,正確的前提保證了正確的結論。科學雖非萬能,但它是唯一幫助我們認識物質世界性質的學科。事實上,科學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其大無外”的宇宙性質和“其小無內”的基本粒子性質;過去400年科學發展的驚人成就證明,科學是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但問題是,既然人是物,為什麼科學沒有揭示此物的性質?
儘管現在的科學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然而從準確、可驗證性並能達到普遍公認的角度講,“科學”一詞通常指的就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尤其是19世紀後的自然科學,其特點就是“分”——分科與分析,學科分為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物理學按空間尺度分為量子物理學、經典物理學、宇宙物理學;物質分為分子,分子分為原子,原子分為電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分為質子和中子,進一步分為夸克和輕子。顯然,把物細化分類進行研究的自然科學不能直接揭示人性,因為人是以往全部自然歷史的產物,是迄今我們所能觀察到的最複雜的物。正因為人是以往全部自然歷史的產物,以上演繹法結論才有“科學可以幫助我們揭示人性”的表述;而最終揭示人性的任務只能交由高度綜合其他科學的學科——哲學來完成。
科學曾經是哲學一個分支,古希臘甚至到牛頓時代的科學名稱即“自然哲學”,所以西方有“哲學是科學之母”的說法。有趣的是,經過幾百年的獨立發展,當代科學又越來越具有哲學意味,出現了綜合性、跨學科,試圖揭示整個自然和生命屬性和規律的科學——系統科學。然而,當代系統科學即便具有了哲學意味,它仍然沒能揭示人性;離揭示人性問題僅一步之遙的當代系統科學,最終成為幫助“科學人性論”解決關鍵問題的理論基礎。
㈡ 物性
人性問題無疑是迄今為止人類最重要、最複雜的學術問題。在科學尚不能像今天這樣深刻認識宇觀、巨觀、微觀世界,成為人類反觀自照的鏡子時,人類是不可能看清自己真實面貌的。在沒有科學這面鏡子的時代,人性問題研究的常態就是陷入誤區,最典型的誤區就是我們長期以來習慣於用“善”與“惡”來解釋人性。“善”與“惡”只是人們的價值判斷,相當於對人性“好”與“壞”的評價。用“好”與“壞”來解釋人性如何能讓人滿意?能讓當代人滿意的人性論必須是事實判斷。
如何讓“物性”綻放出“人性”?科學所揭示的“物性”僅僅只是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綻放它還需要發揮我們的綜合能力和想像力。我們首先應當認識到:科學所涉及的物通常是一些經過分科的“具體物”,而我們要揭示人性就必須藉助全部科學所涉及的物——“整體物”並了解其本質屬性;儘管我們不能在這個“整體物”與存在(現象)之間劃等號(=),但依據科學目前已有的成就,可以在它們之間劃上小於等於號(≤)或約等於號(≈)。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追問物的需要,就是要回答物的本質屬性問題,因為本質即現象不可或缺的需要。
那么,對於這個≤或≈現象的物來說,什麼才是它不可或缺的需要呢?宇宙大爆炸理論已經從根本上提供了答案——這個不可或缺的需要就是由宇宙大爆炸引發的“運動”(這“運動”具有自組織的性質,其完整的表述應該是“運動、變化、發展”)。根據2013年歐洲空間局公布的普朗克太空探測器數據,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場最激烈的“運動”(大爆炸),正是這“運動”才生成了基本粒子、核子、原子、分子、生物,以及星雲、恆星、星系等物質。我們的宇宙至今仍然處在大爆炸之後的膨脹之中,一切現象都在運動、變化、發展。
“運動”是物的存在方式,是它的根本需要——本質屬性。古代的聖哲們早已通過仰觀和俯察在巨觀層次上發現了自然界的這一本質屬性,近現代科學又從宇觀和微觀層次上進一步證明了它。
僅僅知道“整體物”的“運動”屬性尚不足以揭示人性。我們還需在物的諸多運動方式中找出最普遍的方式,或者說探究出“運動”這一現象不可或缺的需要(本質)。探究“整體物”本質屬性——“運動”之不可或缺的需要,這顯然已經超出了一般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當屬於哲學範疇。然而,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發展。科學也不例外:當代科學竟然湧現出具有哲學意味的科學——系統科學。正是這種具有綜合性、跨學科,試圖揭示整個自然和生命屬性和規律的當代系統科學尤其是協同學,為我們揭示出“整體物”之“運動”不可或缺的需要(本質)——協同與競爭。
