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系統論

人性系統論

《人性系統論》是2010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偉。本書主要採用新的思考方法---系統論對人性進行思考,對世界精神、人性結構等諸多社會關注的哲學社會熱點進行思考,滲透著中國文化中“以人為本”的博大思想,將人性提到哲學的核心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性系統論
  • 作者:李偉
  • ISBN:9787811350630
  • 頁數:406頁
  • 定價:28.00 元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叢書名:21世紀哲學思想探索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人性系統論,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哲學思想類的書。新的世紀來了,它的哲學思想將以怎樣的形式出現?此書進行了一次探索與創新。人性是諸多社會科學的基礎,顯然這種探索將對現有許多社會思想以新的啟示,尤其將擴展我國建設人性的、和諧的社會的視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打破了幾千年的禁錮,國人以前所未有的眼光觀察世界、審視自己,也有很多人選擇出國旅遊、學習、交流,中國與世界時刻進行著親密的接觸。我們能看到現場直播的NBA和世界盃,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關於美國總統的新聞,我們也同樣為他國的戰爭而感到心痛。中國與世界越來越近,中西文化的整合已成為一種趨勢。
在此書中作者力求減少過多的哲學術語的論述,採用生動的科學說明事例圖片詩歌及豐富的醫學思想及文學的寫作手法展開論述,通俗易懂,並由淺入深,使人的思維視野逐漸展開,引導人對自身、社會進行思考,相信閱讀後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者簡介

李偉,1976年出生於湖北省廣水市,原名應山,曾從事科研、行政及宣傳類工作,有著寫科學論文、公文及文學的文字功底。
人性系統論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時代背景
第一節 科技迅猛發展
第二節 社會聯繫日益密切
第三節 尋找真實和文化多元化
第二章 哲學的本質
第一節 哲學的起源
第二節 哲學的定義
第三節 哲學的核心問題及其本質
第四節 哲學當前的發展方向
第三章 功能系統
第一節 系統
第二節 系統的功能
第三節 功能系統
第四節 功能系統的存在形式
第五節 功能系統的發展階段
第四章 精神系統
第一節 精神認識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精神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精神的定義
第四節 精神的內容
第五節 類精神的自然基礎
第六節 精神的表達工具
第七節 生命的生物形式走向非生物形式
第八節 精神系統的邏輯和意義
第五章 功能系統的方法論或系統觀
第一節 對系統論思想的評價
第二節 系統觀與辯證法的關係
第三節 “黑箱”存在的必然
第四節 元素的存在與定義
第五節 內在的關係和外在的功能
第六節 系統申功能的調控
第六章 人性系統
第一節 人的出現
第二節 符號
第三節 語言
第四節 人的存在
第五節 人的本質
第六節 社會與個體
第七節 人性與人性系統
第七章 個性系統
第一節 個體感情
第二節 識
第三節 理想
第四節 行為規範性格習慣
第五節 個體經歷個體文化
第六節 個體經驗個體知識
第八章 社會性系統
第一節 社會情感
第二節 群體生產形態
第三節 秩序
第四節 理律
第五節 歷史和文化
第六節 社會經驗和社會知識
後記

人性系統論

人性系統就是人的功能系統,它隨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這個功能系統向更高層次發展,人的功能更集中體現在人的本質上。
功能系統
世界的本體是功能系統,它是以存在狀態與不存在狀態兩種形式表現,本質是能量的運動。它既不是單純的能量,也不是單純的運動,而是能量的運動。在結構與功能之間,更強調一個系統的功能,這個功能是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所有能量運動的總和,是所有關係的總和。結構只是功能穩定的表現。或者說,任何,功能達到穩定時,便形成結構。在運動中,時間空間是功能系統內在的屬性,尤其時間更體現著運動的特徵。
