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雲帆。北京人。高級編輯。科普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與時代同步。曾獲韜奮新聞獎提名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直華
- 別名:雲帆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高級編輯
王直華,簡歷,成就,評述,言論,內容簡介,全文,
王直華
簡歷
1941年生於北京。
196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65~1985年任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工程師。
1986年起歷任《科技日報》主任編輯、高級編輯、副總編輯。
現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成就
自7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科普翻譯、科普創作。1979年在
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譯作,1983年在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科普著作《電子管的使命》。譯作與著作的選題緊跟科學前沿,力求與時代同步,如《電視唱片》、《新興的光電子學》、《駛上信息高速公路》、《伊甸園之河》。1986年起從事科學新聞事業,倡導密切配合新聞的科普,開創新聞科普欄目“科學對話”。1995年獲第二屆韜奮新聞獎提名獎。新聞科普作品《小行星的對話》及其續篇《科技:人類的回天之力》獲第三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1996年)。新聞科普作品集《科學對話》、《奇聞靜觀》先後於1997年、1998年出版。一套由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作序、王直華任主編的面向中學生,介紹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發展的大型科普讀物——《科海奇觀》叢書已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這部作品,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科學前沿發展的最新動態。
評述
收入“金蘋果文庫”第一輯的《科學對話》是作者的又一力作。每當有關科技的重大新聞傳來,總會引起社會的極大反響。人們希望及時得到權威的評價與鑑定。王直華每逢這種時刻,他都及時採訪我國著名科學家,並以對話體裁寫成文章。1989年12月,我國電視台播放過“一顆小行星最近可能撞擊地球”的“訊息”,一時鬧得人心惶惶。王直華除了採訪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之外,還向美聯社直接核實訊息。王直華接連寫出的兩篇文章,不但及時闢謠,維護了社會的安定,而且進行了很好的科普宣傳。這是科普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精彩例子。王直華的“新聞科普”,具有跟蹤性、深入性和系列性,語言有哲理、有詩意、有激情。本書涉及許多科學領域,從天文到核能,從計算機到多媒體,從孔子鳥到多利羊……許多科學家都來給你做科學導遊,都來與你親切對話,這種科學享受是多么難得啊!
《奇聞靜觀》被收錄在“金蘋果文庫”第二輯。本書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即“奇聞靜觀”。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科技新聞中也有假新聞,來自國外的假新聞更讓人難辨真偽。什麼“外星人窺探白宮”、“波音飛機飛抵月球”、“死去147年的英國水兵解凍復活”、“抓住尼斯湖怪”……,“奇聞”不斷傳來。本書作者帶著這些“奇聞”訪問我國著名科學家,科學家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剖析“奇聞”,並教給讀者用科學思維辨別真偽的方法。本書的另一部分,是以“電子學史話”為主的一組文章。作者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又從事過電子學研究多年,因此談起電子學史話如數家珍,充滿奇趣。從愛迪生1883年發現真空導電現象談起,一直談到現代電晶體,纖維光學,積體電路,雷射,超導……
言論
內容簡介
