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是陳若松編著的社科著作,首版時間是2015年12月01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
  • 作者:陳若松
  • 首版時間:2015年12月01日
  • 類別:社科著作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ISBN:9787514705782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一書站在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集中體現的高度,從世界觀、價值論相統一的角度,創新性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對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價值目標、價值特徵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原則和當代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統研究,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價值訴求的內在聯繫,對於深入理解和完整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內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品目錄

  • 第一章 導論
  • (一)馬克思主義發展價值觀實現了從唯心史觀到唯物史觀的飛躍
  • (二)馬克思主義發展價值觀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思想的理論淵源
  • (三)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觀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價值觀的繼承和創新
  • (四)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第一要義、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價值訴求的內在統一關係
  • (一)從“經濟發展觀”到“社會綜合發展觀”的反思與借鑑
  • (二)從“物本位”傳統發展觀到“人本位”新發展觀的反思與借鑑
  • (三)從增長極限論到可持續發展觀的反思與借鑑
  • (一)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對當今國內新階段發展價值凸顯的積極回應
  • (二)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是對當前世界發展的價值本質求證的應變
  • 一、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是對當代發展價值凸顯的回應
  • 二、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觀是對當代社會發展價值觀的反思與借鑑
  • 三、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價值觀的繼承與創新
第二章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
  • (一)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的內在規定性
  • (二)人民民眾的素質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最具本質屬性的價值客體
  • (三)人民民眾的自由自覺活動的需要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主體的最高需要
  • (四)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是實現人的最高價值
  • (五)人民民眾的自由自覺活動的當代意蘊
  • (一)價值的相關範疇的界定
  • (二)社會發展的價值概念和價值本質的內在規定性
  • 一、社會發展的價值和價值本質
  • 二、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
第三章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目標
  • (一)科學發展觀的最終價值目標——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 (二)科學發展觀的最終價值目標追溯於人類社會發展的價值本質
  • (三)科學發展觀最終價值指向的歷史前提:只有建立自由人聯合體
  • (四)科學發展觀的最終價值目標體系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目標體系
  •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訴求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價值目標
  • (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價值目標取決於當下發展的基本條件
  • (三)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價值目標體系
  • (四)科學發展觀的當下價值訴求的歷史局限與未來走向
  • (一)民生價值訴求是科學發展觀的最低價值目標
  • (二)科學發展觀的最低價值目標源自於當下人民民眾的生存需要
  • (三)科學發展觀的最低價值目標取決於當下人民民眾的生存條件
  • (四)科學發展觀的最低價值目標體系
  • 一、科學發展觀的最低價值目標
  • 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價值目標
  • 三、科學發展觀的最終價值目標
第四章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特徵
  • (一)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根本方法
  • (二)和諧性: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方法特徵
  • (一)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全面性
  • (二)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協調性
  • (三)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持續性
  • (一)人民民眾的實踐能力: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生成的客觀基礎
  • (二)人民民眾創造性的實踐活動:科學發展觀的價值關係形成的必經途徑
  • (三)人民民眾的實踐的本質:決定著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
  • (四)人民民眾的實踐標準:檢驗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生成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 (一)人民民眾內在本質性需求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價值本質尺度
  • (二)人民民眾的自由自覺活動能力發展是科學發展觀最具本質的價值客體
  • (三)追求人民民眾的自由自覺活動正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體現
  • (四)追求絕大多數人民民眾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價值本質的訴求原則
  • 一、人本性: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特徵
  • 二、實踐性: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生成的路徑特徵
  • 三、全面性、協調性、持續性: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時代特徵
  • 四、和諧性: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方法特徵
第五章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原則
  • (一)檢驗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評價必須堅持以實踐為標準
  • (二)價值評價的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內在統一
  • (一)實踐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性和規律性內在統一的基礎
  • (二)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實現規律性、目的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
  • (一)科學發展的主客體屬性體現為多元性、差異性和再生性的發展態勢
  • (二)科學發展觀在價值訴求思維方式上堅持全面性、協調性和持續性的統一
  • (一)科學發展價值客體體現為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文明和人自身的發展
  • (二)堅持以物質文明為基礎,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實現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文明和人的發展的內在統一
  • (一)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目標在本質上體現為人的本質展現程度
  •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理想性目標和現實性目標的內在統一
  • (一)人的自由自覺活動既是社會發展的價值本質的目的,又是社會發展的價值本質的手段
  • (二)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本質訴求必須堅持以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為目的和為手段的內在統一
  • (一)社會發展的價值主體總是呈現為整體性和個體性的辯證統一
  • (二)科學發展觀在價值主體訴求上堅持人民的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內在統一
  • 一、在價值主體訴求上追求整體性與個體性的有機統一
  • 二、在價值本質訴求上堅持以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為目的和為手段的內在統一
  • 三、在價值目標訴求上實現理想性與現實性的內在統一
  • 四、在價值客體訴求上,實現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甚至生態文明和人的素質的內在統一
  • 五、在價值思維方式訴求上實現價值訴求多元全面性、差異協調性、再生持續性的內在統一
  • 六、在價值生成路徑訴求上實現價值訴求規律性、目的性與實踐性的內在有機統一
  • 七、在價值評價的檢驗標準訴求上實現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內在統一
第六章 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的當代路徑
  • (一)國際和平環境是實現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內在要求
  • (二)建設和諧世界是構築國際和平環境的現實路徑
  • (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實現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兩大基石
  • (二)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升國家科學發展的軍事保障力
  •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訴求目標
  • (二)統籌兼顧,全面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 (一)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現實需要
  •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引領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法治化
  • (一)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根本政治保證
  • (二)全面從嚴治黨,鍛造指引和實現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領導核心
  • (一)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深層次的障礙在於改革的不徹底性
  • (二)全面深化改革引領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路徑
  • (一)當下生態和資源危機嚴重削弱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可持續力
  • (二)建設美麗中國,提升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可持續力
  • (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 (二)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 (一)以全面小康目標牽引2020年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
  • (二)以中國夢牽引21世紀中葉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
  • (三)以全面小康和中國夢的本質目標引領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核心
  • (一)促進生產力的自主創新,築牢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訴求的物質基礎
  • (二)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一)人民民眾綜合素質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核心手段
  • (二)當下開發人民民眾的綜合能力的現實路徑
  • 一、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核心動力
  • 二、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根本動力
  • 三、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目標牽引力
  • 四、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平衡力
  • 五、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可持續力
  • 六、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直接動力
  • 七、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根本政治保證
  • 八、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法治支撐
  • 九、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根本方法
  • 十、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軍事保障
  • 十一、當下科學發展觀價值訴求的國際和平環境

版本信息

  • 作者:陳若松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責任編輯:劉玉芬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01日
  • 技術編輯:劉碩
  • 開本:1/16
  • 版次:第1版
  • 裝幀:平裝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數:312000
  • I S B N:978-7-5147-0578-2
  • 語種:漢語

作者簡介

陳若松,男,湖南衡東人,1966年11月生,本科畢業於湘潭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獲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學位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博士學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26年,現為湖南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學評估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是湖南省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帶頭人,擔任省碩士學位抽檢通訊、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擇優資助對象的評審專家和社科基金評審庫專家。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和全國高等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各1項,湖南省級教改資助課題2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項目1項、社科基金項目6項,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40篇,出版專著4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株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