協同學的創始人,德國物理學哈肯在其著作《協同學——大自然構成的奧秘》開篇就指出:“鑒於零星分散的成果十分繁多,也鑒於專業術語和工作方法各不相同,看來越益緊迫的是,亟待找到一些基本原理,並從哲學上予以透徹剖析。協同學以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突變論等為基礎,吸取了耗散結構理論的大量營養,採用統計學和動力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不同領域的分析,建立了一套數學模型和處理方法,來描述各種系統和現象中從無序到有序轉變的共同規律。撇開那些數學模型和處理方法,從哈肯的論述中“我們將發現,許多個體,無論是原子、分子、細胞,或是動物、人類,都是由其集體行為,一方面通過競爭,另一方面通過協作而間接地決定著自身的命運。”其實,“協同與競爭”早已出現在理論生物學家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發現的系統規律中;然而,在非生命世界同時發現協同與競爭的普遍規律,卻是哈肯及其協同學的貢獻。哈肯在深入研究雷射理論的過程中發現,雷射器里大量原子發光的過程是從無序變為有序的“自組織”過程,並由此聯想到熱力學中的“相變”(相變也會明顯出現從無序到有序的轉變或相反的過程)。因此,哈肯認為,在某一系統中的“合作現象”之背後一定還隱藏著某種更為深刻的普遍規律,這就是“協同”規律。正是對於雷射現象及其理論的研究,導致哈肯及其同仁最終創立了協同學。哈肯的協同學還對流體模式、雲圖和地質構造等非生命現象進行了研究,並分析證明出流體模式、雲圖和地質構造中的滾卷及蜂窩狀模式都是競爭與協同的結果。目前,協同學已經成功地套用於許多學科,其影響力幾乎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
在系統科學裡,所謂競爭,是指系統內各要素間相互爭奪,力圖取得支配和主導地位的活動與過程;協同是指系統中子系統或要素的聯結、合作、協同與同步的行為。競爭廣泛地存在於各類不同的過程、系統和領域中。在物理學領域,雷射產生過程中即存在不同光波之間的競爭,貝納特結構中的分子對流運動存在著分子間運動模式的競爭;在化學領域內,三分子以上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存在分子間的競爭以及反應行為模式的競爭;在生物系統中,競爭更是廣泛存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敗,便是生物界的競爭。協同同樣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不同領域:天體演化中如果沒有物質的協同,就形不成各種星球和星系;在微觀領域,如果沒有原子核與電子的協同就不會有原子,沒有原子間的協同也不會產生分子、高分子化合物乃至細胞;在生命世界裡,不同物種之間不僅存在著生存競爭,也存在利他行為和共生現象,處於食物鏈中的各種生物互相依存也是一種協同;在人類社會中,協同通常表現為由愛、親情或共同利益支配的行為。
協同與競爭是系統所固有的兩種相反的屬性;在系統的運動過程中,競爭性與協同性是不可分割並且相互制約的關係。這種屬性和關係體現在從總星繫到基本粒子的一切物質系統中。
萬有引力的作用看作是天體運動中的協同因素,而競爭的因素則包括宇宙的膨脹、氣體的熱膨脹、輻射壓力、天體運動所產生的離心力等。例如,在恆星內部:核能量釋放的熱壓力和電磁輻射力要炸開恆星;而與之相反,引力則要壓垮恆星。這種協同與競爭導致了恆星的起源與演化。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也是在協同與競爭的矛盾中發生的。
在分子運動中,協同與競爭的矛盾常常表現為分子力(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和熱運動之間的矛盾。分子力的作用使分子保持在平衡位置附近;而分子熱運動是一種無規則的運動,它總是要使分子遠離平衡位置;在一定條件下,這種協同與競爭決定了物體三種聚集狀態(氣態、液態和固態)的轉化。
在地球歷史中,協同與競爭推動著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對地球物質系統而言,協同主要是指地球自身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中的物質相互接近;競爭則在巨觀上表現為地球由於自轉而產生的離心作用,微觀上表現為分子的熱運動和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排斥。協同與競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不僅使地球的演化經歷了天文時代和地質時代,而且導致了地球系統的各個要素(如大氣圈、水圈和地壓等)的形成。
