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大橋

福建泉州大橋

泉州大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城區,是國道324線泉州段上跨晉江幹流的重要橋樑,是福州、泉州通往漳州、龍巖等地區及各縣的交通要道,同時又是泉州主區的城市橋樑。

泉州大橋於1979年12月開工建設,1984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全長848.53米,橋面寬16.5米(包括人行道等)。目前正在大橋上游規劃擴建“姊妹橋”,以緩解目前泉州大橋的交通堵塞的現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建泉州大橋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城區
  • 開工時間:1979年12月
  • 全長:848.53米
選址經歷,主要景觀,交通現狀,交通擴建,

選址經歷

泉州大橋經歷了“好事多磨”的階段,就選址問題,前後變更了三次,地點是新華路南端浦口、第六碼頭,但都因造價等問題放棄了,最後一次的地址就是目前的大橋橋址。“大橋建好後,促進了泉州經濟文化和交通旅遊業的飛速發展。”
福建泉州大橋

主要景觀

泉州大橋全長848.53米(含引橋長2582米),橋兩側欄桿上 有花崗岩雕獅子326隻、石雕白蓮花328朵,大橋兩端各有2座六角涼亭, 當時曾被稱為“福建省城市最長公路橋”。這些石獅子有的張牙舞爪,有的憨態可掬,有的趴地對峙。有趣的是,獅子們還與相隔在護欄柱頭上那一朵石蓮花剛柔並濟,形成了一幅長達數百米的“百獅戲荷”圖,在我國當代橋樑史上獨樹一幟。石獅子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避邪鎮惡的圖騰。泉州的不少古橋上都安裝了石獅,成為橋頭守護神。全橋用水泥鋼筋做成,人行道上還有一條長長的盲人道。

交通現狀

目前,泉州大橋交通量大、常堵車。泉州大橋曾經是國道324線泉州段上跨晉江幹流的重要橋樑,是福州、泉州通往漳州龍巖等地區及各縣的交通要道,現在主要功能是泉州市區與晉江石獅南安交通要道的城市橋樑。隨著大橋兩岸各縣市區經濟的不斷發展,泉州大橋上的交通量急劇增加,根據交通量觀測,泉州大橋的晝夜交通量已達106745標準車,車輛通行能力差,常發生堵塞現象,已嚴重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

交通擴建

交通改造部門匯報會上透露,擬在現有泉州大橋的上游新建一座寬14.75米的橋樑,新橋軸線距離舊橋上游邊緣約7.5米,加寬後的橋面寬31.5米,斷面型式為3米(中央分隔帶)+2×12米(行車道)+2×2.25米(人行道+欄桿)。有關人士說,新建“姊妹橋”建成後,交通堵塞的現象將有望得到緩解。
方案
大橋北岸將建高跨橋
目前,已建成的橋南互通立交在泉州大橋上游預留單向擴寬4車道的接 口。大橋北岸的寶洲街接口為三路交叉的Y字形,其中溫陵路、寶州街為單向交通,由於交通量大,加上車輛隨意改變車道,大阻塞現象常發生。因此,泉州大橋接線北岸也要相應地進行改造,已擬出“半互通立交”的方案。
該方案是只在泉州大橋往溫陵路方向設一座長338.5米的雙車道高跨橋,匝道的橋面寬10米,斷面型式為1米(左側硬路肩)+7米(行車道)+1米(右側硬路肩)+2×0.5米(防撞護欄);
而溫陵路往寶洲方向、寶洲街往泉州大橋方向的車輛則沿地面行走通過 設定信號燈控制。
擴寬後,溫陵路的路面寬51米,左幅斷面型式為12米(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4.5米(非機動車道)+3米(人行道);右幅斷面型式為:10米(高架橋)+10米(輔道)+2米(綠化帶)+4.5米(非機動車道)+3米(人行道);
擴寬後,寶洲街的路面寬43米,斷面型式為2×12米(機動車道)+2×2米(綠化帶)+2×4.5米(非機動車道)+2×3米(人行道)。
擴建後交通格局
泉州大橋將在西側(上游)再建一座“姊妹”橋。建成後,原有大橋三車道進城,新“姊妹橋”三車道出城,形成“三進三出”的交通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