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圃

秋霞圃

秋霞圃,中國南方古典園林藝術的又一代表,一般認為是南宋時期修建的秋霞圃同時也是是上海五大園林之一,並以其布局精緻、環境幽雅,小巧玲瓏的特點而受到廣大遊客喜愛。而其建築風格中的“小中見大”、曲折有致特點吸引了廣大建築學家們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秋霞圃
  • 地理位置:上海嘉定區東大街314號
  • 占地面積:33156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6:30
  • 門票價格:10元
  •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1.5-2.5小時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上海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簡介,特色,歷史沿革,龔氏園部分,原邑廟部分,沈氏園部分,金氏園部分,全園的修復,邑廟後園時期,造園手法,秋霞圃四區,桃花潭景區,凝霞閣景區,邑廟景區,清鏡塘景區,秋霞圃簡介,交通信息,

簡介

秋霞圃是中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位於上海嘉定區嘉定鎮東大街,東鄰秋霞公寓,西毗陸儼少藝術院,南連東大街,北依啟良路。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明代園林,由三座私家園林明代龔氏園、沈氏園、金氏園和邑廟城隍廟)合併而成,全園面積45.36畝。該園分為四個景區:桃花潭景區(原龔氏園)、凝霞閣景區(原沈氏園)、清鏡塘景區(原金氏園)及邑廟景區。秋霞圃布局精緻、環境幽雅,小巧玲瓏,景物與色彩的變化都不大,好像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秋意,讓人充滿著詩情畫意的遐想。
秋霞圃秋霞圃
秋霞圃與松江醉白池、上海豫園嘉定古漪園、青浦曲水園並稱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園內建築大多建於明代,而邑廟則可以上溯至宋代,如果按其中的邑廟部分的始建時間推算,可稱為五大園林中最古老的園林。

特色

縱覽秋霞圃,景物與色彩的變化都不大,好象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秋意,充滿著詩情畫意的遐想。
全園布局緊湊,以工巧取勝,有亭台樓閣,華池曲徑,茂林修竹,低欄板橋,斷岸滴泉,假山奇洞。
園內有園,景外有景,山具丘壑之美,水攬幽邃之勝,咫尺山林,再現天地,故有“城市山林”美譽。
是明代園林佳作,江南古典園林精品。邑廟景區的城隍廟大殿是上海民俗文化博覽中心,內設“上海風土習俗寫真”陳列室。

歷史沿革

龔氏園部分

龔氏園始建的確切年代已難稽考。若系龔天定在城內創設北府書院時建,可上溯至南宋後葉;若系龔天定侄孫龔弘始建,可能是在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龔弘考中進士之後,也可能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龔弘辭官返鄉居住十三年之時。龔弘官至工部尚書,顯赫一時,龔氏園縱使由龔家先祖草創,成園則是龔弘,他於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去世,這是龔氏園建園的下限。
嘉靖年間,龔弘曾孫龔敏卿敗落,曾於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把花園售給徽州鹽商汪某,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龔敏卿子錫爵鄉試中舉,汪某將宅第歸還原主。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嘉定慘遭清軍三屠,龔氏後裔龔孫玹、龔用圓、龔用廣等參加侯峒曾黃淳耀兩先生帶領的抗清鬥爭,城破後以身殉節,龔家又趨敗落,宅第僅剩兩堵危牆。嗣後,宅基地與後園由汪某後裔闢為秋霞圃,俗稱汪氏園,園中有松風嶺、鶯語堤、寒香室、百五台、歲寒徑、層雲石、數雨齋、桃花潭、題青渡、灑雪廊等十景。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汪家把花園捐給城隍廟作靈苑。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東邊的沈氏園也由申氏歸併城隍廟,並與秋霞圃合併,成為城隍廟後花園。後多次遭破壞,現存建築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後重建。

原邑廟部分

邑廟始建於宋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舊址在南門富安坊(今李家弄舊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移建於此。

沈氏園部分

沈氏園在龔氏園東側,系明末萬曆、天啟年間秀才沈弘正所築,時有扶疏堂、權舟、聊淹堂、開襟樓、閒研齋、籟隱山房、覓句廊、洗句亭、游騁堂、涉趣橋等景,門額“十畝之間”系明末書畫名家董其昌所書。此園後歸申氏,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間修復,並與龔氏園合併,與城隍廟連為一體成為廟園,此時始定名為秋霞圃,也有城隍園之名流傳。

