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村(廣西賀州富川下轄村)

秀水村(廣西賀州富川下轄村)

秀水村,不僅有嶺南秀美的山水村風光,還有毛氏宗祠狀元樓、進士門樓、古戲台、石板街巷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建築和明清風格的民居村落,更有延綿千載不衰的文脈風水,秀水村保留著上至皇帝下到知縣賜封、賀贈的匾額,匾款花式各異、琳琅滿目,堪稱是一個天然的中國文教史博物館。既是廣西名揚遐邇的旅遊勝地,也是富川瑤鄉盛名獨具的狀元村。隨著對海上絲綢之路--秦時嶺南"新道"瀟賀古道的考察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秀水狀元村作為秦古道上的一個亮點,已加倍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秀水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西賀州富川
  • 電話區號:0774
  • 郵政區碼:542702
  • 著名景點:狀元樓、進士屋、雕花石鼓、石門檻、古門樓
概述,“吉美孚”門樓,狀元村,宗教,旅遊,行車路線,地圖信息,

概述

秀水村坐落在瀟賀古道的馮乘(富川)至謝沐關道的東南側。統觀秀水村毛氏宗祠的大門及各進士門樓,寬度皆為1.25米至1.55米之間,這正是秦漢時車輿轅架的寬度,且門的兩邊皆立有車輪形的石鼓、半車輪形的石月,門框石檻也被做成古車架的樣子。據《毛氏族譜》記載,先人之所以將宗祠大門、進士門樓做成輿轅的樣子,便是要兒孫記住祖先沿秦古道遷徙至此的不平凡經歷、創業立寨的艱辛過程。還有狀元坪前鵝卵石花街上的圓形圖案,以前的學者及有關人氏皆把它當作象徵著財富的金錢圖案、象徵著幸福、光明的太陽圖案。但據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黃偉宗先生說,該圖案中心為四方形,由鵝卵石鑲嵌成的條紋自中心成放射形線狀向外擴散,其實它真正的寓意是象徵著秦漢時車輿的車輪,放射形線即為木輪的車輻,毛氏先人在花石街上砌車輪,也是要告訴後代他們是乘車自秦古道遷徙至此的,讓後人記住他們遷徙、立寨的不平凡經歷(毛氏先祖毛衷由刑部郎知賀州,便是乘車由此古道至賀州上任的)。
秀水村秀水村

“吉美孚”門樓

秀水村中還有一個十分奇特的“吉美孚”門樓,這在富川乃至賀州市也是極其少有的。門樓無瓦蓋,呈半圓孤頂,白 灰粉紙漿糊牆,洋氣十足,門樓內街邊的一些房子亦建成洋樓別墅的模樣,直接嵌在粉牆上的"吉美孚"三個行書黑體字的門樓名稱、形式也與村中“文魁”、“進士”流檐蓋瓦、燙金懸匾的門樓名稱、形式大相逕庭。據村中的老人介紹,他們這條街在明清時代曾出過一個習外文、會做生意的才子,在美國人開辦的公司中做過洋務、當過“買當”(實為“買辦”),穿洋服用洋貨風光過一陣子,村中一些建有貨倉做過店鋪生意的人還曾賣過洋布、洋油、洋火(火柴)等洋貨。由此可見,做洋務促進中外交流,秀水毛姓先人曾作出過貢獻,於瑤鄉外貿史上留下了閃光的一頁。
古樓一角古樓一角

狀元村

另據考證,秀水村自唐代以來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的狀元進士舉人,也與瀟賀古道有極大的聯繫。古道不僅加強了商賈貿易,貨物流通,而且也便利了人才來往,信息交流。一些外地的秀才、舉人沿古道到此任教,傳授知識,開闊了村人的視野,增長了村人的見識。而村中的有識之士也沿古道外出求學、應試、入仕、經商,拓寬了他們成才、創業的機會。瀟賀古道促進富川乃至桂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人才成長,社會進步,由此可見一斑。
秀水村風光秀水村風光
富川縣秀水狀元村這裡保存了中國最大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秀水村別稱“狀元村”,後一個名漸漸地蓋過了它的真名:據富川縣誌載歷代科舉進士全縣共133名,而秀水就占了33名,但我們在秀水村看到的資料是共26名進士加1名狀元郎。秀水村由水樓、安福、八房、石餘四個村組成,有狀元廟、廟旁的心心相印樹、毛氏宗祠、明清民居、如斯夫戲台等景點。用狀元廟裡的一聯來概括秀水村,很恰當:富水奔騰孕育廿六進士,秀峰挹爽造就一代狀元。