存在狀態是功能系統以時間與空間的形式展現功能的狀態,不存在狀態是功能系統不以時間與空間的形式展現功能的狀態。不存在狀態與存在狀態構建的功能系統是世界最不穩定的功能系統。它有一種強大的動力使二種狀態以原子能爆炸的形式互相轉化。
世界是相互聯繫的,每個具體物質都處於一定系統中,當一個系統需要一定功能存在時,就一定有一個與該功能相適應的物質形態結構的存在(或者說功能系統的存在)。它滿足了該系統的存在,該系統也提供了它存在的外在環境。功能產生的基礎就是系統存在的需要。
在世界複雜的關係中,關係意味著一種功能的存在,一種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內容。在這種關係中,關係既是一種聯繫,也是一種本質,但它代替不了功能與環境這個二個具體的系統。在關係中的構建中,關係的內容最根本是遵循能量運動的規律。即關係是能量運動的途徑,它是一種以誰最體現著能量獲得者與能量創造者的關係。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這種能量運動的複雜性表現為社會關係的複雜性。
人性
1人性是人的屬性
人性是人這個功能系統在世界的表現,或者是以個體為基礎形成的社會在自身環境中的表現。它是人所有功能的總合,是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滿足需要的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表現。人精神的本質使人區別於其他物質形態,故人的精神內容是認識人性的核心,而人使用的工具(物質內容)是人的精神基礎,由於工具的使用,也使精神構建的工具(語言等)得以產生。精神是生命對物質的反映,但人的精神有其獨特性,它能反映物質的本質,重新構建新的物質,包括地球原來所沒有的,以此來滿足人的需要,反作用於物質。在筆者的人性系統中,主要討論人的精神內涵。
人性也可定義為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系統)在一定環境下對人的需要(功能)的滿足,這是一種行為和實踐活動。它不是一種靜態的屬性或表現,而是處於不斷追求的動態當中。因為社會條件在變,人的需要也在變,滿足的方式也在變,人正是在滿足自己或別人的需要中表現自己的人性,這是一種動態的功能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需要和滿足手段日益精神化,從而使人性的內容日益體現在精神的層面,以信息化的形式表現。
人的需要成為人性的核心問題,它本質是人的生命狀態內在需要,人的需要是由人產生的一種對物質和精神要求的指向,而人的生命活動是人的社會化的能力,其實踐的方式是滿足。滿足在對人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辭彙,其意義與本義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如自我實現、人的追求等,它是以社會化的方式使人的需要在社會中得到對象化的實現。因為“關於人的科學本身是人在實踐中自我實現的產物”,這個定義的重心是人,在具體現實的生活中就是真實的個體,其需要就是個性的需要,其滿足這些需要的行為就是個性的行為,這才是人性。它將激發個體的一切潛力去反抗個性的壓抑,激發個體的一切創造力去追求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夢想或克制自我的行為來滿足安全的需要。社會的發展就存在於這些個體的發展之中,“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51]。
正因為人性是人的基本屬性,它是人的認識重心,休謨指出:“所有各種科學都或多或少地與人類本性有關, 而且無論其中的某幾種科學從表面看來距離人類本性有多么遙遠, 它們也都仍然要通過某種途徑回到這種本性上來。甚至數學、自然哲學, 也都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關於人的科學。因為它們都潛在地受制於人們的認識範圍, 並且要由他們的權力和能力來判斷。”[52]
2滿足
(1)滿足更注重個體物質和精神需要的認識和理解,並由此形成個體獨特的生理、心理需要來驅動個體去實踐,最終使需要的內容得到實現或以新的需要來代替,滿足是一種生命的實踐,包括自然性和社會化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遵循自己的個性,滿足是指向個體生命本身的,這也如弗羅姆深刻指出的:“一切生命的本質在於維護和肯定自己的生存……一切有機物都有維持自身存在的內在傾向。”