科學和文化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融合。但是科學和文化的融合需要轉變觀念,真正的科學大師們一般都有獨特的視角。在這裡我想舉一個物理學家的例子。這個物理學家是狄拉克,他在三十年代前後,提出來反物質的概念,他的觀念也是非常的超前的。突破了當時人們的日常思維。現在大家再看一幅科學圖像,在這兒我們真的欣賞到科學之美,在這裡我們也看到科學的線條美。實際上科學既有它的線條美,也有它的色彩美,還有它的動態美,我們看科學它有美感,科學是完全可以欣賞的,而科學體現出來的美,有的時候是需要轉換我們的視角,才能發現科學的真理之美。著名的科學家湯姆生,他說,在對科學發現做出貢獻的諸多因素當中,觀念的轉變是最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注意在做研究的時候,在我們做藝術創造的時候,要注意觀念的轉變。
另外我們也需要豐富想像,轉換視野。比如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總吉他的經驗,就認為研究科學,也需要在藝術上有所涉獵。愛好非常廣泛才能開拓思路,敏銳直覺,啟發思維。所以他做出了物理學史上的第四次大綜合,並不是偶然的。愛因斯坦總吉他的經驗,他說:“如果沒有我少年時代音樂方面所受到的教育,我以後的各方面的成功,就是不可能的。”我們要把理性和感性、認知和情感、知識和文化很好地融合起來,實現互融互補和互動。
全文
今天我們講的題目是《科學文化漫談》,我先從語言文字說起。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表述:說香蕉可以防止便秘,說石榴可以防止衰老。我就講這個事情恐怕是有條件的,香蕉能夠防止便秘,你把香蕉放在桌子上放兩個月,它也不會防止你便秘。你把石榴放在那兒不吃它,也不會使任何人防止衰老。所以這樣的語言表述它本身就不夠準確,它就需要有一個條件在那兒管著這幾句話。所以語言文字的事情是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又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的載體。
這個時候我就想到我一個朋友翻譯的一本書,我這個朋友是文化功底非常深的,整個書翻譯得非常漂亮。我就給他提了一個意見,我說你這個佼佼者不能這樣用,他講一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是佼佼者里的佼佼者,在咱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認為佼佼者是非常水平高,非常優秀的人。實際上在咱們的漢語裡佼佼者並不是這樣的人,中國的古人說叫做“庸中佼佼”,就是平庸之上的人這是佼佼者。所以你說一個人是佼佼者里的佼佼者,那就是說他在中等以上的這種人裡頭還不是水平不是很高的,還是一個中等的人。所以這樣的表述就等於不是在表揚一個人,而是在批評一個人。所以對於語言文字的了解呢,需要我們下功夫來做。即使是水平相當好的人,也有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這樣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北大的一位教授,實際上他是系主任了,在每年開學的時候他就會給同學們講:你們來學文學這個專業,首先要敬畏文學,要敬畏它,對文學要有一種敬畏之感。所以我們的語言文字一定要用得非常規範,一定要以敬畏之心來珍惜祖國的語言文字,像嚴復他就說過,叫做“一名之立”,確立一個名詞,一名之立,他要輾轉反側,要猶豫不決,十天半個月,所以用這種精神來做我們的事業,所以我就講我們人人要渴求知識,人人要積澱文化。
這裡我向大家推薦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作家叫卡爾薩根的一句話,他說“我們探索宇宙,一要勇於懷疑,二要富於幻想”。所以咱們就從這個話題開始,下面講我們需要轉變觀念,科學大師的視角。現在大家看到的呢,就是世界上第一塊積體電路晶片的樣子。大家都經常說,最初的科學發現,最初的技術發明,很可能就是一個醜小鴨,現在大家經常用到晶片,我們經常用到計算機。大家都知道,現在計算機的晶片非常小巧,它的樣子做得也非常美,是一件非常成熟的工業產品,但是第一個積體電路晶片就是這個樣子,在這個晶片上,一共集成了幾個東西呢?只有一個電晶體,裡邊有四個電阻和三個電容,一共就這么八件東西。然後它們當中的連線當然也都集中在這個電路裡邊,這個積體電路最早是由美國的一個工程師叫做基爾比,在1958年做出來的。因為我們要講到科學家的視角,我們就要看一看,他做積體電路,他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