宗教

仙娘廟位於廣西富川縣秀水村,廟前的小曲橋頭,立有仿古牌坊“坦川”。進入門樓,有一水平坦如鏡,占地頗 廣,清澈透明,其圓如月,不溢不涸,這就是秀峰八景之四的“天然王鏡”,又名“坦川”,俗稱“仙娘井”。仙娘廟就仙娘井旁,裡面供奉的是祖妣黃氏仙娘。
據傳說。宋末金兵南侵,天下大亂,朝廷腐敗,南方盜賊猖獗,燒殺搶掠,百姓不堪其苦,黃氏雖女流卻率義軍與賊鬥智鬥勇,屢創賊兵,但賊心不死,復集數千賊入侵,黃氏率眾與賊再戰,血戰三晝夜壯烈犧牲。後人念其功德,乃應廟祭祀。明太祖聞其功績,於洪武三年(1369年)下詔封為仙娘,永享人間香火。歷經數代,廟為風雨所侵,有倒塌之虞,族人乃於乾隆三年捐資修復,可十年浩動,廟毀像砸,夷為平地,甚為痛惜。
此番修建,歷時六個月,耗資四萬餘元,除石余房自籌外,其它各房叔侄親友東捐。仙娘聖像自浙江溫州迎回,美麗端莊。仙娘廟重建完工,族人頗為欣喜,按他們的話來說是,“既為緬懷祖妣功德之所,亦為旅遊勝地”,寄託著村民多少樸素虔誠之心啊。

旅遊

廣西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重點抓好“秀水狀元村”旅遊景點的開發和推介工作,投入40多萬元資金,相繼修繕了 毛氏宗祠、狀元花坪、興建狀元學堂等景點,並對全村環境進行了重點整治,吸引四方遊客慕名前來觀光。
狀元學堂狀元學堂
“秀水瑤族狀元村”建於唐開元年間,立村建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始祖毛衷,是唐開元年間進士,為廣西賀州刺史。該村自唐繁衍發展至今,有一個宋代狀元和二十六個進士。自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該村考取全國各重點名牌及普通院校的大中專生人數就達120多人。
富川秀水瑤族“狀元村”已被列為廣西全區37個重點旅遊建設項目之一,並列為自治區近期培育的重點旅遊區,納入桂東歷史文化宗教名勝旅遊線。
項目簡介:
秀水村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歷史上著名的“狀元村”,古建築群獨具特色,民風淳樸,旅遊資源特色突出、開發價值高。主要建設內容:古門樓、狀元樓、古戲台、古民居、古祠堂、古書院、花街石路、八方商業街、石余商業街等古建築和遺存的修繕與利用;狀元岩、賜福洞、狀元公園、民俗風情園、青龍湖等遊覽項目;特色商業街、特色飲食廣場、休閒別墅、野營踏青區等接待服務設施建設等。
一、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秀水村
項目首期建設內容和規模:道路交通等景區設施建設、自然環境與古民居保護工程、生態環境與保護工程、狀元樓修繕工程、旅遊公共設施等。
二、項目基本情況及背景
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秀水狀元村位於粵、桂、湘三省(區)交界處,距縣城30公里,距梧州市260公里,距桂林市190公里,是廣西37個重點旅遊建設項目之一。其地理區位優越,背靠大西南,面向粵港澳及東南亞,正處在梧州-桂林旅遊區的中間部位,可以完全融入桂林大旅遊圈中。
三、項目競爭優勢
秀水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狀元樓、進士屋、雕花石鼓、石門檻、古門樓、古戲台及宗族祠堂、花街石路等古建築古物古蹟,有“宋元明清古民居露天博物館”之稱;歷史曾設有商貿交易區、四所書院,曾出過一個宋代狀元和歷代26個進士。
四、總投資及資金運用計畫
項目總投資16888萬元(人民幣),首期總投資4729萬元,資金運用計畫為:道路交通等景區設施建設1206萬元、自然環境與古民居保護工程1922萬元、旅遊公共服務及管理設施333萬元、其它費用1268萬元。

行車路線

從賀州往富川方向,途經望高鎮白沙鎮蓮山鎮古城鎮富陽鎮城北鎮朝東鎮、秀水村。

地圖信息

地址:富川瑤族自治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