金氏園部分

金氏園在龔氏園北,嘉靖年間金翊所建。萬曆十年金翊孫金兆登中舉時,園中有柳雲居、止舫、霽霞閣、冬榮館諸景。

全園的修復

1980年開始,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295.28萬元修復秋霞圃。修復工程由市園林局設計室田麗菊、顧正負責規劃及設計,同濟大學陳從周、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楊嘉佑等提供資料和指導。規劃設計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狀、因地制宜的原則,除結合地形進行改造和植樹栽花外,根據遺存園林建築的損壞程度進行翻建或整修,對已毀建築則參照有關記載重建。兩期工程均由嘉定縣建築工程隊負責施工。第一期工程修復占地5300平方米的原龔氏園,1980年4月動工,1981年10月竣工,1983年2月13日對外開放。第二期工程修復沈氏園、金氏園和邑廟大殿,疏浚清鏡塘,動遷原使用此建築作校舍的嘉定鎮第一中學,1983年8月動工,1987年9月竣工,同年10月1日全園對外開放。開放以來,秋霞圃每年都要分別舉辦書法、繪畫、竹刻、竹編、花卉、盆景、泥塑、陶瓷等工藝品展覽,吸引了海內外人士。

邑廟後園時期

此後七八十年內,邑廟後園長盛不衰,園內有迎霞閣、碧光亭、醉月軒、小曲江亭、池上草堂、花神殿,有物皆春諸景。鹹豐十年至同治元年(公元1860~1862年)間,太平軍和清軍及洋槍隊數度在縣城激戰,邑廟後園及金氏園破壞殆盡。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重建池上草堂,光緒十二年建叢桂軒,光緒二十年建延綠軒,景色逐步恢復。以後又在園中增設茶肆書場,廟中戲台時有地方小戲演出,邑廟園成為縣城中民眾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
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時任嘉定教育會會長、啟良學校的創辦人戴思恭,將該校遷入邑廟後園,並發動實業界承修園內建築。先後整修大門、聊淹堂、游騁堂、彤軒、扶疏堂、暢堂、籟隱山房、環翠軒、數雨齋、賓藻風香室、屏山堂、依依小榭、凝霞閣、觀水亭、碧梧軒、臨清室、即山亭、碧光亭、叢桂軒、延祿軒、池上草堂等20餘處。民國二十六年嘉定淪陷,偽區公署設定園內,池上草堂、叢桂軒、延綠軒成為偽知事的私宅,園東部設日軍醫院,碧梧軒駐日偽軍。抗日戰爭勝利後,邑廟後園先為國民黨三青團嘉定分團占用,數月後改作嘉定縣第一區區公所所址。民國三十五年,縣政府將邑廟後園撥給復建的啟良學校管理使用,稱“邑廟公園”,逢節假日對外開放。
秋霞圃秋霞圃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徵用金氏園遺址闢為啟良學校操場。1960年,縣人民委員會決定邑廟後園恢復“秋霞圃”原名,並定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又被市人民委員會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但仍由學校管理使用。1963年,城區工商界人士集資在邑廟大殿前建造兩層教學樓一幢,開設民辦的城廂中學(後改名人民中學)。“文化大革命”期間,碧光亭、即山亭、假山等被拆除,樹木被砍伐,加之長期失修,園內建築破敗,花木凋零。

