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應野平,曾名野萍、野苹,自題畫室為“愚樓”。男,漢族,浙江
寧海人,1910年9月生。幼承家學,喜愛繪畫,16歲後專攻
山水畫,自“
四王”入門,繼而上溯“
元四家”及北宋諸家,對
石濤也心摹手追,傳統功力深厚,並且深入大自然,師法造化,借鑑西畫,博採眾長,用宏取精,獨闢蹊徑,自成一家,為
海上畫壇
巨擎。
1923年赴滬,入上海模範工廠電刻部當學徒,畫銀盾圖案。滿師後為富華公司畫工,臨摹
任伯年、
錢慧安名家人物畫。後入
吳昌碩的海上題襟館及
黃賓虹、錢瘐鐵的蜜蜂畫社,轉攻
山水畫。1933年任法租界法院錄事。
抗日戰爭爆發後,賣畫為生,畫藝漸精,1942年於上海大新公司四樓首次舉辦個人畫展,1947年於
西藏路寧波同鄉舉辦第二次畫展,出版《應野萍畫集》,始著聲滬上畫壇。
1949年前曾任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曾先後兩次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應野平畫集》。
1949年後任華東美術家協會創作幹部,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1954年,華東美術家協會成立,任專職畫師,次年任上海畫片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期間去蘇北、福建、
舟山等地寫生,作品在《人民日報》、《
中國畫》等報刊發表。
應野平的創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鑑
西畫,融會貫通,自具面目。所作筆墨蒼潤拙樸,格調清新明快,畫面氣韻生動;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為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其中中國畫《
瀾滄江畔》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水墨山水》獲日本“86現代水墨畫展”優秀獎。
1986年4月應邀在日本東京、
大阪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並出版《應野平山水畫集》,1988年6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另有《應野平山水畫輯》、《應野平山水畫冊》、《應野平畫輯》等專集,拍攝電影教學片《應野平山水畫技法》;擅書法,以隸書見長;間作詩詞,亦清新雋雅。生前為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藝術顧問,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榮譽理事,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市政協委員、
上海文史館館員。
應野平古稀之後,依舊恪守“
筆墨當隨時代”,時代需要精品的創作理念,反覆錘鍊繪畫語言,精勤探究表現形式,熔鑄古今,強化個性,為豐富、完善現代水墨的筆墨技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晚年他的筆墨趨於厚重、凝練、曠逸、雄健,善以簡約、拙秀的書法筆意刻畫山石、樹木、流泉、村居,兼用濃淡多變的墨色暈染、皴擦。增加物象的厚度和層次感,以塊面代替點、線,局部留白、虛化,表現光照與色階,敷色或濃重,或雅澹,色墨相滲,韻致微妙,既得南派山水的秀潤、清雋,又具北派山水的厚重、滋實,一畫既成,喜題自作詩詞,集詩、書、畫於一爐,以精、氣、神賦新格,終臻人畫俱老之純青之境。
作品在日本大阪等地巡展及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之後,畫名遠播中外,成為繼
張大千、
吳湖帆、
傅抱石之後現代山水畫壇又一位重量級藝術大師。
所遺精品力作廣為中外藏家青睞。據粗略估算,他一生留下數百上千幅題材山水作品,幾乎涵蓋新中國各個時期的
風雨歷程、
崢嶸歲月,堪稱一部濃縮的有代表性的新中國新山水畫創作畫史。即使從
中國美術史上考量,應野平亦稱得上是千百年來第一家了。
正如
程十髮先生所言,新中國成立後,“給應野平先生的畫幅增加了勃勃的生機,畫風也起了明顯的變化,在章法、形式上擺脫了舊形式的束縛,增添了新趣,而又出古人的法度之外。可以說,傳統之流和造化之源的匯合,使野平先生的山水畫燦然日新。”
藝術評價
山水第一
生於1910年、卒於1990年的當代山水名家應野平,出生於浙江