滿足的實踐活動使人從自然到社會成為一個可以相對連續的歷史過程,也開闢了個體對自我的理解和改造的認識過程。滿足一直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個體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形成個體改造的時期,這個矛盾顯得尤為突出。滿足的實踐是個體人性化的過程,當個體存在時,滿足就已經開始,從生理、心理到精神。
(2)滿足與勞動。人類進入社會才真正產生勞動,生產出物質和精神的產品。勞動者藉助生產工具創造生活資料,並形成社會的經濟基礎,作為社會中的人,有勞動的能力是人的第一需要,勞動能力成為人的需要滿足能力的核心,通過勞動展示人的本質力量。
勞動是社會生產的一個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的生產日益成為社會性的需要,遵循自然生產的規律和人的規律,並對滿足產生巨大影響,精神的創造能力越來越成為人最可貴的勞動能力。
滿足有著比勞動更豐富的內容,其指向是具體的、現實的個體需要,是人的個性的表現,遵循人性需要的規律。它是豐富和廣泛的內容,不僅有社會的方式還有自然的方式;包含了更多人的理想活動和自由選擇,還包括人的主體性的形成過程的活動,內容包括:①勞動和學習;②壓迫、反抗壓迫和繼承;③向自然界擴張、掠奪和戰爭;④科學實驗;⑤身體健康環境的建立;⑥健康心理的培養和滿足;⑦熱愛自然和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等等。也正是滿足,使勞動的內容、方式、主體(如統治階級為了自我的解放而強迫被統治階級勞動)發生改變,不僅如此,還使人類環境、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以新的形式產生和改變,最後使人發生了改變。
(3)滿足不同於消費,後者注重物質的得到和使用,並且意味著需要進行下一輪的生產,它仍然屬於勞動的範疇。馬克思曾指出:“產品在消費中才得到最後完成。一條鐵路,如果沒有通車,不被磨損,不被消費,它只是可能性的鐵路……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目的。”[53]滿足是人性需要產生的一個環節,它必將產生一個新的滿足來代替自身。
人性本常
1人性研究的立足點
對人性研究的立足點歷史上有許多種,也因此得出不同結論。弗洛伊德對人性的立足點是對精神病人的研究,那是在“二戰”後的背景下,弗洛伊德對無數從戰爭中犯有精神病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了人性中精神壓抑的一面,尤其是性的壓抑;馬斯洛對人類中的精英進行研究,得出了人的自我實現的偉大潛力;也有的從人的動物性進行研究,得出人類似動物的本能;現代基因學的發展,有從基因的作用研究得出基因決定人命運的觀點。
在人的各個側面上,基督教從人性容易犯錯的一面進行研究,從“偷食禁果”而犯下“原罪”為立足點,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有罪之人;佛教從人生之苦這個側面來研究人性,告誡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即使是同一理論,選擇人性研究的立足點也是困難的,如儒家中,一方面立足於人“性本善”(智慧在人自身)來研究人,又一方面從崇尚老人的智慧,即“尊老”(智慧在老人)這方面進行研究。
人性是如此複雜,對人性的論述更是成千上萬,哲學家、藝術家都對人性進行了闡釋,他們揭示了人性的豐富性和廣闊性。
人性是個體與社會形成的功能系統的表現,脫離了這個立足點,我們看見的將永遠是一群人或一個人,或人的某一方面,而不是所有人的內容或人的所有方面。人性系統論的立足點是芸芸眾生中的平常人,只有理解了在社會巨大功能系統中的常人,才能真正理解偉人、庸人。人性本常,只有貼近這個真實,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人性。
2人性研究的對象
當對人性進行研究時,筆者常常思考所能接觸的真實事實,作為一個沒有社會資源的普通人,沒有研究特殊人群的機會(它對研究人性也十分重要),現實條件只能使“平常老百姓”成為筆者研究的對象,這也包括筆者自己,這讓筆者更容易體驗和理解所研究的對象,也通過這種體驗和理解來認識自己。
這種人性研究的對象是中國人性研究的傳統,所謂“大道如常”、“始於夫婦”、“食色,性也”等顯示了中國哲人從一開始就注重常人,尊重常人的需要。不僅如此,當今社會研究人性還必須從此開始,原因如下:
