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天體運行論》主要闡述了地動說的一些原理。比如,宇宙和大地都是球形的,天體以太陽為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地球的運動由自轉、公轉和歲差三種運動構成,描述天體的位置有必要用到球面三角形等等。哥白尼的學說改變了那個時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而且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由於時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從地球移到了太陽,並沒有放棄宇宙中心論和宇宙有限論。雖然哥白尼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他的理論的提出給人類的宇宙觀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天體運行論
- 作者:哥白尼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06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外文名:On the Revolutions
- 譯者:葉式輝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46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天體運行論》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波蘭)哥白尼 譯者:葉式輝
圖書目錄
導讀《天體運行論》
英譯本序
安德里斯·奧西安德爾(Andres Osiander)的前言
尼古拉·舍恩貝格的一封信
原序:給保羅三世教皇陛下的獻詞
第一卷
第一章宇宙是球形的
第二章大地也是球形的
第三章大地和水如何構成統一的球體
第四章天體的運動是勻束的、永恆的和圓形的功或是複合的圓周運動
第五章圓周運動對地球是否適宜地球的位置在何處
第六章天比地大,無可比擬
第七章為什麼古人認為地球靜居於宇宙中心
第八章以往論證的不當和對它們的批駁
第九章能否賦予地球幾種運動?宇宙的中心
第十章天球的順序
第十一章地球三重運動的證據
第十二章圓周的弦長
第十三章平面三角形的邊和角
第十四章球面三角形
第二卷
第一章圓圈及其名稱
第二章黃道傾角、回歸線間的距離以及這些量的測定法
第三章赤道、黃道與子午圈相交的孤和角;赤經和赤緯對這些弧和角的偏離及其計算
第四章對黃道外任一天體,若黃經、黃緯已知,測定其赤緯經、赤緯和過中天時黃道度數的方法
第五章地平圈的交點
第六章正午日影的差異
第七章如何相互推求最長的白晝、各次日出的間距和天球的傾角;白晝之間的余差
第八章晝夜的時辰及其劃分
第九章黃道弧段的斜球經度;當黃道任一分度升起時,如何確定在中天的度數
第十章黃道與地平圈的交角
第十一章這些表的使用
第十二章通過地平圈的兩極向黃道所畫圓的角與弧
第十三章天體的出沒
第十四章恆星位置的研究和恆星在星表中的排列
第三卷
第一章二分點與二至點的歲差
第二章證明二分點與二至點歲差不均勻的觀測史
第三章可以說明二分點和黃赤交角移動的假設
第四章振動或天平動如何由圓周運動形成
第五章二分點歲差和黃赤交角不均勻的證明
第六章二分點歲差與黃道傾角的均勻行度
第七章二分點的平均歲差與視歲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
第八章這些行度之間的個別差值和表示這些差值的表
第九章二分點歲差討論的回顧與改進
第十章黃赤交角的最大變化有多大
第十一章二分點均勻行度的曆元與非均勻角的測定
第十二章春分點歲差和黃赤交角的計算
第十三章太陽年的長度和非均勻性
第十四章地心運轉的均勻化和平均行度
第十五章證明太陽視運動不均勻性的初步定理
第十六章太陽的視不均勻性
第十七章太陽的第一種差和周年差及其特殊變化的解釋
第十八章黃經均勻行度的分析
第十九章太陽均勻行度的位置與曆元的確定
第二十章拱點飄移對太陽造成的第二種差和雙重差
第二十一章太陽的第二種差的變化有多大
第二十二章怎樣推求太陽地點的均勻與非均勻行度
第二十三章太陽近點角的測理及其位置的確定
第二十四章太陽均勻行度和視行度變化的表格顯示
第二十五章視太陽的計算
第二十六章(),即可變的自然日
第四卷
第一章古人關於太陰圓周的假說
第二章那些假說的缺陷
第三章關於月球運動的另一種見解
第四章月球的運轉及其行度的詳情
第五章在朔望出現的月球第一種差的說明
第六章關於月球黃經或近點角均勻行度之論述的驗證
第七章月球黃經和近點角的曆元
第八章月球的第二種差以及第一本輪與第二本輪的比值
第九章表現為月球離開第一本輪高拱點的非均勻運動的剩餘變化
第十章如何從給定的均勻行度推求月球的視行度
