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評價
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一文中說:“會說俏皮話的人的下列說法大致不錯,他把教育定義為:‘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我曾經好奇:那個“會說俏皮話的人”是誰?後來,我碰巧讀到物理學家
勞厄的文章,他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的東西。”勞厄關於教育的說法,與愛因斯坦所引用的話何其一致!或許愛因斯坦眼中“會說俏皮話的人”就是勞厄?
寫到這裡,還要對愛因斯坦《論教育》一文多說幾句。在文中,愛因斯坦提出兩個觀點。一個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遠應該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另一個是,“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
北京大學出版社全人教育理念,與這些觀念何其吻合。
“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我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直覺、靈感、想像力”,以及“獨立鑑賞、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總體創造力。
科學教育最根本的目標,是培植科學情感,養育科學直覺,提高創造能力,引導悼匙婆高效、責任、快樂人生。《科學元典叢書》的教育意義,是顯然的、不言自明的。我多么希望我們的老師們、同學們,都能讀到它,理解它、欣賞它、喜歡它。
本文原載於《科技潮》雜誌,作者
王直華,《科技日報》原副總編輯。
—————————————————————————————————————————
科學元典的方法學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研究
當代研究人的創造性的諸多前沿領域,如
認知心理學、科學哲學、人工智慧、認知科學等等,都涉及對雄膠科學大師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近20多年興起的機器發現,首先就是對科學史學家提供的材料,編製程序,在機器中重新作出歷史上的偉大發現。藉助於人工智慧手段,人們已經在機器上重新發現了
波義耳定律、
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三定律,提出了燃素理論。薩伽德甚至用機器研究科學理論的競爭與接收,系統研究了拉瓦錫氧化理論、
達爾文進化學說、
魏格納大陸漂移說、
哥白尼日心說、
牛頓力學、
愛因斯坦相對論、
量子論以及
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形成的革命過程和接收過程。科學元典以其方法學上的創造性而彪炳史冊,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研究。
科學教育中最缺乏的也許是對科學創造過程的忽視和不了解,為此,西方一些教育家曾經大規模地把科學成就的創造過程運用於基礎教育之中,引起科學教育的一場變革。美國興起的發現法教學,就是幾十年前在這方面的嘗試。近20多年來,興起了基礎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改變片面灌輸科學知識的狀況。其中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教學中加強科學探究過程的理解和訓練。當然,沒有人懷疑,我們通過閱讀今天的教科書就可以方便地學到祖台詢寒科學元典著作中的科學知識,而且由於科學的進步,我們從現代教科書上所學的知識甚至比經典著作中的習項嘗盼更完善。但是,教科書所提供的只是結晶狀態的凝固知識,而科學本是歷史的、創造的、流動的,在這歷史、創造和流動的過程中,一些東西蒸發了,另一些東西積澱了,只有科學思想、科學觀念和科學方法保持著永恆的活力。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基礎教育課本和不少科普讀物中講的許多科學史故事都是誤訛相傳的東西。比如,把血液循環的發現歸於
哈維,指責
道爾頓提出
二元化合物的元素原子數最簡比是當時的錯誤,講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落體實驗,宣稱牛頓提出了牛頓定律的諸數學表達式,等等。為避免這樣的誤訛,我們不妨讀一讀科學元典,看看歷史上的偉人當時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科學元典是科學進一步發展的燈塔和坐標。它們標識的重大突破,往往導致槳祖恥的是常規科學的快速發展。隨著科學發展中發現的新現象,一些科學家的頭腦里自然而然地就會浮霉采榜現歷史上相應的劃時代成就。他們會對科學元典中的相應思想,重新加以詮釋,以期從中得出對新現象的說明,並有可旬駝提能產生新的理念。百餘年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思想,被不同的人解讀出不同的信息。
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學、
進化生物學、遺傳學、
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等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發現,都要拿出來與《物種起源》中的思想進行比較和說明。可以說,科學元典是時讀時新的。
我們面對不朽的理性群碑,不是要頂禮膜拜,而是要讀出歷史的價值,讀出時代的精神,把握科學的靈魂。我們要不斷吸取深蘊在科學元典中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使之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圖書目錄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光學-[英]牛頓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光論-[荷蘭]
惠更斯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牛頓光學-[英]牛頓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的基礎教育課本和不少科普讀物中講的許多科學史故事都是誤訛相傳的東西。比如,把血液循環的發現歸於
哈維,指責
道爾頓提出
二元化合物的元素原子數最簡比是當時的錯誤,講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落體實驗,宣稱牛頓提出了牛頓定律的諸數學表達式,等等。為避免這樣的誤訛,我們不妨讀一讀科學元典,看看歷史上的偉人當時到底是如何思考的。
科學元典是科學進一步發展的燈塔和坐標。它們標識的重大突破,往往導致的是常規科學的快速發展。隨著科學發展中發現的新現象,一些科學家的頭腦里自然而然地就會浮現歷史上相應的劃時代成就。他們會對科學元典中的相應思想,重新加以詮釋,以期從中得出對新現象的說明,並有可能產生新的理念。百餘年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思想,被不同的人解讀出不同的信息。
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學、
進化生物學、遺傳學、
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等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發現,都要拿出來與《物種起源》中的思想進行比較和說明。可以說,科學元典是時讀時新的。
我們面對不朽的理性群碑,不是要頂禮膜拜,而是要讀出歷史的價值,讀出時代的精神,把握科學的靈魂。我們要不斷吸取深蘊在科學元典中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使之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圖書目錄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光學-[英]牛頓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光論-[荷蘭]
惠更斯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第1輯)-
牛頓光學-[英]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