造園手法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為中心,石山環繞,古木參天,造園藝術獨特。主體部分桃花潭景區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靜對移時久,勝似西湖十里長”的讚譽。堂南的一副對聯:“池上春光早,麗日遲遲,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草堂霜氣晴,秋風颯颯,水流花放,疏雨相過。”此聯將秋霞圃春秋兩季景色描繪的淋漓盡致。
總覽造園歷史,始於明正德、嘉靖年間(公元1506-1522年),園內舊有“松風嶺”、“駕語堤”、“寒香室”等十景,後添“即山亭”、“迎霞閣”、“碧光亭”、 “池上草堂”、“醉月軒”、“花神殿”、“有物皆春”等景觀。園以山取勝,池水環繞,不過8畝天地,曲折迴旋,反覺幽深。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曾題額:“十畝之間”,是頗悟造園的美學意境的。
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軒”建於池南一灣中,原都是飲茶、奔棋和垂釣、觀魚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黃石假山,臨池映照水中,更顯洞塹幽深,曲折盤道彎環,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勝。立在旱船頭上觀景,山光潭影,一片詩情畫意。
黃石假山上的“即山亭”為一舊景,登臨可盡覽園景,也可眺望遠處城堞,故前人有“陌上女郎連抉出,即山亭子探春來”句。山後有“近綠軒”,山前水上有“撲水亭”,都是登臨佳處。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湖中游魚來回穿梭於湖石之間。湖石形狀各異,有的像鰲頭、有的像鷹嘴、有的近似駱駝、有的狀如老牛,皆維妙維肖,妙趣橫生。
桃花潭之北有一別致的古典建築“碧梧軒”,為園中主廳、會客之所,俗稱四面廳。廳前有月台,台左右有兩棵百年歷史的盤槐,枝椏虬屈,形似龍爪。廳正中高懸“靜歡自在”、“山光潭影”二匾。兩壁和屏門上掛有名家書畫。後廳有小院,置假山桂樹。廳東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軒”,建於清鏡塘上。繞到池東,過三曲橋沿山防水而行,過礬岸斷岸,眼前又現一座小石橋,山壁上有“涉趣橋”3字,此為“嘉定四先生”之一婁堅手書。過了石橋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軒”。繞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園景,會感到這座古典園林建築正體現了“小中見大”、曲折有致的特點,令人回味無窮。
秋霞圃的個個景觀都緊密有序地散置在這小小庭院之中。進門穿過別致的門樓,一條鋪花小路從花壇處岔開,伸向西面一道門,粉牆石竹,托出門內的儀慰廳。這兒是迎賓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氣象。就在這花牆小院中,藏著叢桂軒。取《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今山之幽”句意。臨軒遍植掛花樹,長年綠葉扶疏。坐在軒內小憩,向東遠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搖曳,迎風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內花叢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

