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

《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是為全面提升福建高等教育水平和競爭力,激發釋放全省高校創新驅動潛力,提升高等教育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中的支撐能力,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制定的規劃。

2022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
  • 發布單位: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2022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

內容全文

重點任務
  一、完善分類發展體系
  1.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加快構建“兩區兩帶兩核”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謀劃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高水平海洋類本科學校,支持福耀科技大學(暫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建設。穩妥推進獨立學院轉型提升,規劃設定服務海洋經濟、數字經濟、健康食品、文化創意等套用型本科院校。推動符合條件的本科高校更名為大學。積極引進兄弟省(市)高水平大學、台灣知名高校、港澳及中東歐理工農醫類高水平高校來閩辦學,引進台灣套用技術大學、知名企業來閩合作舉辦獨立法人的職業技術大學。
  2.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瞄準一流目標,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和方向爭創一流。支持廈門大學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支持福州大學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整體辦學實力穩定在全國大學前50強。支持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爭創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力爭進入全國大學80強。推動華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進入全國大學100強,集美大學進入全國大學前120名,福建中醫藥大學進入全國大學前250名。支持閩南師範大學建設省級“雙一流”高校。力爭福建師範大學穩居全國師範院校前10名、福建農林大學進入全國農林院校前5名、福建醫科大學進入醫科院校前10名、福建中醫藥大學進入中醫藥院校前8名。
  3.創建一流套用型高校。實施一流套用型高校建設工程,分類推進一流套用型高校建設,力爭建成一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打造套用型高校建設“福建模式”。支持行業特色院校加快發展,提高服務行業發展水平,推動套用型高校緊密對接區域發展實際,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評價標準,推動人才培養規格與行業標準、教學實踐與生產實際、教師隊伍與行業企業人才隊伍相融合,加快培養適用型人才,提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能力。
  4.推動高職院校提質培優。服務“技能福建”行動,強化專科層次職業教育主體地位,全面提升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加快推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創新服務、促進就業創業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施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院校、30個左右高水平高職專業群,推動6-8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畫”建設單位。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支持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鼓勵國家“雙高計畫”建設院校骨幹專業試點聯辦職業本科專業或一流套用型本科高校申辦職業本科專業。部省共同支持廈門市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支持泉州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5.規範發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發揮高校資源優勢,推進同層次同專業的學歷繼續教育與全日制教育同校同質。將高校學歷繼續教育辦學條件基本指標作為評價辦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合理確定招生規模。支持高校以全日制優勢專業為依託舉辦學歷繼續教育,鼓勵“雙一流”大學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結合一流學科專業舉辦學歷繼續教育。支持高校在境外設定教學點,開展境外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辦學。建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評估和繼續教育年度發展報告發布機制。探索建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辦學信用管理機制,開通違規辦學網路舉報受理平台。推動高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教育教學日常監測。
  二、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
  6.加強急需緊缺人才培養。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積極服務並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接國家戰略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合理最佳化人才培養類別結構。加快補齊公共衛生和健康領域人才短板,支持綜合性大學建設醫學院,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擴大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畫,加強師範教育人才培養,支持福建師範大學建設國家師範教育基地,推動福建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泉州師範學院、寧德師範學院等高校爭創全國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對接先進制造業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強積體電路、數據安全、工業軟體、生物醫藥、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電動船舶等重點產業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圍繞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推動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分領域協同打造基礎學科聯盟和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相關學科套用學科聯盟和政產學研用金聯盟,加大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國際傳播等專門人才培養力度。統籌推進法治、智慧財產權、公共安全、碳達峰碳中和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專門人才培養。到2030年理工農醫類本科在校生占比提高到55%左右。
  7.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研究生教育擴容提質,加大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培育力度,力爭到2030年新增7所左右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4所左右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2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設300個左右省內空白及緊缺急需領域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增加到15萬人左右。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擴大專業學位授權布局,支持增設臨床醫學、教育、工程、農林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原則上只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專業學位授權點為主,碩士研究生招生計畫增量主要用於專業學位。
  8.最佳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及時調整最佳化學科專業布局。分類推進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專業建設,高起點布局支撐國家原始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學科專業,支持建設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輕工、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物與新醫藥等領域套用學科專業,超前布局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國家治理、儲能技術、中華文化傳播等領域新興交叉學科專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等民生急需學科專業。圍繞基礎學科、套用學科、交叉學科等,推動組建若干學科聯盟,促進學科強強聯合、集聚發展。實施高水平學科創新平台建設計畫,布局建設20個左右高水平學科創新平台和前沿學科中心,著力培育基礎學科、交叉學科相關領域的新增長點。
