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薯90,也稱“福薯90號”,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室於2007年以蘭葡萄為母本,南薯88為父本雜交選育的鮮食型甘薯品種。
福薯90生育期130天,屬中熟品種。植株生長習性半直立,蔓長中等,平均基部分枝7個;無裂片品種心形,莖頂芽相對位置凹;薯塊紡錘,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黃色。食用品質優,入口香甜、肉質細膩、粘、綿。中抗甘薯根腐病,高抗甘薯蔓割病,感薯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薯90
- 別名:福薯90號
- 親本來源:蘭葡萄×南薯88
- 育種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室
- 作物名稱:甘薯
- 品種類型:鮮食型
- 登記編號:GPD甘薯(2020)350068
- 審定編號:閩審薯2014009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福薯90號(原系號F215-50)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中心實驗室於2007年以蘭葡萄為母本,南薯88為父本進行雜交配組獲得種子,2008年實生苗選育試驗以平均單株重0.71千克、乾物率27%,食味評分82分入選。
2009年,分別在閩侯、莆田、惠安及連城等地進行複選試驗,平均單株薯重0.76千克,乾物率26.5%,食味評分83分,在食味品質、產量、乾率及抗性等方面都超過對照種金山57。
2010年,分別在閩侯、莆田、惠安、連城、福鼎及蕉城等6個點進行多點品比試驗,福薯90號鮮薯產量35550~42750千克/公頃,平均產量39150千克/公頃,比對照種金山57增產5.7%。幾年試驗表明該品種具有產量較好,適應性強,抗病性好,食用品質優,入口香甜、肉質細膩、粘、綿,薯形美觀,薯塊大小適中,商品薯率高等優點。
2011-2012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
2013年,參加福建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
2014年5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薯2014009”。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鮮食品種。生育期130天,屬中熟品種。植株生長習性半直立,蔓長中等,平均基部分枝7個。無裂片品種心形,莖頂芽相對位置凹,莖頂芽花青苷顯色強度無,莖頂端絨毛疏,葉顏色中等綠色。薯塊紡錘,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黃色。萌芽數量中,萌芽一致性一致,結薯習性集中。
- 品質:烘乾率25.99%,澱粉率16.25%,食用品質優,入口香甜、肉質細膩、粘、綿。
- 抗性:中抗甘薯根腐病,高抗甘薯蔓割病,感薯瘟病。
產量表現
2011年參加省區試,結果表明,平均鮮薯產量40264.4千克/公頃,比對照品種金山57減產11.22%,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乾產量10555.5千克/公頃,比對照減產6.87%,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平均澱粉產量6622.35千克/公頃,比對照減產5.08%,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012年續試,平均鮮薯產量41744.7千克/公頃,比對照品種金山57減產0.06%,差異未達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2位;平均薯乾產量10832.7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7.32%,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1位;平均澱粉產量6769.5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10.52%,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1位。2年平均鮮薯產量41004.45千克/公頃,比對照減產5.87%;平均薯乾產量10694.1千克/公頃,比對照減產0.18%;澱粉產量6695.85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2.22%。
2013年參加生產試驗,莆田、惠安、寧化、石獅4個點鮮薯產量分別為40237.5、29584.5、47685、40722千克/公頃,4個點平均鮮薯產量為39557.3千克/公頃,平均比對照增產4.13%。
適種區域
福薯90適宜在中國南方薯區福建春薯、夏薯和秋薯種植。
栽培技術
- 培育壯苗:採用秋薯留種,1月上旬下種用地膜覆蓋育苗,苗期加強肥水管理,促進長芽、早髮根、出壯苗。
- 合理密植:早薯於6月中旬前栽種,晚薯於6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種。早薯種植3500株/畝,晚薯種植3500株~4000株/畝。
- 施肥水平: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夾邊肥;畝施純N12~15千克,N:P:K比例以1:0.5:1.6為宜。基肥:點穴肥:夾邊肥比例以6:0.5:3.5為宜。
- 適時收穫:福薯90號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35~150天,適時收穫有利於品種貯藏。
- 防治病蟲害:常見的病蟲害有斜紋夜蛾、卷葉蟲、天蛾。藥物防治,掌握在3齡前局部發生階段進行防治。該品種不宜在薯瘟重病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