當時科學家把電子的元件儘量做小,因為把這些元件做小了,損耗的功率可以減小。但是當時基爾比是1958年剛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當時他就對這個減小元件尺寸這個做法,並不感到滿意,他就要闖一條另外一條路,用一種新的視野,新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他就想,我能不能把這些元件都用一個新的工藝做在一個晶片上,這樣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它的尺寸和重量。這個時候正好老闆帶著員工到外地去出差了,去休息去了。那么他就沒有去,他就在他的實驗室裡邊設計他這個第一個積體電路的圖紙,等這些人休息回來以後,他的方案也出來了,又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世界上第一個積體電路就做出來了。
大家知道,在積體電路之前,我們使用的都是電子管,電子管就是這個東西,一個玻璃管,像拇指這么大的玻璃管。現在最新的積體電路,大家經常用的計算機裡邊的奔騰4,一個積體電路裡邊有多少個電晶體?一個積體電路裡邊現在有五千萬個電晶體,就相當於在這樣一個晶片上面,有五千萬個這樣的電子器件。就是我手裡拿的,如果用電子管來做這些設備的話,有五千萬個這個東西,有的人計算了一下,如果現在的手機用電子管來做,用電子管來做現在的手機,它那個大小就相當於一個160米高的一個巨大的紀念塔。而我們知道,最近幾年大家也經歷了電子器件的變化,也經歷了我們所使用的,比如說行動電話的變化。我這裡帶來一個八十年代末的手機,大家看看這個手機,現在如果誰再打這個手機,大家一定感覺到他是老古董。這個是2000年左右出現的手機,然後大家再想像,如果是1958年他發明積體電路的時候,用電子管做的手機,將是一個160米高的一個紀念塔。所以這個基爾比集成的概念,給我們人類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我們能夠深深感受到。
而且現在一個晶片上有五千萬個電晶體,而當時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年的電子管的總產量是十億個。大家可以比較出來,現在的20個晶片裡邊,含有的電晶體就相當於四五十年前全世界所有的廠家的電子管的產量。所以就看到,一個觀念上的變革,由單個到集成的這樣一個觀念上的突破,就給科學和技術、給人類的生活,給我們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多么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我想講的一個問題。
另外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她叫麥克林托克,她是美國的一個女科學家。她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就提出來,就是基因在染色體裡邊不是完全固定不動的,人們的觀念就是基因就像一串珠子,串到這一串珠子裡邊來的珠子,它就不可能跳來跳去。但是她在研究這個玉米籽粒的基因突變的時候,她就提出來,老玉米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它這裡邊就是因為它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她就提出來可以移動的遺傳因子。所以在美國冷泉港一次學術交流會上,她就提出了這個觀點。有的遺傳學家就嗤之以鼻,說不要理她,她這個人簡直是個瘋子。過了幾年,還是在冷泉港又開這個學術交流會,那么麥克林托克就把這幾年的研究成果,又繼續地向大家來報告。就是這樣一個超前人們三十年,超前人們思想三十年的一個理論,在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物學獎。所以我們就看到,一個全新的,一個超前人們原來的觀念的一個新的理論,往往跟人們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一個說基因是不能動的,她自己的理論認為基因是可移動的,所以也是一個180度的轉彎。
在這兒我又想起一個物理學家——狄拉克,他在三十年代前後提出來反物質的概念。這個現在螢幕里演示的大家看的是非常美的一幅科學圖像,從下邊打進來的是一個伽瑪射線,產生了一個帶負電的電子,做螺旋運動。另外一個方向上又產生了一個帶正電的電子在螺旋運動,這樣正反電子或者叫正負電子它們在磁場裡邊劃出了完全相反的兩個軌跡,在這兒我們真的欣賞到科學之美,在這裡我們看到科學的線條美。實際上科學既有它的線條美,也有它的色彩美,還有它的動態美。我們看科學它有美感,科學是完全可以欣賞的,那么狄拉克在193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他有一番講話,這番講話在我們今天的人們聽來,可能都像是天方夜譚。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科學家的思想,他的想像是多么超前,跟我們原來的想法是多么地相反。他講在我們地球上或者在我們太陽系裡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質子組成的原子來構成的,這種很可能是宇宙里的一個特例。
