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78年,為福建省公益性研究機構,是以作物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和栽培生理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省級作物科學創新機構。主要開展薯類、油料、豆類、玉米、麥類、蔬菜、花卉等作物新品種選育與配套技術,作物營養品質,以及作物種質資源徵集、保存、鑑定、評價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78年
- 主要研究領域:作物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和栽培
- 所屬類型:省級作物科學創新機構
機構簡介
隊伍建設
科研成果
序號 | 品種編號 | 品種名稱 | 品種來源 | 完成單位 |
1 | 閩審薯2010008 | 福克76 | 壩9/卡它丁 | 作物所、龍巖市農科所 |
2 | 閩認油2010002 | 福花3號 | 梧油7號/9817-36-2 | 作物所 |
3 | 閩認油2010003 | 福花4號 | 泉花327/ICGV94449A | 作物所 |
4 | 閩認菜2010005 | 陵西一寸 | 從日本引進 | 作物所 |
5 | 閩認菜2010013 | 閩研2號 | k-1自交系×k-48自交系 | 作物所 |
6 | 閩認菜2010014 | 拉比 | 2007年從以色列種子公司引進 | 作物所、華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 |
7 | 閩認花2010001 | 春之夢 | 荷蘭引進 | 作物所 |
8 | 閩認花2010002 | 曙光 | 荷蘭引進 | 作物所、生物所 |
9 | 閩認花2010003 | 香玫 | 從荷蘭引進 | 作物所、生物所 |
10 | 閩認菜2009001 | 大朋一寸 | 日本蠶豆品種‘ハウス陵西一寸’的自然分離株 | 作物所 |
11 | 閩認麥2009001 | 福大麥1號 | 閩誘3號秋水仙素處理 | 作物所 |
12 | 閩認花2009001 | 展 翅 | 從荷蘭引進 | 作物所 |
13 | 閩認花2009002 | 閩日1號 | 引自台灣的觀賞向日葵品種‘月光’(母本)與‘日輝’變異株(父本)經雜交、回交、多代自交選育而成 | 作物所 |
14 | 閩審豆2009001 | 毛豆3號 | 從台灣引進 | 龍海市種子站、作物所 |
15 | 閩審豆2009002 | 滬選23-9 | AVR-1/VS-9 | 省種子總站、作物所 |
16 | 國品鑑甘薯2008008 | 福薯10號 | 福薯7-6/台農71 | 作物所 |
17 | 閩審薯2008001 | 福薯10號 | 福薯7-6/台農71 | 作物所 |
18 | 閩審薯2008007 | 福薯9號 | 以夏引1號為母本計畫集團雜交選育而成 | 作物所、省種植業局 |
19 | 閩審薯2008008 | 福薯8號 | 福薯1號/福薯4號 | 作物所 |
20 | 閩審薯2008011 | 閩薯1號 | 費烏瑞它/大西洋 | 龍巖所、作物所 |
21 | 閩認菜2008002 | 聖 亞 | 16-5-6×16-9-4 | 作物所 |
22 | 閩認菜2008003 | 富 丹 | 16-6-1×16-10-6 | 作物所 |
23 | 閩認菜2008007 | 安砂大葉薯 | 從福建永安地方品種“安砂小薯”系選而來 | 作物所、永安農技站、 三明種子站、永安種子站 |
24 | 閩認菜2008008 | 安砂小葉薯 | 從福建永安地方品種“安砂小薯”系選而來 | 永安農技站、作物所、 三明農技站、永安種子站 |
25 | 閩認菜2008011 | 瑞 雪 | 2003年從韓國現代種苗株式會社引進 | 作物所 |
26 | 國審豆2007024 | 福豆234 | 莆豆8088/黃沙豆 | 作物所 |
27 | 閩審豆2007001 | 閩豆1號 | 毛豆292/早生枝豆 | 作物所、省種子總站 |
28 | 閩審玉2007002 | 閩甜208 | 閩甜系0283×閩甜系0155 | 作物所、省種子總站 |
29 | 閩審玉2007004 | 渝青青貯1號 | 白4011×F269-9 | 作物所 |
30 | 閩認菜2006001 | 閩研1號 | k-20/k-1 | 作物所 |
31 | 國鑒甘薯2005002 | 福薯7-6 | 白勝為母本計畫集團雜交選育 | 耕作所 |
32 | 國審豆2005019 | 福豆310 | 莆豆8088/88B1-58-3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3 | 閩審豆2005001 | 福豆310 | 莆豆8088/88B1-58-3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4 | 閩審豆2005002 | 福豆234 | 莆豆8088/黃沙豆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5 | 閩審玉2005001 | 閩糯0018 | 閩糯系9895/晉糯系9941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6 | 閩審玉2005002 | 閩甜107 | 閩甜系0059/閩甜系0165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7 | 閩審玉2004001 | 閩紫糯1號 | 閩糯系9413/晉糯系9415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38 | 閩認菜2003002 | 早生615 | 從日本引進 | 耕作所 |
39 | 閩認油2003002 | 抗黃1號 | 粵油169/ICGV94449A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40 | 閩審薯2003002 | 福薯7-6 | 白勝為母本計畫集團雜交選育 | 耕作所 |
41 | 閩審豆2003001 | 毛豆75 | 從台灣引進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42 | 閩審豆2003002 | 毛豆2808 | 從台灣引進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43 | 閩審玉2002001 | 閩玉糯1號 | 閩系9374/閩9592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44 | 閩審薯2000002 | 福薯2號 | 廣薯62為母本,集團雜交育成 | 耕作所 |
45 | 閩審薯1998001 | 福薯3282 | C180、湘薯75-55等20個品種 | 耕作所 |
