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薯8號

福薯8號

福薯8號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福薯1號為母本、福薯4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鮮食型甘薯品種。

福薯8號株型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8~10條,頂葉綠色,葉片淺復缺刻,葉脈紫色,蔓綠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3個左右,薯塊紡綞形,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黃色。薯形美觀,薯塊大小適中,商品薯率高。烘乾率28.10%,澱粉率16.00%,粗蛋白3.02%,還原糖15.0%,入口香甜、肉質細膩、粘、綿。抗甘薯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薯8號
  •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品種來源:福薯1號×福薯4號
  • 審定編號:閩審薯2008008
  • 登記編號:GPD甘薯(2022)350019
  • 作物名稱:甘薯
  • 品種類型:鮮食型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幼苗培育,科學施肥,精細管理,病蟲防治,

選育過程

福薯8號(原系號21903)是福建省農科院作物所2001年以福薯1號為母本、福薯4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鮮食型甘薯品種。
2002年,實生苗種植以平均單株薯重1.1千克入選。
2003~2004年,在福州、莆田、閩侯、羅源、惠安等地進行多點試驗。
2005~2006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
2007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同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薯2008008”。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鮮食。株型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8~10條,頂葉綠色,葉片淺復缺刻,葉脈紫色,蔓綠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3個左右,薯塊紡綞形,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黃色。薯形美觀,薯塊大小適中,商品薯率高。
  • 品質:入口香甜、肉質細膩、粘、綿。2005年曬乾率28.0%、出粉率18.2%、食味評分85.2分;2006年曬乾率28.1%、出粉率16.7%、食味評分85.6分。兩年平均曬乾率28.1%、出粉率17.45%、食味評分85.4分。食味評分顯著優於金山57(80分)。
  • 抗性:福建省區試抗病性鑑定:2005年結果為抗甘薯蔓割病、抗薯瘟病Ⅰ型、中抗薯瘟病Ⅱ型、中感薯瘟病Ⅲ型;2006年結果為抗甘薯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福薯8號
福薯8號

產量表現

2003~2004年,在福州、莆田、閩侯、羅源、惠安等地進行多點試驗,平均每畝(下同)鮮薯產量2245千克,比對照增產3.1%。2005~2006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兩年平均鮮薯產量2288.6千克,比對照減產7.83%;薯乾產量645.6千克,比對照減產1.70%;澱粉產量398.4千克,比對照增產7.3%。2007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4個點平均鮮薯產量2187.8千克,比對照金山57減產3.3%。

適種區域

福薯8號適宜在中國南方薯區(福建)春、夏季種植。

栽培技術

幼苗培育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灌便利,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管理方便的地方。育苗床做成寬1~1.2米、高12~15厘米的平畦,每平方米用種20~30千克。採用薯塊育苗的種薯要選用大小適中,薯皮光滑,薯形正常,無龜裂,無病蟲害的薯塊。苗田管理要做好保溫、保濕、通氣煉苗,剪苗假植,施肥催苗等工作,加速藤苗繁殖。同時注意拔除變異或病毒症狀發生的薯苗,培育莖粗、節短,漿汁多、無氣生根與病蟲害,頂葉平齊,葉片厚綠,老嫩適宜,苗長20~25厘米的壯苗。
適宜扦插期:作早薯種植扦插期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作晚薯種植扦插期一般在8月上旬。每畝種植3000~4000株,壟頻寬90~100厘米,壟高30~35厘米,株距為20厘米左右。

科學施肥

在生產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畝產鮮薯2500~3000千克,相應的施肥量折算需N10~13千克、P2O56~7千克、K2O18~20千克。在大田生產上,氮、磷、鉀三要素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0.5∶1.5左右。施肥時應做到“足、適、重、巧”4個字:
  • “足”:薯田應施足基肥,基肥占總施肥40%~50%;
  • “適”:在插後10~15天,適施點穴肥,畝施尿素5~7千克,或施稀薄人糞尿1000~1200千克;
  • “重”:重施夾邊肥,在莖蔓伸長至莖葉封行前施用,施肥量占總量的40%左右,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適量化肥;
  • “巧”:甘薯生長後期,當畦面出現裂縫時巧施裂縫肥,每畝追施稀薄人糞尿1500千克,或用尿素10千克對水澆施。

精細管理

甘薯大田管理除了科學施肥外,還要做好澆水護苗,查苗補缺,中耕除草,抗旱排漬等田間管理工作。前期要適時查苗補缺,如果發現缺株斷壟情況,應從苗床剪苗或從大田內直接選擇生長較好的薯蔓剪幾個節,用作扦插薯苗。插後15天左右,結合追肥進行第一次中耕。在肥水條件較好、生長勢好的田塊,可將薯苗摘頂,以促進基部分枝,多結薯、結大薯。中期管理以抗旱為主。一方面在乾旱來臨前促進甘薯封壟以提高薯苗的抗旱能力,另一方面可用覆蓋物或淺中耕方法來減少水分的蒸發。遇颱風雨或灌水不當造成塌壟時應及時培土修復。後期要看苗進行根外追肥,防止早衰。拉斷莖節上發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長以利塊根肥大。甘薯生長中後期如遇連續陰雨,地上部莖葉旺長,應採用提蔓方法。

病蟲防治

甘薯常見的病蟲害有薯瘟病、叢枝病,甘薯夜蛾、小象鼻蟲等,在防治上,應採用培育無病壯苗,配製藥液浸(洗)苗,杜絕傳染媒介,增施磷、鉀肥,噴施高效農藥等措施,開展綜合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