秋霞圃四區

桃花潭景區

桃花潭景區在園之西南,占地8畝,約5400平方米,東臨賓藻風香室,西靠歸家弄,南以院牆為界,北至清鏡塘。景區以桃花潭為中心,南北兩山隔潭相望,山石亭台互為襯景。南有晚香居、霽霞閣、池上草堂、儀慰廳,西有叢桂軒,北有即山亭、碧光亭、延綠軒、碧梧軒、觀水亭,它們或築于山上,或構於潭邊。遠近高低、前後左右,主次分明,疏密相宜。桃花潭南北兩山對峙,南山峭壁聳崎,北山渾厚見長。沿潭茂林修竹,斷岸滴泉,臨水曲徑,低欄板橋。可謂山具丘壑之美,水攬幽邃之勝。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是典型的中國自然山水園林。
〖西門樓、儀慰廳〗 西門樓為公園西南部入口,南向,門高5米,寬3.5米,系嘉定鎮清河路民居門樓移建於此。門樓上方塑以花鳥及紋狀圖案,樓脊上有吻獸,新增的“含芳凝露”磚刻門額為朱瞭然詞,陳從周書。儀慰廳又作義慰廳,始建於民國10年,毀於八一三兵燹,1981年按舊時式樣重建。廳位於西門樓西側,東向三楹,面積25平方米。其前後有兩院,步入門樓為前院,南側孤植女貞,東北隅有松竹湖石。園南的東西主幹道越前院及廳中而過。廳檐懸“秋霞圃”行書額,系魏文伯1982年所書。後院以羅漢松、枸骨、慈孝竹、芭蕉、茶花與雲層狀假山組成一幅精緻的庭院小景,院北側有梅花形門洞通南山坡,門南北兩面題額為“幽賞”、“翠疊”。
秋霞圃秋霞圃
〖南山、霽霞閣、仙人洞、晚香居〗 南山位於桃花潭南岸,以湖石夾土築成,東西長40餘米。山有南北兩崗,崗上林木遮天蔽日。北崗有疊成牛、馬、羊等動物形狀的湖石。南崗有霽霞閣,方形,面積6.3平方米。此閣原建於金氏園,毀於清鹹豐庚申(公元1860年)兵燹,1985年重建,由百歲老人蘇局仙題行書額。出霽霞閣,經長約5米的仙人洞,即抵位於南崗東南腳下的晚香居,此居為1985年新建,三楹,面積66平方米,由闕長山題額。居前有小院,植四時花木,散置湖石。居後有廊,通賓藻風香室。
〖桃花潭、涉趣橋、三曲橋〗 桃花潭系原龔氏園的中心,舊時潭畔桃紅柳綠,故名。潭東西約55米,南北約17米,池岸曲折縈迴。南岸港汊有石板平橋,長2.83米,寬0.8米,橋側崖間嵌陰刻楷書“涉趣橋”三字,系明萬曆、天啟年間“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婁堅所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按殘石拓本摹刻。潭東南有平橋通向凝霞閣景區,橋三曲,長9.4米,橋面雙拼石條共寬0.75米,石條兩側刻圓形壽字和蝙蝠圖形,故又名福壽橋。橋邊置石欄桿,望柱頭上鐫有4頭獅子,神態各異。
〖叢桂軒、三星石〗 叢桂軒位於桃花潭西,臨池向東,方形,面積49.5平方米。此軒始建年代無考,毀於太平天國之役,光緒十二年重建,1980年重修。軒東西兩面為清式格子門,南北兩面置落地花格長窗,四角有漏窗8扇,橋式穹頂,內陳明代紅木家具。原額已毀,1982年上海畫院唐雲重題“叢桂軒”行書額。“叢桂”之名,出自《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兮山之幽”。軒南側有門洞,兩面門額為“清芳”、“含芳”,系邑人浦泳所書。軒東沿池遍植迎春花、垂柳,南種芭蕉、翠竹,西有南天竹、金桂,北栽青松、臘梅;西側兩株金桂已逾百年。軒南側有酷似老態龍鐘的福、祿、壽星的三座立峰石,“壽星”居中,左“祿”右“福”,形神兼備,故名三星石。
