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奴

主要消費對象為奢侈品,集中消費時間,過節期間,各種紅白喜事,心態,行為,專家理財,

主要消費對象為奢侈品

奢侈品市場除擁有富裕的消費者外,還存在大量的並不富裕的消費者。根據南京大學杜駿飛教授的分析,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的平均水平是用自身財富的4%左右去購買,而在中國,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購買的情況並不罕見。於是中國出現了“‘透支’奢侈者”,他們多為月薪數千元的白領,其對奢侈品的消費遠遠超過了自身的財力,這就是包括禮奴在內的各種白奴。
有一類奢侈品的購買者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終消費者,其購買奢侈品的目的在於送禮,可稱之為“禮奴”。無論是購買以自用還是送禮,由於這部分消費者對某些奢侈品的購買慾望異常強烈,價格上揚所引起的替代效應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受其自身購買能力的限制,價格變化所帶來的收入效應將非常明顯。

集中消費時間

過節期間

主要集中在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期間。每年春節慢條斯理剛到眼前,新一輪的送禮狂潮早憋著要席捲而至。但大多送禮的人都是偷偷摸摸的搞地下活動,可見送禮這事說出去好象並不很光彩。那為什麼每到年關節日,還有那么多人上趕著要給領導上司送禮塞紅包,難道真是賤可賤非常賤一日不賤如隔三秋嗎?其實未必,未必就是有些人不能潔身自好,而是這種方法總能行之有效。

各種紅白喜事

很多白領為人際關係中常見的各種婚喪嫁娶、生日、滿月、升遷等等的紅白喜事苦惱,有時一天之內被各種紅白喜事砸中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頻繁的隨份子、送紅包讓這些人疲於應酬間經濟也越來越緊張,有些人反應對此有“等於白乾一個月,民不聊生、暗無天日的感覺”。禮奴們收回這種投資的方式也是以自己辦各種紅白喜事為契機,如此惡性循環,禮奴就層出不窮了。

心態

車奴房奴卡奴“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態不同,禮奴們卻是咬牙切齒。結婚扎堆,逢年過節,送禮的氛圍更加濃厚,很多人都是千金散盡。
“碰個黃金周,我淨給別人送‘黃金’,7天趕了6場婚禮,光禮金我就送出近3000元。”
“ 我一個月才掙多少錢啊,這些錢不送不行,送吧又讓我心痛。”
禮品已經在這個社會中異化成為一種資產的載體,送禮行為演化為投資行為。所謂"人情債",已經看為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的一項內容而不是精神層面感情交流的工具。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固化為金錢的來往,傳統禮品所表達的關愛不復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行為

在百度搜尋“給領導送禮”,會得到若干相關搜尋關鍵字,排名不分先後:春節給領導送禮,如何給領導送禮,給女領導送禮,給領導送禮的學問,給領導送禮的時間,給領導送禮的方法,給領導送禮的技巧,給領導送什麼禮好,給領導送禮如何說話,給老師送禮,給客戶送禮,給老人送禮,給孕婦送禮,給上司送禮,給上級送禮,給長輩送禮,給老年人送禮,給導師送禮,給老師送禮,給客戶送禮。
可見送禮都成一門學科了,在“禮”字前面換個節日,後面換個對象,你就知道,要送的“禮”是如此琳琅滿目花樣繁多,這時候你就該懷疑人生了,這么多禮,送到什麼時候是個頭?
可沒辦法,現實情況逼的你不送都不行,看著別人往領導家一麻袋一麻袋的扛東西,你就開始為自己感到內疚,感覺自己要不送點什麼,真就對不起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心,真就是罪大惡極罪不可恕不知好歹豬狗不如,這人生你還敢過下去嗎?就是有勇氣也覺得沒底氣。
於是,送啊送的,這禮奴閃著奴性的光芒,誕生了。

專家理財

結婚送禮是中國的一種傳統,不送禮不太現實。很多社會學家呼籲,應該提倡不送重禮,有一些年輕人把自己的婚禮辦得比較簡單,提出“待客不收禮”,這樣,不僅自己的花費不多,而且也省去了還人情債。一方面提醒新人考慮到親友的承受能力,一方面作為親友也應該量力而行,不要攀比,也不要為“紅包”的漲價推波助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