  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9.強化立德樹人導向。堅持不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實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加強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文化進校園,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馬克思主義學院,爭創1-2所全國高水平馬克思主義學院。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選樹100項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00項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0個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30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
  10.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等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輔修專業制度改革,開展雙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試點,推進校企聯合培養、訂單培養、定向培養,打通人才培養、就業發展等堵點難點。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完善“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開展高職專科與職業教育本科、高職專業與套用型本科有效貫通培養。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加強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建成3-5個左右國家積體電路融合創新平台、產教融合創新平台、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布局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等。
  1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圍繞“專業、課程、課堂”,推動高等教育“質量革命”。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引領高校專業內涵提升,落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畫”,實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全面推進專業認證(評估)。提高課程建設質量,對接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畫”,分專業打造一批“金課”。推動科研反哺教學,推進高校優質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積極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智慧型+教育”,加強教研室、課程模組教學團隊、課程組等教學組織建設,打造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
  12.加強創新創業創造教育。把創新創業創造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創新創業創造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持續推進創新創業創造學院、示範基地、示範高校建設,打造一批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特色示範課程。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培訓,打造一批高校創新創業創造培訓活動品牌,辦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建設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融合發展和創新創業創造中心。
  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13.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穩步推進省自然科學基金高校聯合資助工作,培育高校作為牽頭單位承接60個左右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承擔120個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力爭新獲10個左右國家自然科學獎。加大全息光存儲、大數據技術、現代農業、神經病學、中醫診斷技術、智慧型製造等新技術領域的前瞻布局和攻關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努力實現“從0到1”的突破,力爭在個別領域實現“領跑”。
  14.打造服務發展新動能。構建“兩區雙核一走廊”高校科技創新格局,以福州地區大學城為龍頭打造閩東北區域高校集群,以廈門大學為龍頭打造閩西南區域高校集群,打通福廈泉科技創新走廊。探索“城校共生”“校企協同”“產教城融合”發展模式,依託大學城、高新區、軟體園、“三創園”等創新資源,高標準推進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建設。實施高校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引導高校瞄準科技前沿,加強對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協同攻關。強化有組織科研創新,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與政府、科技園區、企業緊密聯繫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組建聯合創新團隊,開展校企聯合攻關。推進高校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建設一批軍民融合創新平台,形成一批軍民融合示範項目。
  15.提升創新平台能級。實施高校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躍升工程。支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套用數學中心、前沿科學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謀劃構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對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高端智庫等特別重大的平台建設,一事一議、綜合施策、重點支持。集中資源建設若干省級創新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急需領域的創新研究平台建設。持續支持若干成果突出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16.提高成果轉化能效。推動高校基礎研究、套用技術研發和我省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推動一批高校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設國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建立全省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扶持高校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展,加強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暢通職業發展和職稱晉升通道。加強高校與中科院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合作,增強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功能。支持廈門大學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福州大學和福建農林大學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依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運營創新中心等提供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配套服務。支持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和受益分配有關規定。
  17.打造哲學社會科學高地。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構建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設立省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專項,推出一批高質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力爭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獲獎數進入全國中上水平。支持國家高端智庫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建設。加強高素質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育引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青年骨幹。
  五、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18.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推動建立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用“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引領師德師風建設。將各類師德規範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教師全員培訓必修內容。嚴把政治關、師德關,在師資引進和選聘工作中全面實行“凡引必審”制度。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嚴格師德考核,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加大優秀教師表彰宣傳力度,選樹師德典範,激勵教師潛心育人。