他說如果我們相信正負電荷具有完全對稱性,宇宙里的物質具有完全對稱性,那么就會想像還有星球是由帶負電的質子,以及帶正電的電子這樣的原子來組成的。就跟地球上的物質完全相反,就是有的星球是完全是由反物質組成的,很多物質他說在宇宙里,有由反物質組成的星球。他說很可能這樣的星球,正好是各一半。由物質組成的星球,由反物質組成的星球,在宇宙間可能是各一半。這樣一種推測,這樣一種科學的假設呢,實際上幾十年來,人們都在進一步地做實驗來研究。在今天幾乎所有的粒子都找到了它的反粒子,科學家都找到了這一粒子的反粒子,未來的國際空間站,阿爾法磁譜儀升空以後,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探測太空里的反物質。所以我們看到呢,這些科學家們的思維多么超前。
這時候我就想起丁肇中先生有一句話,他說非常天才的科學家,他們跟瘋子的距離可能是很小的。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做達利,他跟馬蒂斯和畢卡索,在西方是齊名的。這樣三個著名的畫家,達利被曾經被人們說成是一個瘋子,大家看一看達利的一個作品。達利是一個怪誕的一個藝術家,他曾經做一個雕塑作品,這個雕塑作品叫做太空象。他為了展示太空象之高大偉岸,你看這個太空象的腿,比一般的象多了一節腿骨,他就是這樣來做自己的想像。所以有的人把他說是瘋子,達利就說:“我跟瘋子的惟一區別就是我還沒瘋。”所以就是說科學家和大的藝術家,他們的想法往往是跟常人有一個相反視角。
實際上我們在欣賞作品的時候,也發現,就是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也發現,很多藝術作品它也跟我們常人的想法不一樣。比如說畫家畫一幅畫,書法家寫一幅字。他往往趨向於空靈,叫做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一幅書法它本身也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讓我們感到它的節奏和韻律美。大家看到這幅照片是黃山的一幅照片,徐霞客到了黃山。他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已經到了頂了,所以黃山之美就在於它的怪石嶙峋,怪峰突兀。所以大家看到黃山非常美。寫文章也一樣,就是文如觀山不喜平。寫的文章如果平淡了,沒有衝突了,沒有上下跌宕起伏了,它也不好看。所以實際上做科學研究,和我們欣賞藝術作品這個道理也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我要強調一點,就是我們在對原來的觀念進行轉變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無知的懷疑。我想起一個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拉比,他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194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就提出來能夠探測原子磁矩的這種共振的方法,叫磁共振的方法。實際上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的磁共振、斷層掃瞄器,就是由這個理論發展起來的。別人問他,你獲得諾貝爾獎最主要的經驗是什麼?拉比回答說,他說我的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每天我回到家裡邊,我的媽媽都問我,你給老師提了什麼有用的問題沒有?這就是他一生治學和研究的經驗。
另外,我們也有這樣一個故事跟大家介紹,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剛才咱們講到狄拉克,就是提出來反物質那個狄拉克。有一次他做報告,做報告下邊一個學生向他提了問題,提了問題他就沒有理會。跟他一起坐在台上的另一位先生就提醒他,狄拉克先生,下邊有人向你提問呢。他就非常幽默地說,他提問題了嗎?他沒有提問題,為什麼?下邊那個青年人提的問題是:“老師你這個公式由第三步到第四步是怎么推導出來的?”這樣的問題在科學家眼裡不是問題。所以我們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要提出有價值的和有意義的問題。所以這一段呢,我們可以用湯姆生一句話來總結。著名的科學家湯姆生,就是發現電子的湯姆生,他講在對科學發現做出貢獻的諸多因素當中,觀念的轉變是最偉大的。所以我們要注意在做研究的時候,在我們做藝術創造的時候,要注意觀念的轉變。