在原子內部,存在著原子核和電子之間的協同與競爭。原子內部協同作用主要是指原子核和電子之間通過電磁場交換場量子(光子)而產生的相互吸引。原子內部的競爭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核外電子繞核高速運動所產生的離心作用,二是來自核外電子之間的庫侖排斥,三是使兩個電子不能同處於一個量子態的泡利排斥。由於這種協同與競爭因素的存在,使電子不會飛離原子核,同時電子也不會掉進原子核中去,從而使原子核和電子處在相對穩定的系統中。
原子核內部的協同與競爭比較獨特(其強大的核力具有極短程的特性)。只有在核子互相非常靠近,也就是當它們之間的距離僅約為它們直徑的二至三倍時,核力才起作用。在這樣近的距離上,核力是強引力;但是當距離變得更近時,核力卻變成了強斥力,從而使核子之間不可能靠得更近。核力就是這樣地使原子核雖然處於極度動態,卻是極為穩定的平衡中。
物質的根本屬性(不可或缺的第一需要)即運動。這“運動”具有自組織性(自發地形成系統),並具有協同與競爭的對立統一性。或者說,自組織及其協同與競爭是“運動”不可或缺的需要。“自組織”意味著物質具有自由性;同時也意味著其自由受制於系統,或者說系統決定了子系統的自由度。
協同是自組織系統要素或子系統相互依賴的統一現象;而競爭則是自組織系統要素或子系統自我維持的對立現象。無論是協同還是競爭,它們都是自組織系統運動不可或缺的根本需要。“相互依賴”和“自我維持”揭示了協同與競爭的本質:沒有依賴就不會有協同;自我維持則是競爭的原因。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競爭(相斥)出現在鄰近的相似物或系統之間;協同(相吸)出現在互補物或系統之間。最激烈的競爭發生在自組織系統的自我維持面臨危機之時;而最有力的協同是自組織系統內部的相互依賴或需要。自組織系統的層次越低,其內部的相互需要也就越強烈(因此,“成雙結對的亞原子粒子”會出現遠距離的感應現象——量子糾纏;為了分離越來越小的微觀物質,我們不得不使用越來越大的粒子對撞機);而隨著自組織系統層次的提升,系統的穩定性逐層減弱。
㈢ 人性
自從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哲學研究的核心命題開始,西方哲學一直都在探索人性。亞里士多德堅信有“人性”這種東西,並認為使人區別於其他動物和其他一切的就是人類能夠思考和論證自己應當做什麼。然而我們不禁要問,難道不能夠進行思考和論證或失去理性的人就不是人了嗎?20世紀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Sartre)則相信,人並沒有一種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須創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質。受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今天有學者從生物學角度提出人是先天不足的存在者,即認為由於不能“直立行走”和“說話”,人類的嬰兒都是先天不足的半成品,需後天的哺育和教育才能使其成為真正的人。人確實是需要後天重塑的特殊存在者,但重塑之前的未成年人並非不是人;即使我們不恰當地把未成年人比作那尚沒有進化為智人的猿人,然而猿人仍屬於人類。有人用“人是萬物之靈”“人具有神性”或人的精神性來否定用“物性”可以推導出“人性”,殊不知王東嶽先生的《物演通論》已經證明了一切精神現象屬於自然現象的一種。這裡要討論的是一般人性,或者說是所有人類——不僅包括那些經過教育或文化重塑的成年人,還包括未成年人、其他智人和猿人——共有的先天本性。那么,人到底有沒有先天本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物性示意圖”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萬物有相同的先天本性;而“人是物”又被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所證明。
生物科學證明了人這種複雜的物源於那些相對簡單的物:無機物經過長期的發展產生了有機物,有機體的長期發展產生了生命物質,生命有機體的長期發展形成了高等動物,高等動物中的類人猿經過長期的發展而轉化為人類。物理科學又證明了萬物同源:到目前為止,所能觀察到的天體,同樣是構成地球以及生命的那些化學元素構成的;用高能加速器產生的基本粒子與遙遠天體的宇宙射線帶來的基本粒子是一樣的;