(1)經過幾千年中庸哲學的影響,中國人是一個常人的群體,追求著人與人關係的一致性,相互間的協調性,在社會的不同位置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更由道德的教化顯得固定,如官民、夫妻、師生、父子、兄弟等關係。各有各的角色和表演方式,猶如京劇中的臉譜,不同的舞台畫上不同的顏色。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它常常置入人的日常生活中。
(2)中國的凡人、常人並不是沒有個性,如官與民就是完全不同的個性行為、語言表現方式,只是這個差異是認可的、通行的,體現著一種文化。可以說中國是一個個性差異很大的民族,如衙內的兇狠與農民的堅忍,我們之所以不覺得這種差異,是因為我們已經“麻木”了,認為就是這樣的。
(3)中國常人的感情是一種文化性、社會化的表現,其個性深刻的感情遠沒有表現,但並不是沒有。中國人缺乏表現的手段,而社會從一開始便壓抑著這種表現的手段。首先是言論、舉止的自由;其次是道德的教化,使文化變得保守、行為變得沉默;再次,是群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關係的冷漠,缺乏溝通。
(4)改革開放後,生產力提高及民主的發展,常人有了一定的表達能量與空間,但手段卻是從國外學來的,這會導致中國文化的內在力量和外在行為出現斷裂,這個歷史矛盾若不解決,最終會難以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人性也將受到壓抑。
基於此,以常人為研究對象是極為重要的,它既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認識社會的一種方式。
3常人是我們所能看見的人類主體
如果從更物質的角度上看,可以說只要是人類基因大致正常的群體,都是人性研究的對象。對於那些由於放射線、化學等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基因變異的人,或者神經系統結構出現問題的人,如癲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他們是不正常的或者病理的人,他們的生命方式無法完整地反映正常的人性系統。
正常人也包括一般的人群和一些特殊的人群,一般的人群指人群中的大部分,他們與環境和諧相處,感情與才能相當,成為反映環境的主體。
一些特殊的人群主要是指與環境不協調,表現異常的行為與感情,在社會影響突出的人,主要有以下幾種:
(1)心理疾病患者。這類人在一定環境中表現為精神運行出現了問題,或者說是功能出現了問題。弗洛伊德對這類人的人性研究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的人性研究探索證明,一些病態精神更能顯示正常狀態的深層次力量。有時,病態與正常是沒有區別的,當一個社會出現了病態時,病態就是正常的,如抗日戰爭中的許多日本兵,正常也變成病態的,如魯迅筆下的狂人。常人有時未必不是一群心理疾病患者,如城市生活的許多焦慮症患者。
(2)超人、神童以及社會精英。這類人也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類正常的、平均的智慧能達到的高度,它是一個人調節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一個更高的功能系統。如許多政治家、社會學家,他們在各個方面善於處理,更能理解、溝通、創新與協調,調動了社會,更顯示其個人的力量,如毛澤東、林肯、安南等。另一類是在某個領域顯示人類的創造性,尤其在科技、藝術、體育類,從表現上顯示了個人的偉大成績,實際上這類人在人類社會精神財富上善於“理解、溝通、創新與協調”,使個人的智力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如孔子、愛因斯坦、喬丹、李寧、達·文西等。這些人向人類社會證明社會功能系統能夠正常地創造出偉人或奇人來,也能夠更深層次地挖掘出人的潛力,探索他們的人生歷程有助於個人的自我解放。
(3)犯罪行為者。人類面對犯罪一方面要“疾惡如仇”,另一方面更應該認識到一個人犯罪往往是一個社會功能系統不協調、不良運行的表現,這原因一是政治、社會、學校、家庭等層面的失敗,如青少年犯罪、貪污腐敗、家庭暴力等;另一是人類的自然欲望仍沒有更好的解決,如性犯罪等,它往往是人類無法在社會中完成一個自然欲望的正常表達。無論從哪方面講,面對犯罪,我們都能看見人性深處的相似之處,我們都要為之警戒及思索,這是探索人性和改善人性功能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
(4)殘疾人。身體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只要其心智是正常的,他總能反映出自己的自卑,其結果便是自殘或自強,這兩個極端都是平常所無法看見的,他們表現出的驚人毅力也是常人無法體會的。