  19.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並重。實施高層次人才育引工程、特級人才(團隊)培育支持計畫,力爭引進培育10名以上特級人才(團隊)、400人次左右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團隊)。支持高校面向全球遴選學術校長、學術院長、首席科學家,引領打造一批“特色學科創新團隊”“重點學科創新團隊”。鼓勵高校跨校學科平台合作建設,建立柔性引進機制,實現人才共享共建。繼續實施台灣全職教師引進計畫,積極吸引台灣高校高層次人才來閩工作。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製度,在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完善高層次人才精準服務體系。
  20.加快高水平師資培育。強化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每年選送200名青年教師出國訪學研修,聘請院士等高層次人才“一對一”培養100名青年英才。建立教師多元補充機制,提高教師隊伍博士學位比例。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建立研究生“產業導師”選聘制度,完善高水平研究生導師培訓體系,打造若干高水平研究生導師團隊。實施職業院校教師“雙師雙能”培育工程,健全高校教師與行業企業技術人才交流互派機制,到2030年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隊伍比例80%以上。
  21.健全教師現代管理制度。實施公辦普通高校人員控制總量管理。深入推進高校崗位聘用改革,探索準聘與長聘相結合等方式,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聘用機制。推進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健全以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為導向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完善高校績效工資分配機制,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績效工資向關鍵崗位、優秀拔尖人才、學科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傾斜。加強教育教學業績考核,提高從事教學工作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額度。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薪酬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支持高校設立傑出人才工作室,探索首席專家負責制,賦予領銜專家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鼓勵採取多種辦法提高青年教師待遇。
  六、擴大融合開放力度
  22.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增量提質。鼓勵高校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合作舉辦本科層次以上的辦學機構或項目,推進天津大學在福州濱海新城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辦好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境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與高校合作建立科研機構、高新特人才與技術孵化基地,探索建立高校對外技術引進、技術轉移、技術援助等合作新機制。到2030年,力爭引進世界知名大學來閩舉辦2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水平大學,合作舉辦10所非獨立法人機構(二級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總數達80個以上。
  23.提升對外交流合作內涵。做強“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和職業教育聯盟,積極對接福建-東協友城、金磚國家職業教育聯盟等合作平台資源。實施學科國際影響力培育工程,支持參與國際組織實施的教育質量評估和專業認證項目。依託教育部“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平台,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質大學、知名企業共建產學研用研究院和科研中心,開展產學研用國際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推進高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院校合作設立孔子學院、海絲學院、魯班工坊、海外中醫藥中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區域和國別研究中心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與人才合作,支持高校對接落地一批標誌性的產業合作項目。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海外辦學,支持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建設。實施“海絲英才”訪學計畫,每年選派500名師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學或科研機構交流訪學。做強“留學福建”品牌,穩步擴大來閩留學生規模。
  24.深化閩港澳台教育融合發展。鞏固閩港澳台高等教育交流成果,探索建立若干閩港澳台高校專業聯盟。打造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先行區,支持福建建立“4個1”創新融合發展機制,即一所部屬高校、一所福建高校、一所台灣知名院校共同聚焦福建一條千億產業鏈發展需求,在福建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支持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高校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台生預科學院、專業教學學院等,培養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急需的套用型人才。支持福建農林大學與台灣高校加強涉農人才培養合作,加強平潭科研院建設。支持閩南師範大學建設“兩岸教育文化融合發展實踐基地”。擴大高校招收港澳台生規模,打造“學在八閩”品牌。
  25.加強與重大區域戰略教育合作。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教育對接合作。建設一批跨區域教育聯盟、協作平台,深化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合作,共同培養拔尖人才,共同建設大科學計畫、大科學工程和大科學裝置等大型新研究平台,形成若干個高品質教育合作品牌。
  七、提高數位化建設水平
  26.推進深度融合的高校新基建。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信息技術在高校的深度套用和融合創新。設立高校新基建示範引領重大項目,加快信息網路、平台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套用、可信安全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高校建設集中共享、業務協同的服務套用平台,匯聚學校管理、教學科研、生活思政、就業創業、資源配置等方面數據,開展動態監測和大數據分析。
  27.促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以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依託數位技術構建智慧教育平台、網路教學培養平台、科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建設線下線上融合協同的數字大學。統籌高校數位技術學科資源與頭部企業共建數字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省級教育專網,充分利用“福課聯盟”、福建高校數字圖書館,推進優質線上開放課程資源共享套用,推廣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促進課程結構重組、教學流程再造、質量文化重構。
  28.建設產教融合雲平台。以數位技術手段,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動高校與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機構合作,建設高等教育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台,構建市場導向、供需對接、資源共享的“網際網路+產教融合”大平台。
  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9.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省級政府統籌,分類推進高校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規範教育行政程式和權力運行方式。深化部省戰略合作,將高等教育納入部省戰略合作會商重點內容。推進部省共建在閩高校。推動高校完善現代學校制度,進一步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激發辦學內生動力。制定高校章程修訂工作規程,完善高校章程草案起草、審查和發布機制,健全高校章程落實機制。開展高校法治工作全面測評,以評促改促建,提高依法辦學、依法治校的自覺性。
  30.深化評價改革。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的根本標準,深化管辦評分離改革,完善高校自我評估工作機制,建立常態化辦學質量監測制度與調整機制。實行分類評價,開展省“雙一流”高校、套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成效評價,引導不同高校辦出特色水平。健全以德技並修、產教融合為重點的高職院校評價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