寧海縣城南門耶穌堂,起先取名應端俊,在清末秀才、時任寧海教育會長的父親薰陶之下,幼時即取古人法帖臨摹;14歲時來上海當學徒工,偶然之機,結識在美專任教的
潘天壽,逐漸走上繪畫生涯之路。
應野平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是中國山水畫。
他對作畫抱有無比虔誠的責任感,每當素箋在案、毫端著墨之時,胸中便了無墨(石疑),物我皆忘,驅使著筆墨運行的只有對藝術的一腔忠貞,對人生的無限深情,即具備了古人所說的“氣”。
多年來,應野平“外師造化”的深厚積累,在創作過程中,由“中得心源”而演化成的天地山川,都籠罩在對生活、對藝術一片至誠的浩然正氣之中。東坡有詞雲“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其意境即能從應老的畫面上映現。他常常是乘興抒寫,坦蕩率真,遊刃有餘,運斤成風。胸中塊壘,腳底風雲,盡在有意無意之間凝上畫面。
欣賞應老山水畫時,如能在運筆、用墨、用色及用水上細加琢磨,收穫會更大。作品提倡氣勢壯闊,一氣呵成,充分發揮了水、墨、色在宣紙上只有第一次落筆時才可能產生的奇妙效果。水與墨的滲化作用,在整個創作進程中,不斷變幻,妙契無痕。這裡有陽光照耀下石崚、峰側的強烈反光,有濃蔭綠莎在山陰雲露間的溟溟氛圍,煙雲舒捲,溪澗湍急,靜者堅凝,動者流盼,渾沌一片天然畫圖。
其實,應老的書法,尤其是
隸書藝術的內涵絲毫不亞於山水畫。由於是出自畫家之手的別樣情懷,落筆時少卻了純粹的
永字八法為至上的束縛,滲透了山水畫的章法布局和大氣渲染,整體上取法漢簡,給欣賞者乃
高古又不落時倦的意境感覺。
北京
人民大會堂和國賓館及各地美術館都收藏了應老的許多巨作,好評如雲。鄰國日本更是贊他為“中國山水畫家第一人”。
默畫絕技
應野平中國畫的基本功十分厚實,頗多絕招。尤其是他那獨步一時的默畫本事令人折服。任何古畫名畫,只要經過應野平的法眼,他事後都能分毫不差地默畫出來,令同行萬分佩服。
但是,應野平的
默記、
默畫能力,是困難的學畫環境逼出來的。這一絕活對應野平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習傳統技法時,默記能力使他能充分掌握各種技法的線條、筆墨的特有規律;深入生活又使他的觀察力、辨識力比別人敏銳、細緻。
當年,因為缺少條件,難得看到好畫,只能當場默記。默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初,他記起這一筆忘了那一筆,記起一座山忘了兩棵樹。經過無數次的強記硬背,終於練就了猶如花果山上的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磨練出一副過人的默記本事。後來,不管他讀到筆觸如何繁複,構圖怎樣駁雜的畫作,只要經過仔細揣摩,便能默記在心,以至能分毫不差地背臨出來,一絲不苟地再現原作面貌。
雅俗共賞
“中國江南
水墨畫第一人”儘管是日本人對應野平的評價,但也從一個側面恰當地反映了應野平在當代中國畫壇的地位。
應野平的繪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你很容易在一大批作品中挑出他的畫來,這種個性的獨特性來源於他的繪畫技巧,也來源於他的繪畫觀念。他的技巧為觀念服務,而觀念又能恰如其分地轉化為技巧,兩相得益,遂使心手兩暢,佳作迭出了。
和前輩
海派畫家一樣,應野平也是以傳統入手,經歷了摹古、仿古到創新的繪畫過程。雖然應野平早就有創新之意,但真正付諸實踐並開始有所收穫,則是在1949年上海解放之後。
應野平將自己的名字野萍改為野平是出於政治熱情,而對繪畫改革的決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政治熱情的鼓舞。由於要創作表現現實生活內容的繪畫作品,他自覺地將畫筆蘸上了新時期的墨色。
要知道,傳統水墨畫的創作是書齋式的,即使古訓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實際情況是畫家們著重的仍然是畫面上洋溢著的書卷氣,而這種書卷氣是遠離塵世的超脫之氣,是畫家們寄託自己
烏托邦理想的世外桃源。當習慣了這種情調以及與這種情調相關聯的傳統繪畫技法的應野平直面現實時,他就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筆墨習慣,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了。
他走遍了新中國的山山水水,都市工地,用嶄新的筆墨創作了一大批在今天看來仍然充滿時代激情的佳作,引來了無數的稱譽。
作為一個都市的藝術家,作為新一代的大師級海派畫家,應野平的繪畫也洋溢著現代都市的文化氣息,這表現為他對畫面的
唯美追求,對作品內涵的
理想主義寄託和形式上的雅俗共賞的傾向。
