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禹南星
- 產地名稱:河南省禹州市
- 品質特點:個大、勻整、無外皮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06年第212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6年12月28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溯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天南星除去雜質,洗淨,乾燥。制禹南星(姜南星):取淨天南星,按大小分別用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如起白沫時,換水後加白礬(每100千克天南星,加白礬2千克),泡一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切開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
禹南星性狀:呈扁球形,高1-2厘米,直徑1.5-6.5厘米。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麻點狀根痕,有的塊莖周邊有小扁球狀側芽。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氣微辛,味麻辣。
禹南星粉末類白色。澱粉粒以單粒為主,圓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17微米,臍點點狀,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少數,由2-12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63-131微米。草酸鈣方晶多見於導管旁的薄壁細胞中,直徑3-20微米。
產地環境
禹州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淮河上游,屬於暖溫帶季風區,年均溫14.4℃,活動積溫5284.7℃。年平均日照時數2415時,無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多集中於夏季;多丘陵崗地,排水良好;其四季分明,水熱資源充足的氣候特徵適合天南星等各種藥用資源的生長發育。
歷史溯源
禹州市天南星的人工栽培規模小,主要原因在於繁殖難。野生天南星早有記載,《禹州中藥志》載:唐代(618年-907年)藥王孫思邈曾長期旅居陽翟,行醫採藥,死後陽翟百姓葬之,並建祠紀念,形成一條藥王祠街,是為禹境藥市的萌芽。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陽翟已成為藥材匯集之區,是為禹境藥市的雛形。《禹州市志》、《禹州中藥志》均載: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號令中國藥商集結鈞州,認為此是禹州成為藥材集散地的開始。
生產情況
野生天南星資源多分布在禹州市天南星的野生蘊藏量約為667.5千克/公頃,經勘查,禹州天南星野生蘊藏區的面積約8公頃,其野生總儲量約5340千克。截止到2015年禹州栽培天南星面積約30公頃,栽培天南星蘊藏量約157500千克。
產品榮譽
200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禹南星”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產品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名
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
二、立地條件
海拔150米至400米,土質為褐土類、潮褐土亞類、潮壚土屬的潮壚土、淺位黑煤土和深位黑煤土潮壚土,潮黃土屬的黃土和沙黃土。pH值7至8,有機質含量≥1.2%。
三、栽培管理
以塊莖為主,種子為副。塊莖應選上年新鮮塊莖,種子應選當年新種子,發芽率75%。
- 塊莖繁殖:
⑴種植:清明至穀雨間栽種。也可以夏種,最遲在小暑前種完。栽種時,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至25厘米開5厘米至6厘米深的溝(或挖穴),按株距14厘米至16厘米下種,覆土4厘米至5厘米,墒情不足時,栽後及時澆水。
⑵追肥:苗高6厘米至9厘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1次追肥,追施腐熟的稀薄的人畜糞水15000千克/公頃至30000千克/公頃;6月中、下旬,苗長到20厘米至25厘米高時,進行第二次追肥,追肥量同第一次;7月下旬進行第三次追肥,追施腐熟堆肥或廄肥30000千克/公頃至60000千克/公頃;8月下旬進行第四次追肥,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頃至300千克/公頃,餅肥750千克/公頃。
⑶灌水:土壤含水量要求18%至20%,小於18%時應及時灌溉。切忌中午或午後澆水。
⑷排水、降溫: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如果伏天無雨,天氣炎熱,通風不良,管理人員午後可在壟間來回走動,使其散熱。
⑸摘花苔:6至8月禹南星肉穗狀花序從鞘狀苞內抽出時,除留種地外,應及時剪除,以減少養分消耗。 - 種子繁殖:採用塊莖繁殖3至5年後,為了恢複種性,須採用種子繁殖一年。種子繁殖採用育苗移栽,育苗時間採用9月中下旬秋季育苗或翌年5月份春季育苗。按行距14厘米至16厘米挖淺溝,溝深1.5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5厘米與畦面齊平。播種後灌一次透水,保持土表濕潤。
⑴苗床管理:秋季育苗的在冬季用腐熟堆肥或廄肥覆蓋畦面,保溫保濕,以利幼苗越冬。第2年春天將堆肥或廄肥壓入苗床作肥料。秋播的當年不疏苗,第2年早春返青後,苗高約3厘米至5厘米時,間去過密的瘦弱苗子。
⑵中耕除草:除草用手拔或淺鋤,可邊除草、邊鬆土,以後逐漸加深,次數依土壤乾濕度和雜草生產情況而定,鬆土時不能傷及主根。
⑶施肥:秋播的當年不施肥,翌年可追肥2次。第1次在疏苗、中耕後進行,第2次在移栽前進行。第1次施用腐熟稀人糞尿15000千克/公頃,第2次可增至22500千克/公頃至30000千克/公頃。並配合施入過磷酸鈣225千克/公頃,氯化鉀75千克/公頃。
⑷灌水排水:播種後要求土壤含水量20至22%,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濕潤。秋播的幼苗越冬前澆透水1次,翌年春季以後可配合追肥適時澆灌,伏天應保持水分充足。如遇雨季,田間積水,應及時開溝排水。
⑸移栽:苗高6厘米至9厘米時,選擇陰天,將生長健壯的小苗,稍帶土團,按行、株距20×15厘米移植於大田。 - 遮蔭:禹南星屬陰性植物,怕強光直射,種植後應在畦埂上按株距30厘米間作玉米或其他高稈作物為禹南星遮蔭。
四、採收與加工
塊莖繁殖當年收穫,種子繁殖2至3年後收穫,採收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選晴天挖起塊莖,置於流動的清水中,用大竹掃帚反覆刷洗去外皮,洗淨雜質。未去淨的塊莖,可用竹刀刮淨外表皮。
去皮後的塊莖至於陽光下(或火炕中)曬至水分含量11%至13%。
專用標誌使用
禹南星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禹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禹南星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