〖池上草堂〗 形似舟揖,故又名舟而不游軒。位於桃花潭西南岸,南向,三楹兩披,東西長15.5米,南北寬6.65米,高5米,面山背水。此堂始建於道光、鹹豐年間(公元1801~1861年),名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池上篇》、《草堂記》,堂與額均毀於鹹豐庚申年兵燹,光緒二年重建,1982年重修。堂中楹陳設明式紅木家具,上懸夏雨的行書額。堂前置數峰玲瓏石,間植桂花、海棠、芭蕉、杜鵑及南天竹。東披形如船頭,三面臨水,有一形如跳板的條石連結南岸。室內側設扶王靠,上懸上海畫院應野平題“舟而不游軒”篆書額。額下置一面大鏡,可盡收桃花潭四周景色,虛實相間,真幻莫辨。
〖北山、即山亭、歸雲洞〗 北山位於桃花潭西北,東西長約40米,高2米餘,系黃石堆疊而成。因山巔有大銀杏,西側遍植青松,故名青松嶺。山頂上六角形的即山亭,原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鹹豐十年毀於兵燹,民國11年重建,1974年6月為狂風摧毀,1981年於原址再建,由陳佩秋題額。亭西側置石凳石桌,亭下的歸雲洞曲折三彎,長12.6米,高1.9米,南口有百年楓楊禁止。南北洞口原分別鐫有“歸雲”、“洞天”的題刻,已佚,1982年修葺後由浦泳重書。
〖碧光亭〗 位於桃花潭北,歸雲洞東,三面臨水,又名撲水亭。始建年代無考,毀於鹹豐十年兵燹。民國10年由嘉定縣城南門外各豬行捐資重建,易名二六亭。傳說中的晉代趙亥有二首六身,“亥”在十二生肖中為豬,“二六”表示此亭由屠宰同人捐建。亭年久失修,1969年瀕臨坍毀時被拆除,1981年重建後恢復原名。亭面積28.6平方米,臨水三面置扶王靠,亭額為謝稚柳書。亭北牆上辟月洞門,門上“渡月”額系浦泳書。
〖碧梧軒、橫琴石〗 碧梧軒位於桃花潭北,亦稱山光潭影館,俗稱四面廳。始建年代無考,毀於鹹豐十年兵燹,民國11年重建,1981年整修。軒三楹,南向,面積149.9平方米,其名出自杜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之句。軒東側植桂花、迎春,西側栽芭蕉、青桐。軒前月台石板鋪地,東西有兩株百年盤槐,臨潭石欄護圍,憑欄眺望,南山景色一覽無遺。軒後小院青苔如茵,兩株百年桂花葉稠蔭翠。軒內置清式紅木桌椅、長几,中楹閘堂板上懸松竹石“三清圖”木刻畫一幅,高1.67米,寬1.36米,伏文顏、顧振樂繪,王威刻,兩側粉牆亦懸名家書畫。軒有“壺嶠長春”、“靜觀自得”、“山光潭影”、“靜觀自得”、“碧梧軒”、“壺嶠長春”等6額,分別由張愛萍楊廷寶胡厥文沈邁士葉路淵王個簃書。軒東側有古琴形雲紋石,長1.64米,寬0.85米,為民國初年修園時所置,石上鐫刻的“橫琴”兩字,由趙夢蘇書。
〖延祿軒、觀水亭、題青渡〗 延祿軒位於北山北麓,碧梧軒西。始建於清初,毀於鹹豐十年兵燹,光緒二十年重建,1981年拆除並重建。軒南向,一楹,面積28.42平方米,額題由胡文遂書。軒外有曲廊與碧梧軒相連,四周青松、翠竹相間,芭蕉互映。觀水亭位於碧梧軒東側,北臨清鏡塘。原題額“枕流漱石”已佚,現額為陳秋草書,故又名枕流漱石軒。亭建於民國10年,面積9.6平方米,四披屋頂,飛檐翹角。亭內三面有扶王靠,亭前木蓮根株盤結。題青渡位於桃花潭東北隅,碧梧軒東,原為龔氏園一景,民國10年重建,1981年再次重建。渡上架雙拼石條,長3.1米,寬0.72米,為聯結桃花潭景區與凝霞閣景區的捷徑。