唯美追求使他的畫在粗放用筆的同時仍然津津樂道於細節的完善和筆墨的豐富及完整性,包括詩書畫的統一協調;理想主義的寄託則使他在山水中獨獨鐘情於
黃山,他不厭其煩地描繪黃山的奇峰異石,飛雲亂流,並且把自己完整融入了進去;而形式上的雅俗共賞是他巧妙地將時代性與現代都市人的審美觀結合起來的結果。
應野平將古人深奧的意識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就像當年
任伯年把人物畫畫得老少皆能看懂一樣,應野平把傳統中國畫主要是山水畫請出了書齋,請到了人民大眾中去。這一點,可以說是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又一次革命,其意義已遠遠超越了技法範疇。
善於借鑑
應野平生性愛交友,十分重情誼,朋友遍及各行各業。在收穫友誼的同時,他與朋友談藝論畫,彼此汲取“養分”。
評彈名家
楊振雄當年與應野平過從甚密。應野平愛聽評彈,尤喜楊振雄的《
長生殿》。楊振雄曾經回憶說,當時政協里有政協俱樂部,每星期四是畫家、書法家、
金石家、藝人等集會搞活動的時間。每次活動,大家都論詩作畫,隨意揮灑。有時合作寫詩繪畫,我也湊湊熱鬧,塗上幾筆,時間一長,大家也就熟了,以後除了每星期四之外,我與應野平先生也經常相互走訪,用應野平先生的話來說,我們是文藝之交。應野平先生鑽研吟詩作畫,他的藝術表現在筆墨宣紙上,我的藝術表現則是藉助於舞台。我在演出時,應先生經常是我的座上客,而應野平先生作畫時,我亦時常背手觀摩。我對應野平先生說:看畫家畫畫是一大樂事,明明是一張白紙,片刻之間便是層巒疊嶂,
萬壑爭流,畫家的用筆、構圖、調色、題詞,對我的彈詞表演來說,在說法、布局上大有幫助,可以免俗增雅。應野平先生也說,“聽你的《
長生殿》之脫靴、磨墨,可使畫家更增畫興。”他又說:“文藝本來是觸類旁通的,可以互相吸收,如唐之
張旭觀
公孫大娘劍舞而得
狂草之法,諸如此類不可勝數。”應先生留於我的墨寶很多,有條幅、冊頁,但我最愛的是應先生的扇面,每每在創作或表演之時,應野平先生畫幅中那種奔放的筆墨,磅礴的氣勢,無不感染著我,給我聯想,給我借鑑。
嗜畫如命
應野平熱愛藝術,也熱愛生活,更是一位性情中人。他一生經受了許多磨難,而越是在磨難之中,就越能表現他的樂觀和頑強。他曾經中過風,因手顫而無法握筆,連一位醫生朋友也說:應先生恐怕不能再畫了。但是,奇蹟般康復之後,他不但頑強地拿起筆,而使人驚奇的是他的藝術走向更為老辣沉著。
名記者
鄭重是應野平的
忘年交,曾經撰寫出版了《應野平年譜》。據他撰文回憶,那年,突然發現應野平患
食道癌,經化學治療,有著強烈反應,他仍是不以為然,並把病中寫的幾首詩寄給鄭重,詩中說“小病生來得小休,暫拋筆硯且優遊”,這時,人們都以為他不能再作畫了。接到他的詩,鄭重去看他,卻發現牆壁上又掛著應野平水墨淋漓的新作,並題著“病後試筆”的字樣。鄭重看了,心中一陣高興:呵,應先生又能拿筆了。
本來,應野平在病中生活得很當心,身體一天天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到了秋天,幾陣西北風一刮,陽澄湖的蟹上市了。雖長期“忌嘴”,但這次經不住“誘惑”,應野平開忌吃了一隻蟹,自此癌症一發而不可收拾。此事,應野平是有些後悔的,還寫了一首詩寄給鄭重:‘天不亡人人自亡,病從一蟹入膏肓。此身倘得回春日,暫勿輕嘗八足王。’信末附語:“不吃蟹,也不再畫蟹了”。
但是,這次病魔再也不給他回春的機會了,病情每況愈下。有一次在他的病床前,鄭重說你今年八十一歲,可稱“九九翁”了。他說:我不想當壽星,只是想畫畫,病中連做夢也在畫畫,要畫到自己不能拿筆的時候。他相信自己的藝術生命很長,直到生命結束的時刻還在拿筆作畫。他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走了。
藝術成就
題材豐富
作為現代中國水墨山水的卓越開拓者、海派藝術的傑出代表,應野平先生踐行“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創作宗旨,在長達六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堅持“原創性、藝術性、探索性、前瞻性”的審美理念,滿懷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擔當意識,深入工礦、漁村、工地、海島、茶場,遠赴邊疆、村寨、牧區、林海。他淡泊名利,甘於寂寞,不辭辛勞,不避艱險,以敏銳的藝術觸角,緊貼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傾訴人民心聲,描繪建設成就,創作了數量眾多、題材豐富、形式新穎的主題性作品,被業內人士譽之為紅色經典。
自1954年起,他參加全國美展的作品有《鹽廩》、《富春江畔》、《高山低頭,河水讓路》、《千帆迎曉日》、《萬水千山》、《上海之春》。《富春江畔》、《桐君山上望桐廬》、《林麓幽居圖》、《奇峰聳秀》等在國外及香港等地展出,並收入畫冊。