46 | 閩審肥1998001 | 科雜1號 | 寧鎮1號/誘4 | 耕作所 |
47 | 閩審玉1997001 | 閩單88 | 自選系88與引進系8112配組 | 耕作所 |
48 | 閩審油1993001 | 福油4號 | 21006/Ergla | 耕作所 |
49 | 閩審薯1991001 | 福薯26 | A48(無性F2)╳安溪豎仔 | 耕作所 |
50 | 閩審油1989001 | 福油2號 | 勝利油菜/瑞典低芥酸甘蘭型油菜 | 耕作所 |
51 | 閩審油1988002 | 福油1號 | 1982年雜交選育而成 | 耕作所 |
52 | 閩審薯1986001 | 福薯87 | 潮薯1號為母本,多父本品種集 | 耕作所 |
序號 | 成果名稱 | 獲獎情況 | 完成單位 | 主要完成人員 |
1 | 甘薯叢枝病的病原和防治研究 | 1986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果樹所、中心試驗室 | 陳景耀、柯沖、李開本、陳孝寬、凌開樹 |
2 | 福建省耕作制度區劃 | 1987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 | 柯文濤、陳人珍、趙鑾夫、游榕青、陳孝寬 |
3 | 甘薯新品種福薯87的選育 | 1989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 | 馮瑞集、余華、齊上通、蔡南通、林衍銓 |
4 | 玉米種植制度及高產配套技術研究 | 1991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農學院 | 柯文濤、楊人震、趙鑾夫、蔡文振、李丹 |
5 | 春大豆高產配套技術研究 | 1991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農學院 | 徐樹傳、劉德金、黃建成、蔡秋紅、王金官 |
6 | 低芥酸甘蘭型油菜菜新品種"福油1號"選育 | 1991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中心試驗室 | 馬啟超、劉美偉、郭根和、蔡文振、危嫩弟 |
7 | 食飼兼用型甘薯新品種"福薯26"的選育 | 1993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耕作所 | 馮瑞集、余華、蔡南通、林衍銓、陳山虎 |
8 | 莆田忠門旱地生態農業示範區綜合研究 | 1994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農科院、農學院等 | 柯文濤、李丹、陳桂煌、 高志強、劉亨官 |
9 | 谷桿兩用稻的選育及其秸桿高效利用技術 | 2002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 農科院等 | 鄭金貴、陳君琛、黃勤樓、鄭開斌、塗傑峰等 |
10 | 甘薯新品種福薯2號選育研究 | 2003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耕作所 | 蔡南通、林衍銓、邱永祥李本金、林金華 |
11 | 福建省主要出口蔬菜綠色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 2004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植保所、蔬菜研究中心、龍海市格林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 翁啟勇、溫慶放、尤志明、何玉仙、康建坂、陳慶河、趙健 |
12 | 茶薪菇優良菌株篩選及栽培技術研究 | 2004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將樂縣科技開發中心、耕作所 | 陳君琛、沈恆勝、余之能、鄧觀根、許家銓 |
13 | 糯玉米新品種閩玉糯1號 | 2005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耕作所、省種子總站 | 陳山虎、黃華康、翁定河、盧和頂、童川拉 |
14 | 蠶豆新品種“早生615”篩選與套用 | 2005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耕作所 | 鄭開斌、李愛萍、滕振勇、池曉雯 |
15 | 珍稀食用菌反季節產業化高效栽培技術 | 2005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耕作所 | 陳君琛、沈恆勝、楊菁、湯葆莎、陳友飛 |
16 | 甘薯青枯菌(瘟)及其粗毒素的研究與利用 | 2005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植保所、耕作所、省植保站 | 盧同、種藏文、林時遲、謝世勇、李本金 |
17 | 鶴望蘭切花標準化栽培與保鮮技術研究 | 2007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作物所、生物所、泉州朝陽鮮花實驗場 | 黃敏玲、陳詩林、吳建設、林兵、楊朝陽 |
18 | 福建省甘薯種質資源鑑定評價與創新利用研究 | 2007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作物所、省種植業推廣總站、龍巖農科所、泉州農科所 | 翁定河、蔡南通、郭其茂、朱鴻、楊立明 |
19 | 食品(茶葉、蔬菜)安全檢測與監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 2007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 福州大學、福建出入境檢驗中心、茶科所、作物所、廈門大學、福建農大 | 謝增鴻、陳國南、李壽崧、陳榮冰、溫慶放、陳錦權、林升清 |
20 | 殺蟲防病微生物農藥新資源及產業化新技術新工藝研究 | 2008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 福建農大、作物所、浦城綠安生物農藥公司 | 關雄、邱思鑫、黃志鵬、胡方平、翁瑞泉、黃天培、黃勤清、黃志鋒、劉建新、姚榮英 |
21 | 高蛋白大豆新品種福豆310的選育及套用 | 2008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作物所、省種子總站 | 林國強、張軾、鄭旋、滕振勇、徐樹傳 |
22 | 切花用向日葵品種選育與推廣 | 2009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 作物所 | 黃敏玲、吳建設、黃賢貴、張文元、鐘淮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