凝霞閣景區

凝霞閣景區在園之東部,原為沈氏園舊址,西鄰桃花潭景區,東止於園牆,南聯邑廟景區,北依清鏡塘,占地4畝,約2700平方米。景區建築密集,以太湖石堆砌的大屏山為中心,北有凝霞閣,南有聊淹堂、游騁堂、彤軒、亦是軒,東有扶疏堂、環翠軒、覓句廊,西有屏山堂、數雨齋、閒研齋、依依小榭等。區內多院組合,院廊相連,曲折深邃。院牆多置漏窗,院內孤植樹木和叢植花草,步移景異,若隱若現。
〖凝霞閣、依依小榭〗 凝霞閣一作迎霞閣,位於桃花潭東北,作為景區的主建築,凝霞閣居高臨下,登閣縱覽,可觀桃花潭、清鏡塘兩景區景色。凝霞閣處於景區中軸線的北端,坐北朝南,原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建造年月無考。民國10年重建時為座北朝南五楹兩層閣,1985年改成三楹,只西楹上有閣;平房高5.02米,閣高7.3米,面積87.78平方米,閣額由宋日昌題寫。閣四周有迴廊,閣前庭院寬敞,湖石屏山,綠樹成蔭。依依小榭系從凝霞閣西出,再曲折向南連結屏山堂的曲廊,建於民國10年,毀於抗日戰爭,1985年於原址重建。廊長8.7米,寬1.6米,高3.1米。廊東側有一株百年枸骨。
〖環翠軒〗 位於凝霞閣東南,原系沈氏園景物,民國9年重建,1985年落地翻建後,由顧振樂題“環翠軒”、“長春精舍”額。軒三楹,面積73.5平方米。軒東側迴廊北連洗句亭,南接扶疏堂。軒前院有古井一口,井口石欄圈呈六角形,鐫有正楷陽文“義井”兩字。軒四周遍植青桐、桂花、芭蕉。
秋霞圃秋霞圃
〖扶疏堂、文韻居、彤軒〗 扶疏堂位於環翠軒西南,其西側為彤軒,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廢棄年代無考,民國9年重建,1983年重修時分別由劉小晴林仲興題額。扶疏堂三楹,南向,高5.1米,面積58平方米。彤軒一楹,西向。扶疏堂前庭院湖石玲瓏,花木扶疏。堂南與聊淹堂毗鄰有文韻居,1983年重修時建,南向,一楹,面積10.08平方米,門前孤植的五針松枝繁葉茂。
〖覓句廊、洗句亭〗 位於環翠軒東北,均為沈氏園景物,1985年重建。廊為南北複式五曲廊,長22.15米,高3.3米,16方碑刻置於其中,由束長開、鄭孝同分別題“覓句廊”、“碑廊”額。洗句亭位於覓句廊北端,內置《柴侯德政去思碑》。
〖屏山堂、賓藻風香室〗 位於凝霞閣西南,堂室聯為一體,呈凸形,建於民國10年。朝東三楹為屏山堂,朝西一楹為賓藻風香室,中間有磚牆相隔。堂、室東西長10.1米,堂南北寬9.4米,高5.3米。堂前湖石假山高約3米,石質堅實潤澤,形似屏風,故名。堂、室原額已佚,現額分別由張森陳從周題。
〖閒研齋、數雨齋〗 兩齋位於屏山堂南,北為閒研齋,南為數雨齋,有曲廊與堂相聯。兩齋原分別為沈氏園、龔氏園中景,早圮,民國9年重建,1985年重修時,分別由錢茂生童衍方題額。兩齋均為一楹,東向,面積分別為13.49和23.63平方米,高5.2米。閒研齋窗外修竹淡石,齋前一株百年茶花高4米餘;數雨齋旁植海棠、芭蕉。
〖聊淹堂、游騁堂、亦是軒〗 兩堂並列於數雨齋南,南向,西為游騁堂,東為聊淹堂,中為天井。兩堂原系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廢棄年代無考,民國9年重建時為七楹,中一楹為啟良學校校門,1985年重修時將中楹改為天井。兩堂均三楹,面積各為52.99平方米,高5.75米,分別由袁壽連、趙冷月題額。聊淹堂前喬松疏竹,游騁堂前有合抱雪松。亦是軒在兩堂南,隔院與游騁堂相望,東西有曲廊與兩堂相連。軒為1985年新建,一楹,高4米,面積7.5平方米,軒東、南、西牆有漏窗,可觀四面景色。

邑廟景區

邑廟景區在位於園東南,北連凝霞閣景區,西北鄰桃花潭景區,南及東南為職工生活區,東西兩面為圍牆,面積4畝,約2700平方米。殿建築宏偉、高大,結構獨特,繫上海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邑廟。
〖大殿、寢宮〗 城隍廟大殿於明清兩代因火災和兵禍而屢毀屢建,今大殿及工字廊、寢宮均系清光緒八年重建。清代末年,殿前尚有井亭、頭門、儀門、打唱台,天井內置鐵鼎,抱廈內有石制“千砍”、“水盂”等,解放前多已無存。1983年大殿按原樣修復,其南北長50.66米,東西寬23.54米,高5.24米,面積1192.54平方米。大殿重檐覆頂,檐口飾釘帽,屋脊上塑盤龍吐水戲珠圖,兩端塑動物及八仙。殿北有工字廊與寢宮相連,宮內置大床及家具,陳設華麗。殿西有月門,門額“逸趣”、“神韻”,由王仁元書;殿東側有石板路通凝霞閣景區。殿前月台三面有石圍欄,十八根望柱頭上鐫有形態不同的石獅。
〖井亭〗 兩隻亭均為原邑廟遺物,內有井,位於園東南大門外兩側。亭皆方形,飛檐翹角,斗拱花板,高3.1米,面積6.76平方米。經1986年修葺,檐口置人物塑像,亭內天花板鐫雙龍戲珠圖,四周設石欄連四柱。