“動物”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即運動”這一命題最好的證明。當人類尚不甚了解介觀世界、微觀世界和宇觀世界時,所能感知的巨觀世界中似乎只有動物是具有能動性的存在。近現代科技更為深刻地揭示了包括人在內的高等動物的運動本性。“運動”是包括人在內的高等動物不可或缺的第一需要,它體現著生命的存在,意味著活著和生命的延續。
在“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中,“欲”是運動的心理現象,或者說是高等動物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現象或心理需要是高等動物的特性,因為低等動物沒有腦或腦的功能還不突出,只有當動物進化到腦處於神經系統的主導地位時(如鳥類和哺乳類),才會出現運動的心理現象或心理需要——“欲”。根據“遞弱代償原理”,這裡所謂“高等動物”皆為存在度低的後衍物種。這些後衍的高等動物為了自身的穩定衍存,在其“協同”與“競爭”的本性中代償出了“愛”與“恨”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現象。然而,“協同與競爭”以及“愛與恨”不是無緣無故的,其根本原因在“欲”。作為心理現象,高等動物的“欲”複雜且不易被察覺。然而,根據“物性示意圖”的相關原理,我們仍然可以探尋出高等動物的“欲”所包含主要內容——“求生欲”“自由欲”和“感知欲”。這三類高等動物的欲望並非空穴來風,它們可以在任何自組織系統乃至於基本粒子層面找到根源。
協同是自組織系統要素或子系統相互依賴的統一現象;而競爭則是自組織系統要素或子系統自我維持的對立現象。無論是“相互依賴”或“自我維持”,其動因只為系統的“存在”(在生物以及高等動物那裡是為“生存”)。也就是說,“生存”是所有生物以及高等動物競爭與協同的根本原因。
高等動物的“生存”具體表達為“欲” ——“求生欲”“自由欲”和“感知欲”。這三種“欲”所表現出的競爭性與協同性存在強弱差異:“求生欲”最為強烈和顯著;其次是“自由欲”;“感知欲”相對較弱且不明顯。“感知欲”的強弱與智力的高低相關。因此,人的“感知欲”(包括好奇、模仿、求知、發現、探險、探究、創新等)表現出的競爭性與協同性較其他高等動物明顯且強烈。
最激烈的競爭發生在自組織系統的自我維持面臨危機之時;而最有力的協同是自組織系統內部的相互依賴或需要。隨著存在度的遞弱,高等動物為了在危機中自我維持(表達為求生欲和自由欲),時常表現出最激烈的競爭與最有力的協同,並且代償出了最極端的協同性與競爭性——愛與恨。
“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中的“愛”與“恨”是高等動物為了自身的穩定衍存,在其“協同”與“競爭”的本性中代償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現象。因此,我們須從心理現象“欲”這個角度定義“愛”與“恨”:愛是生物自組織進化至高等動物階段而出現的極端的協同性——以滿足對方的需要為目的的欲望;恨是生物自組織進化至高等動物階段而出現的極端的競爭性——以剝奪對方的需要為目的的欲望。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用“善”與“惡”解釋人性的傳統,然而誰也沒有把“善”與“惡”的根源說清楚,即便是喜好探賾索隱的西方哲學,依然存在“惡的難題”(Problem of Evil)和那個讓康德感到驚奇和震撼的“心中的道德法則”。“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不僅很自然(並非故意)地把“善”與“惡”排除在人的本性之外,而且還讓我們看清了“善”與“惡”的根源。通常,人們把以滿足他人的合理需要為目的的行為稱謂“善”,而把剝奪他人的合理需要為目的的行為稱為“惡”。雖然,合理與否,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不同歷史時期的判斷標準不盡相同,然而“善”與“惡”根源一直在那裡,而且永遠不會改變:沒有“愛”也就不存在“善”;無“恨”也就無所謂“惡”。