反映紅軍長征的作品《大渡河》、《瀘定橋》為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描繪祖國錦繡河山的作品《長城內外遍春光》、《廬山》、《黃山》現藏於
人民大會堂,《二萬五千里
長征》、《茶山景色》、《控訴地主》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謳歌時代
應野平認為:“用筆還要有情。這個‘情’字,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也不容易講清楚。其實國畫一直是講‘筆情墨趣’的。這裡,‘筆’字與‘情’字聯在一起,是含有深意的。筆之情,來源於表現對象之情,也體現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如果作者對表現對象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產生筆底感情。所以說,畫畫不是單憑技巧來畫,還是要用感情來畫。”從舊時代過來的應野平,新中國成立後已近不惑之年,欣逢盛世,觀念更新,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時時觸發起他的創作激情,用傳統的筆墨謳歌時代變遷成了他精勤探索的自覺行動。他走出畫室,深入生活,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共命運,思想變了,畫風也隨之一變。
從他各個時期數以千計的寫生作品中,不難看出擺脫了舊程式的束縛,筆墨技法日趨成熟、完美,一些古人從未涉及的題材、一些今人視為畏途的形式,他敢為人先,運用自如,不露鑿痕。《廣州紀游冊》中的輸電鐵塔、巨型吊車,《桐廬紀游冊》中的豐收稻田、農民新居、攔河水坎,《常熟紀游冊》中的新建廠房,《井岡山紀游》中的敬老院、盤山公路,黃浦江上的萬噸巨輪,蘇州河兩岸的工業區、建築群……無不造型準確,刻畫生動,見筆見墨,情景交融,全無生搬硬套、“標籤、符號”之弊,充盈畫幅的是新時代的風尚、勞動者的風采及傳統繪畫的筆情墨趣,還有畫家熱愛生活,發現美、創造美的熾烈情感。
紅色經典
上世紀六十年代,應野平創作了大量毛澤東詩意畫,採用比興的手法巧妙地將領袖的深邃詩意與壯美的祖國山河熔鑄一體,筆墨雄渾,色彩濃郁,氣勢博大,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主要作品有《婁山關》,寫紅軍摧營拔寨、闖關克敵,可歌可泣的戰鬥歷程。畫面上,霜林盡染,山峻路險,一位紅軍戰士挺立崖頭吹響進軍號,威武雄壯的紅軍隊伍策馬奮進,高奏凱歌。精湛的淺鋒畫法生動體現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作於1966年的《萬山紅遍》,糅合高遠、深遠法,層巒疊嶂,逶迤起伏,飛流直瀉,澗流叮咚,層林經霜,艷似春花,赭紅著色,熱烈醒目,虛實相生,意境深邃。
作於1965年的《
萬山紅遍》,則以潑墨的形式,筆力雄勁,墨色酣暢,重彩點染,山路直達峰巔,江上百船爭流,視野壯闊,真力瀰漫,凸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涵。
《
登廬山》,取元人筆法,勾勒皴擦,一氣呵成,敷以青綠,神完意足,以行草題書毛澤東七律詩,詩、書、畫相得益彰。
《稻浪》一畫,寫崇山密林下,農民歡天喜地收割新稻,稻浪滾滾,直入眼帘,富有裝飾趣味,淋漓盡致地烘托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雋永詩意,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藝術作品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社會變革的“晴雨表”。在應野平的作品中,描繪革命聖地、遺址題材的占有相當比重。僅井岡山就有多幅,《井岡風光》以樹木為主體,遠近錯落,墨色滋厚,遠處紅頂建築與青綠色調對比十分強烈,群山合抱中的紀念碑巍峨、崢嶸,寄寓著人們對艱苦歲月卓絕鬥爭的深情緬懷。其餘如《雙馬石》、《硃砂沖》、《黃洋界》、《茨坪新貌》等作品,一景一韻,或寫實,或意筆,手法多樣,各臻其妙。
應野平曾吟就“脈脈情真春意深”的詩句,欣賞他的作品《毛主席故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中的豐富含義。明媚春光中,前往瞻仰的人們依次而入,浮想聯翩。故居前的水塘春波漾漾,松嶺青翠,生意盎然,情景交融,寓意深長。如此情真意切的紅色經典作品,足以與北方同樣以紅色經典畫作著稱的
李可染大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