下面我們講我們需要豐富想像,科學大師的視野。在這兒我們展示了一幅非常美的圖像,雖然是一副黑白照片,但是我相信大家看到它一定覺得非常美,這是一個晶體衍射的照片。自從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利用X射線進行晶體衍射來研究物質的結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上個世紀初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勞厄,他曾經用X射線做晶體衍射實驗,被愛因斯坦稱為最美的實驗。所以科學也是非常美,科學很美,科學有它的理論美,有它的實驗美,現在又出現科學的第三個支柱叫做計算科學,所以科學也有它的計算美,科學有它的數學美。所以在這兒,我們既看到了科學的實驗美,也看到了科學本身它的形象美。
在這裡我想在這兒介紹麥克斯韋,麥克斯韋是實現了物理學第三次大的綜合的這樣一個科學家。他在1864年發表的《電磁場理論》,把電學和磁學以前所有的規律都用一組方程式,把它表達出來,所以他是完成了物理學史上第三次大綜合。能夠做到這個工作的,跟他自己的全面素養是分不開的。那么麥克斯韋,他有非常好的親職教育,他的母親在他小時候,8歲他的母親去世了,也是患癌症去世的。他的父親把他送到了學校,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對數學,對英語都非常感興趣,對科學也非常感興趣,他對拉丁文也很感興趣。甚至在上學的時候,他對詩歌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所以麥克斯韋是一個愛好非常廣泛的一個人。
他在14歲的時候就研究了畫橢圓的方法,實際上當時能夠研究畫橢圓的方法的人呢都是像牛頓和笛卡兒這樣大牌的學者,所以當他的論文交給的當時的學校的一個科學哲學老師以後呢,老師都感到非常驚訝。這個老師叫做福布斯,然後福布斯很快就把他的作品提交給了愛丁堡的皇家學會,愛丁堡皇家學會的會報,很快就發表了他這個論文。當時的麥克斯韋只有14歲,所以他的數學功底,他對數學的愛好,跟他以後的成功都有非常大地關係。後來他就上了愛丁堡大學,這個時候呢,他就不僅是研究科學,和研究數學,他自己呢,還研究美學,還研究哲學,他對歷史也非常感興趣。後來他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做一個科學家,不能只研究自己的具體的專門學問,還要對哲學、對歷史、對美學感興趣,這是他的一個非常鮮明的觀點。所以麥克斯韋能做出物理學上的一個綜合性的工作,跟他自己的全面的愛好,跟他自己廣泛的視野,是有關的。這個圖上有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後面那位是牛頓,前面這位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呢,他也是做出了物理學史上第四次偉大的綜合,第四次大綜合。他從國小的時候,6歲的時候就在母親的引導下,他就學小提琴,到13歲的時候,他又對幾何學和哲學感興趣,所以愛因斯坦他的愛好非常廣泛。那么他呢,就是在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1913年做出廣義相對論,做出了物理學史上的第四次大綜合,也不是偶然的。
所以愛因斯坦總吉他的經驗,他說:“如果沒有我少年時代音樂方面所受到的教育,我以後的各方面的成功,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愛因斯坦自己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和感受。下邊這幅圖呢,就是一幅關於質量和能量關係式,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關係式的一幅宣傳畫,在這兒我們真的欣賞到科學之美。我們看科學它有美感,科學是完全可以欣賞的。
實際上藝術作品也同科學發現一樣,人們也要有不同的視野。要比常人有更寬廣的視野,比如這一幅照片,大家看很像中國的一幅山水畫。但實際上呢,它拍的是石林,大家一想到石林的照片,就是那一根一根的石頭柱子。但是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從局部一個很小的範圍來拍石林,也是非常美,給我們一種中國的國畫的感覺。這是頤和園裡石舫的一個夜景,我們古人曾經有個說法,凝視月亮就會產生詩一般的靈感。我們的古人呢,在幾千年的文化裡邊,留下了很多的詠月的詩篇,屈原的《天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把酒問月》和蘇軾的《水調歌頭》,都是詠月的,非常好的作品。
