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與“社會公德”相對。是鄉規民約中國農村鄉間村民制定的行為規則。《宋史,呂大防傳》:“呂氏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宋朱熹《國小》中也有鄉規民約的記載。封建社會的鄉規民約,包含不少優秀的道德傳統,是農村公共生活的經驗結果。但封建統治者往往利用它來維護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鞏固其統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私德
- 外文名:personal morals
- 拼音:sī dé
- 來源:《商君書·錯法》
- 意思:個人的品德、修養、作風
古文涵義與用法,現代漢語中的涵義,
古文涵義與用法
私德一詞,源自古漢語,原意是指:個人的恩惠。例:
1.《商君書·錯法》:“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其功,功立而富貴隨之,無私德也。”
2. 宋王安石《周沆右諫議大夫制》:“朕率是道,進退百官,故於邇臣,無有私德。”
亦指個人整體的、包含不為人知的品德、修養。例:
1. 梁啓超《梁啓超全集》:“湯斌之欺君,聖祖察之,光地之忘親貪位,彭鵬劾之。即微論大節,其私德已不足表率流俗矣。”
2.《新民論》“無私德則不能立,合無量數卑污虛偽殘忍愚懦之人,無以為國也。”
現代漢語中的涵義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規範。指個人品德丶修養丶作風丶習慣以及個人生活中處理愛情丶婚姻丶家庭問題丶鄰里關係的道德規範。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為核心。學校中的私德教育即培養學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識及行為習慣。
中國幸福學認為,品德是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公德一般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
顯然,追求社會公德就是追求大真理,追求私德就是追求小真理。顯然損公(德)肥私(德)是不得人心的,顯然公德必然戰勝私德,因為公德是人心所向——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社會公共道德水平必然也會水漲船高。 ——摘自中國幸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