清鏡塘景區

清鏡塘景區在園之北部,為金氏園遺址,北、東、西三面為園牆,南與桃花潭、凝霞閣兩景區相鄰,面積20畝,約1.35萬平方米。清鏡塘橫臥於南面,塘北與東有三隱堂、柳雲居、秋水軒、清軒,西有青松嶺、歲寒亭、補亭。柳雲居前遍植垂柳,綠雲疊翠。青松嶺上青松、紅楓、白玉蘭、臘梅布局有致。景區以清鏡塘貫穿東西,植物景觀為主體,疏朗開闊。亭榭、林木、花徑、溪塘、山丘、護岸或敞或蔽、或大或小、或明或暗,變化無窮,具有濃郁的村野氣息,與建築緊湊的凝霞閣景區形成強烈的反差,一疏一密,各具其趣。
〖清鏡塘〗 原系城內練祁河的支流,1974年被填平作為學校操場的一部分,1985年重疏,面積2700平方米。塘東、西、北三端膨大如池,其餘水面狹窄如溪,岸線曲折多變,並有河道與桃花潭相通,形成一個完整的水系。東端寬闊處置一綠島。塘上從東至西有觀荷、綠蔭、聽松三座石板平橋,在東北面園北門處還有一座混凝土結構的清鏡橋。
〖三隱堂、柳雲居、秋水軒〗 位於園東北,1985年建,堂名系沿用華亭鄉蒲華塘畔的原三隱堂之名,陳從周題額。堂南向,三楹,高6.1米,面積315.27平方米,寬敞明亮。東與其相連的柳雲居,原系金氏園景物,舊址無考,1985年新建,由陸慰萱題額。居一楹,西向,高5.1米,面積33.82平方米,四周植柳。堂西側為秋水軒,1985年建。軒西向,一楹,高4.5米,面積25.08平方米。軒南植桂花,西栽牡丹、杜鵑、海棠,北種臘梅。
〖青松嶺〗 位於景區西部,1985年挖塘堆土而成。山南北長35米,東西寬18米,高約2米,遍植青松。山頂有長方形亭,面積11.34平方米,高4.35米,1985年建,由徐家彝題“歲寒亭”額。亭內置一方形石台,四周栽松、竹、梅。西南以黃石疊一座高6.2米的假山,山巔瀑布瀉入山下小溪,溪中設汀步。山南臨塘處有扇形亭,東向,大弧長4.5米,小弧長3.8米,間寬3.8米,高4.25米,1985年新建,由丁祖敏題“補亭”額。亭內頂面、漏窗、石台、石凳皆呈扇形,造型獨特。
清軒 位於三隱堂東北,為園北部出口,北向、三楹,1985年新建。

秋霞圃簡介

秋霞圃是我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園林之一,始建於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初建時園內有數雨齋、三隱堂、構風嶺、鶯語堤、歲寒徑、百五台、桃花潭等十景,後歷盡滄桑,幾經擴建,數易其主,現存有撲水亭等名勝古蹟二十餘處,景色秀麗嫵媚,其布局設計以及假山、蒔花都出於有名的嘉定石刻藝人之手。

交通信息

軌道交通:可乘坐上海捷運11號線至嘉定北站,出站後可乘坐嘉定1路、嘉定10路、嘉定12路等公交,乘坐至嘉定中醫醫院站下車後,步行約百餘米可到達秋霞圃。
乘車指南:乘坐滬嘉線(人民廣場~嘉定汽車客運中心)、滬錢線(威海路延安中路口~嘉定汽車客運中心)、新嘉線(上海火車站~嘉定汽車客運中心)、北嘉線(上海北區汽車站~嘉定汽車客運中心)、滬唐線(上海火車站~嘉定區唐行鎮)、西嘉線(上海西區汽車站~嘉定汽車客運中心)、北安線(普陀區鎮坪路~嘉定區安亭鎮)、淞嘉線(吳淞碼頭~嘉定汽車客運中心)等可達嘉定鎮汽車站,出汽車站後沿城中路直走至城中路右轉直走,過博樂路即達秋霞圃。另外在汽車站乘嘉羅線到博樂路下車也可到達孔廟
秋霞圃
自架車路線:延安路高架--S20外環高速公路--S5滬嘉高速公路--嘉定鎮博樂南路--博樂路--到東大街右轉即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