在屈原的《天問》裡邊他提出這樣的問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太陽和月亮是怎么樣掛在天上的呢?天上那么多的星星,它是怎么排布在天上的呢?這是對大自然奧秘的一種探索,張若虛他留下來的詩,我們只知道他有兩首詩,但是就有一首成了千古的佳作。所以有人曾經評論過他,叫做:“孤篇橫絕 竟成大家。”他只有一篇作品流傳到後世,但是他卻是唐代詩人裡邊一個大家,有的人評論他的《春江花月夜》是詩中之詩,是峰上之峰,是峰頂上的峰頂。張若虛這樣的詩句真是膾炙人口:“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們看到這幅作品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感覺,看到今天的月亮,實際上我們就想到在這個月下曾經照過很多很多的古人。有一次我同一個天文學家在談論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他就講這個蘇軾能夠知道天上的星體上的記時系統跟咱們是不一樣的。我們知道月球上面,如果我們把月球當作瓊樓玉宇的話,它那上邊背太陽的一面,月球背太陽的一面最低的溫度是零下180度,所以真是高處不勝寒。這些詩句既是對人生哲理的探索,也是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所以我們古代的詩人們,他們的想像是非常宏偉,是非常浩大的。擁有科學和人文的綜合素質,擁有很寬廣的視野,可以使我們有更寬廣的思路,可以有更敏銳的直覺,可以有更活躍的靈感,和更豐富的想像,在發展科學和發展藝術當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們講我們需要科學文化,科學大師的理念,在我們回顧科學和藝術的發展歷史的時候,就有一個感覺,近代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那么科學和藝術的分離,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就越來越嚴重了。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梁思成曾經做過一次報導,題目就叫做《半個人的時代》,在1959年斯諾發表了《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到1965年又出了一本書,是馬爾庫塞寫的《單維人》,這都是在探索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離。
愛因斯坦在他的一篇名作叫做《論教育》裡邊提出,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就是從學校出來的人,不只是個專家,應該是個和諧的人。中國的著名的美學家蔡儀呢,他提出來你要研究美學,必須有三門基本功:一個叫做美學的歷史,一個叫做美學的哲學,再一個就是要研究一門藝術。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不通一藝莫談藝。”如果你對一門藝術沒有加以研究,沒有深入進去,你就很難去研究美學。所以我們提倡把科學和人文融合起來,我們研究科學,第一要鑽進一門科學。同時呢,也要研究科學史,也要研究科學的哲學。所以呢,這三個方面是對於成就一個人的事業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們談論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在我們提倡科學與藝術融合的時候,也要注意避免把科學和藝術直接對號。我們很難說愛因斯坦喜歡的哪一個曲子使他發現了相對論,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呢,我們要把理性和感性、認知和情感、知識和文化很好地融合起來,實現互融互補互動。所有的科學大師、藝術大師都是如此。我們在做科學教育,在研究科學,在進行科學傳播的時候,也要這樣來做。
最近我寫了一篇散文,今天我把它朗讀給大家,與大家分享,與大家共勉。題目是《讓我們到山頂上會合》。仿佛聽見那位科學大師在太陽系的邊緣向我們大聲說話,那是科學哲人的語言,我們探索宇宙,既要勇於懷疑,又要富於想像;仿佛看見那位文學大師,在高山上向我們招手,文豪的話語如詩似歌,讓人難忘。科學與藝術,山腳下分手,山頂上會合。向著那科學與藝術相擁的山頂,讓我們一起攀登。凝神靜思,那魂牽夢縈的山頂很高很遠,昂首遠望,那心儀已久的目標卻越來越近。向著那科學與藝術相擁的山頂讓我們一起攀登,征途中,知識共文化一色,直覺與靈感齊飛,專注攜想像同行,激情源天地之美,水遠山高,達萬物之理,天荒地老。我們播撒著快樂,我們收穫著幸福。在富於想像的攀登與創造之中,向著那科學與藝術相擁的山頂,讓我們一起攀登,一起創造一起快樂,我們誰也不掉隊,讓我們山頂上會合,山頂上再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