這些特殊人群往往以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人性內容的深度及廣度,這往往是普通的健全人所無法體會到的力量。這類人群與一般的人群往往是有距離的,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努力調整自己與社會的差距,或成功,或失敗,但總以原始而強大的生命力量在尋求著生命信仰,渴望與社會統一。正是這些特殊的人群,使人類對人性的完整性及深刻的基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殊人群是常人的一種。人群的情感與才能是豐富的,個體的機遇與經歷也有巨大的差異。作為同一時代的群體,在類似環境生存的人,其情感與才能有著相似性。在特殊人群中這些相似的情感與才能的某一方面的放大或稍微超前的一些表現,其情感與才能也會受到同一時代所有常人的共鳴。
特殊人群是常人的一種存在方式。作為一個系統的群體,其情感與才能的分化和統一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它是人與人在交往和鬥爭中的必然需要。特殊人群是常人一個極端的群體,是常人存在的一個表現群體。在一定條件下,一般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會形成特殊人群,特殊人群的一部分人也會形成一般人群。
人性的核心
人性的核心是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下,人的生命狀態得到最大滿足和生命力量得到最大的自由展現。但人類在構建社會的過程中,由於對社會的認識有限,形成的社會技術對自己產生異化,削弱了生命力量,如環境污染對人生命的傷害;同時由於階級的出現,一部分人生命狀態的滿足是以他人生命狀態的壓抑為代價的。這二者反映了人類對自然認識的有限性,它將隨著人類認識的深入而逐漸走向人性化的社會。
人性的核心是一種精神內容,它是人的本質的體現。但人性還包括在精神內容下人的行為及真實的人類社會功能系統在環境中的發展過程,其中滿足是其行為的主要表現。
人性系統
人性系統就是人的功能系統,它隨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這個功能系統向更高層次發展,人的功能更集中體現在人的本質上,反映在人的精神系統中。所以人性系統可以說就是研究人的精神系統,它是人與環境相互鬥爭時作用於個體行為的反映,這幾乎就是對哲學本質的探討,因此也可以稱為人的精神系統論。人性的系統化是對大量人類精神內容進行梳理,只有這樣才能向前思考,更清楚自己,更好地向前走。
馬克思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人類,抓住了人的物質性的一面,由於歷史的局限,包括對大腦的結構機制不清、精神心理沒有充分發展、神學的籠罩、革命鬥爭的需要等,對精神的一面不能深入認識和研究。
人的自然性通過群體與自然接觸,表現人物質性的一面,融入物質世界。世界不完全屬於人類,但精神卻是人的本質。從人性的角度來認識精神,就是從內因上認識精神。
人是物質與精神分裂產生的根源,當把人的精神作為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研究時,世界便分為人性與物性進行認識。在對人認識的基礎上,物質與精神、主觀與客觀便以一種新的視角來認識,這有著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色,也有著現代科技進步成果帶入的新方法觀。
20世紀以科學眼光審視人性的主要研究方式是還原式,它揭示了人性中許多深刻的內容,為研究人性開拓了新的領域。
六、人性系統的模型
人性系統的模型是一種信息,反映個體功能系統與人類社會功能系統、人類社會功能系統與世界功能系統相互協調、統一的結果。
(一)人性的衡量標準
(1)人類社會功能系統是否能形成一個巨大的、複雜的、開放的功能系統,而不是日益孤立的、簡單的、封閉的功能系統。
(2)人類社會功能系統是否日益面對有限的自然界,浩瀚的宇宙,將自身的群體與環境更加協調地發展,利用現有的生產工具能對自然達到最大的改造,對宇宙進行更有益的探索,產生整體更大的生產力,達到生命力量的最大潛力,最大滿足人的生命狀態。
(3)社會是否充滿愛、公正有序,個體與個體是否形成緊密聯繫,達到一個有機的整體,產生更多系統內的價值,使個體得到更多的生命力量和精神滿足。
(4)個體生命狀態是否得到深層次的自由展現,環境是否以最少的刺激,滿足個體生命的自由發展。
(5)個體生命力量是否得到提高並充分地滿足自己的生命狀態,並在現實中與環境形成更高層次與和諧統一的系統。
(二) 人性系統模型的討論