本節的標題是“人性”,目的是要揭示人的先天本性,然而筆者卻一直在談論“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這是因為人性中包含了獸性,而獸性中又包含了人性,正如恩格斯所言:“人來源於動物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那么,“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是否就揭示了人的先天本性呢?有兩個事實可以肯定地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事實俯拾即是,且經得起恆久的反覆驗證:嬰兒的哭(通常一出生就要表達)與笑,這是競爭性與協同性的“人之初”(沒有行為能力、尚不能接受文化薰陶的人)表達。第二個事實來自於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當今世界暴力行為研究的重要學者理察·特里姆布雷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已經證明,人類從開始呼吸第一口氣時,就具有感覺憤怒的能力,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表達他的憤怒。等孩子長到2歲的時候,以發脾氣為表現形式的暴力行動達到頂峰。據特里姆布雷觀察,一個典型的2歲的孩子每做4個動作,就會有一個帶有暴力傾向。研究人員發現,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從3歲開始,在整個的一生中,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勢。據特里姆布雷統計,只有大約5%的人在青年時代仍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暴力性格。他們是這個社會最危險的一群。關於愛的研究雖然很少,但一些學者已經認識到人是不能缺乏愛的,愛的受挫是心理失調的主要原因。著名的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即指出:“現有的絕好的證據使我們相信嬰兒不但需要愛,而且想給予愛。嬰兒所有的動力都源於接受愛和給予愛這個出發點,如果他得不到愛,他就沒有能力給予愛——無論是孩提時代還是長大成人都不能。
㈣ 兩個區別
論證至此,我們已經通過“物性示意圖”看清了人與萬物共有的先天本性,並進一步通過“高等動物本性示意圖”看清了人與其它高等動物共有的先天本性。然而人性問題並沒有就此完結,因為我們還沒有看清人與其他高等動物以及智人與猿人的關鍵區別。
中國學者根據體質形態的發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為猿人和智人兩大類。其中,猿人細分為早期猿人(生存於距今約377萬年至180萬年前,以非洲的能人為代表)和晚期猿人(生存於距今約150萬年至20萬年前,包括“爪哇人”“藍田人”“北京人”“海德堡人”等);智人又細分為早期智人(生存於距今20多萬年前,包括“尼安德特人”“丁村人”“大荔人”“馬貝人”“許家窯人”等)和晚期智人(生活在5萬年至1萬年前的古人類,包括“克羅馬農人”“山頂洞人”等,現代人也屬於晚期智人的一種)。這個分類是嚴謹的,它並沒有把南方古猿列入完全形成的人類之列。南方古猿雖然在生物學分類中與人同屬於人亞科,但除了具有兩足行走的習性外,其他方面都與大猩猩亞科(大猩猩、黑猩猩)相似(其腦量與猿相同,均在400~500mL之間)。此外,這也是一個符合辯證思維的分類,它既具有整體巨觀的簡約性(便於綜合理解),又避免了絕對化和簡單化(兼顧了不同類型之間的聯繫和過渡)。

圖書目錄

前提篇
邏輯起點
存在•現象
本質•需要
畫家方法論
論證篇
物性
人性
愛的演進
兩個區別
驗證篇
美與藝術
基本的文化
亟待重視的美育
後記

作者簡介

丁長河,男,1962年生於襄陽,199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經擔任襄陽師範專科學校書畫教研室主任,襄樊學院藝術系副主任,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現為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教授,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高等學校美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襄陽市文藝理論家協會特約研究員。於1998年率先在國內美術教育界研發並使用了“結構素描教具”,出版《素描原理》, 在接觸到當代自組織理論後,丁長河教授找到了解決藝術學科基本理論問題的突破口,該書從哲學的基本問題入手,運用當代系統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成果,揭示了人性,證明了人性中愛的存在和愛的起源,合理解釋了美和藝術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