第十一章月球行差或歸一化的表格顯示
第十二章月球行度的計算
第十三章如何分析和論證月球的黃緯行度
第十四章月球黃緯近點角的位置
第十五章視差儀的研製
第十六章如何求得月球的視差
第十七章月地距離的測定以及取地球半徑=1時月地距離的數值
第十八章月球的直徑以及在月球通過處地影的直徑
第十九章如何同時推求日和月與地球的距離、它們的直徑以及在月球通過處地影的直徑及其軸線
第二十章日、月、地三個天體的大小及其比較
第二十一章太陽的視直徑和視差
第二十二章月球的可變視直徑及其視差
第二十三章地影變化可達什麼程度
第二十四章在地平經圈點日月各視差值的表格顯示
第二十五章太陽和月球視差的計算
第二十六章如何分離黃經和黃緯視差
第二十七章關於月球視差論述的證實
第二十八章日月的骨合與平沖
第二十九章日月真合與真沖的研究
第三十章如何區分在食時出現的與其他的日月合沖
第三十一章日月食的食分
第三十二章預測食延時間
……
第五卷
第六卷
注釋
常用著作縮寫
英譯本序
安德里斯·奧西安德爾(Andres Osiander)的前言
尼古拉·舍恩貝格的一封信
原序:給保羅三世教皇陛下的獻詞
第一卷
第一章宇宙是球形的
第二章大地也是球形的
第三章大地和水如何構成統一的球體
第四章天體的運動是勻束的、永恆的和圓形的功或是複合的圓周運動
第五章圓周運動對地球是否適宜地球的位置在何處
第六章天比地大,無可比擬
第七章為什麼古人認為地球靜居於宇宙中心
第八章以往論證的不當和對它們的批駁
第九章能否賦予地球幾種運動?宇宙的中心
第十章天球的順序
第十一章地球三重運動的證據
第十二章圓周的弦長
第十三章平面三角形的邊和角
第十四章球面三角形
第二卷
第一章圓圈及其名稱
第二章黃道傾角、回歸線間的距離以及這些量的測定法
第三章赤道、黃道與子午圈相交的孤和角;赤經和赤緯對這些弧和角的偏離及其計算
第四章對黃道外任一天體,若黃經、黃緯已知,測定其赤緯經、赤緯和過中天時黃道度數的方法
第五章地平圈的交點
第六章正午日影的差異
第七章如何相互推求最長的白晝、各次日出的間距和天球的傾角;白晝之間的余差
第八章晝夜的時辰及其劃分
第九章黃道弧段的斜球經度;當黃道任一分度升起時,如何確定在中天的度數
第十章黃道與地平圈的交角
第十一章這些表的使用
第十二章通過地平圈的兩極向黃道所畫圓的角與弧
第十三章天體的出沒
第十四章恆星位置的研究和恆星在星表中的排列
第三卷
第一章二分點與二至點的歲差
第二章證明二分點與二至點歲差不均勻的觀測史
第三章可以說明二分點和黃赤交角移動的假設
第四章振動或天平動如何由圓周運動形成
第五章二分點歲差和黃赤交角不均勻的證明
第六章二分點歲差與黃道傾角的均勻行度
第七章二分點的平均歲差與視歲差的最大差值有多大
第八章這些行度之間的個別差值和表示這些差值的表
第九章二分點歲差討論的回顧與改進
第十章黃赤交角的最大變化有多大
第十一章二分點均勻行度的曆元與非均勻角的測定
第十二章春分點歲差和黃赤交角的計算
第十三章太陽年的長度和非均勻性
第十四章地心運轉的均勻化和平均行度
第十五章證明太陽視運動不均勻性的初步定理
第十六章太陽的視不均勻性
第十七章太陽的第一種差和周年差及其特殊變化的解釋
第十八章黃經均勻行度的分析
第十九章太陽均勻行度的位置與曆元的確定
第二十章拱點飄移對太陽造成的第二種差和雙重差
第二十一章太陽的第二種差的變化有多大
第二十二章怎樣推求太陽地點的均勻與非均勻行度
第二十三章太陽近點角的測理及其位置的確定
第二十四章太陽均勻行度和視行度變化的表格顯示
第二十五章視太陽的計算
第二十六章(),即可變的自然日
第四卷
第一章古人關於太陰圓周的假說
第二章那些假說的缺陷
第三章關於月球運動的另一種見解
第四章月球的運轉及其行度的詳情
第五章在朔望出現的月球第一種差的說明
第六章關於月球黃經或近點角均勻行度之論述的驗證
第七章月球黃經和近點角的曆元
第八章月球的第二種差以及第一本輪與第二本輪的比值
第九章表現為月球離開第一本輪高拱點的非均勻運動的剩餘變化
第十章如何從給定的均勻行度推求月球的視行度
第十一章月球行差或歸一化的表格顯示
第十二章月球行度的計算
第十三章如何分析和論證月球的黃緯行度
第十四章月球黃緯近點角的位置
第十五章視差儀的研製
第十六章如何求得月球的視差
第十七章月地距離的測定以及取地球半徑=1時月地距離的數值
第十八章月球的直徑以及在月球通過處地影的直徑
第十九章如何同時推求日和月與地球的距離、它們的直徑以及在月球通過處地影的直徑及其軸線
第二十章日、月、地三個天體的大小及其比較
第二十一章太陽的視直徑和視差
第二十二章月球的可變視直徑及其視差
第二十三章地影變化可達什麼程度
第二十四章在地平經圈點日月各視差值的表格顯示
第二十五章太陽和月球視差的計算
第二十六章如何分離黃經和黃緯視差
第二十七章關於月球視差論述的證實
第二十八章日月的骨合與平沖
第二十九章日月真合與真沖的研究
第三十章如何區分在食時出現的與其他的日月合沖
第三十一章日月食的食分
第三十二章預測食延時間
……
第五卷
第六卷
注釋
常用著作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