人類對人性的劃分有許多種,它反映著人類對人性的認識逐漸深入的一個過程,但人性的理論涉及一個統治階級統治的核心內容,所以人性的內容總帶有階級的成分。把人性作為一種純科學的內容,也只有到了19世紀末期,當宣布上帝死亡了,科學與民主精神成為時代的主流時,並且在心理學或有關心理的哲學有所發展時,人性才有了科學的成分。
歷史上的哲學家雖然有偏見,但仍揭示了人性的許多內容,尤其當統治者執著於某一方面時,卻顯示了另一方面的不足,這無疑給後來者帶來關於人性某一方面內容的研究素材。在這揭示的內容中,體現著以下人性的矛盾:①個人與社會的矛盾;②感情與理智的矛盾;③內在與外在的矛盾;④理想與現實的矛盾;⑤理論與經驗的矛盾;⑥人與自然的矛盾等。這幾類在許多哲學家、思想家的人性論中都有所涉及,只是因為理論的差異,其最後的結論不同罷了。對於人性的本質的討論,哲學家最大的焦點莫過於對人性善惡的討論,這實質上是人從一個生物性的人走向一個社會性的人的過程,是個人與社會矛盾的體現,若承認個體的內在之善,社會要認同個體的內在合理性,就是性本善;相反,若承認社會遠高於個體,個體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個體要服從於社會,就是性本惡。
到了20世紀,一些新的理論不斷出現,並且哲學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更重要的是當“上帝死了”,人類終於敢表達自己的個性要求了,這使人性的內容大為豐富和真實,尤其還出現專門研究這個內容的科學,如心理學,使人性的研究更走向社會化了。同時,人員、信息的交流使人性表現得更真實。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政府從一個完全的統治者走向一個裁判者,這使許多大型企業可以選擇更符合人性的管理來提高企業效益,塑造企業文化,這也使一個真正的、可以顯示科學性質的社會性人性內容得以認識,這為認識人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對人性模型的劃分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人腦的解剖結構、生理功能、發育過程及其進化史顯示其有三個層次。人腦的結構存在明顯的丘腦和大腦之分, 它在人的發育過程及人類進化史中有著重要意義。它們對人體的影響有著明顯差別,前者是控制人的情緒及深層次的感情,調控著人的生理機能的功能;後者卻有著豐富的神經元,它主要起著感受外界,調節著運動,記憶、閱讀、聽、寫等與外界接觸,與外界相協調的功能。這對人的存在表現方式影響是主要的,它使個體的表現方式和人類一切文明與人的這種功能相適應。神經細胞的特性及構成神經系統的方式也是認識人性模型的重要內容。
(2)從人與其他生物的區別和聯繫中發現,人與其他生物的區別意味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功能系統,這個功能系統既從生物系統而來,又走向了人的本質特點,從而進入了人的系統。
(3)個性與社會性的矛盾是人性系統論的核心內容,它涉及一個理論存在的價值,也是人類社會的最大課題之一,它顯示了一個新的生命如何融入存在的社會功能系統,如何在舊的社會中體現自身的價值,又如何推動社會功能系統向新的方向發展,這是人性最主要的內容。
(4)人與世界的矛盾是哲學中的最大命題之一。在一個獨立於人的宇宙,它的最終方向和歸宿在何方,這是人類社會功能系統苦苦尋找的答案,也由此分出了人性系統的內在精神結構。
由上述幾個因素考慮,並結合系統觀的思維方法,探索存在的元素,其中該元素的每一部分結構都能充分地展現人性的深刻內容。
(三) 人性系統的元素討論
人性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個性與社會性。前者包括了個體的生理、心理的需要在社會中逐漸形成自己物質、精神的滿足;後者是個體與個體的相互關係中獲得社會性產品(物質的和精神的),而這種相互關係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人性的社會性,它是群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由於個體的相互聯繫形成的群體內部的共有的需要和滿足方式。這種分法是符合現實和歷史的,它反映著人類成長的一般功能特徵。個性與社會性共同構成人性系統的元素,人性系統便是由一個複雜的個性與社會性相互作用構成的混沌系統,它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系統之一。其原因主要如下:
(1)個體一出生便有著大量精神內容的社會功能系統在環境中形成自己的功能系統,而社會正因為新的個體創造的精神內容而更新、發展和擴充。
人性系統是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功能系統,沒有脫離個性的社會系統,也沒有脫離社會性的個體系統,二者相互以對方為環境創造自己的精神,並追求著自身的本質。
(2)個體是社會的一個元素,由個體形成一個複雜系統,乃至形成社會。但個性與社會性並不是這種關係,個性有著社會性難以理解的巨大而深刻的一部分內容,它可能是個體難以表達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個體可以表達卻在社會難以溝通的部分。個體在尋求與社會的融合時,社會性系統以個性為環境不斷地發展自己。
社會有歷史的傳承,它以深厚的內容構成個性功能系統的發展環境,但個體在有限的時空里,個性的發展對於這個宏大的社會性系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形成自己適應社會的內容之一。
個體是社會的個體,社會是由無數個個體組成。我們認識的個體絕不是孤立的,研究他(她)必須將個體放在社會環境中;我們認識的社會也不是抽象的社會,研究它必將研究社會中的人,即無數的個體,尤其是典型的個體。所以無論是對個體的研究,還是對社會的研究,人性個性系統與社會性系統共同構成人性系統的一個元素,並由此元素形成人性系統廣闊而豐富的精神內容。
將個性系統與社會性系統共同構成人性系統中的一個元素在我們日常語言裡是一種潛在的默認狀態。例如,有研究顯示“男醫生與女老師”的婚姻最為穩定,在這句話中,“男醫生與女老師”實質上指醫生群體的男個體與老師群體的女個體結合的婚姻,在表達群體時實質上潛藏了群體的個體。還有“我喜歡當兵的”這句話,實質上潛藏了“當兵的”這個群體中的個體。之所以用群體來替代個體,是因為個體的精神內容離不開群體這個環境而產生,二者不可分離。例如,我們常說“一個活雷鋒”,這句話中,雷鋒這個個體便潛藏於“助人為樂”這類人中。這種默認實質上是我們潛意識中都已經認識到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是不可分的,沒有孤立的個體,也沒有抽象的群體。
(3)在人的本質探討中,馬克思將人從社會中分離出來,研究單個個體,發現他存在的自然性與社會性,並將本質歸為社會性。這種思維方式帶有明顯的還原式思維特點。馬克思哲學也意識到這種缺陷,它將人的本質同時解讀為“人與人關係的總和”,這在社會層面將個體之間的聯繫揭示出來。這種對人的本質理解的矛盾也是他那個時代思維鬥爭的矛盾。
然而將人的精神作為人的本質來解讀,意味著個性與社會性共同作為人性系統的元素,它們在精神層面既獨立又相互聯繫,呈現一個巨大、複雜的混沌系統。
(四)人性系統的模型
人性系統的模型構建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作為一個反映著人類存在的屬性,它必須反映著個體與社會構成的系統豐富而廣闊的交匯內容,又要作為人類認識自身的一個簡單模型圖。
每一划分的內容,實質上是人性功能系統的精神反映,它體現著人性某一面的功能狀態。在個性系統中,感情是最豐富和最深層次的,這體現著人與其他生物的共性,也體現著人的特性,特別是人的意識使人的感情發生了質變,產生社會性個人情感。社會性情感的產生對人產生兩個作用:一是使某些感情壓抑;一是使某些感情升華,這是理想產生的根源,是一個超出現實的想像,它激發人的潛能。個人經歷是人的生命在環境中的反映,是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和理解,它以識的形式成為自身的記憶。情感、理想、個人經歷是一個完整個體深層的理解,是個體生命狀態的社會表達。識是人進入環境的視窗,通過它個體學習各種行為規則、學習文化知識,形成一個間接的應付外界環境的能力。
在人的社會中,社會功能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與環境(或者說自然功能系統)組成一個更大的功能系統(地球系統)。地球系統剛剛形成,人類社會功能系統與環境的矛盾隨著人類社會功能能力的增強才剛剛開始。群體生產形態反映著社會功能系統的組成方式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理律反映自然對人類系統調節和制約的內在規律,而知識是人類社會對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整體的總體經驗。
人性結構是人性系統元素的具體內容,表現見下表:
人性系統元素的模型
個性系統
個體感情

理想
行為規範、性格習慣
個體經歷、個體文化
個體經驗、個體知識
社會性系統
社會感情
群體生產形態
秩序
理律
歷史、文化
社會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