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杭路181號,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
該展館以省文保單位羅氏綢緞莊為依託,通過幻影成像、體感互動等新技術,以生動、活態的方式展現最地道的福州本土傳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杭路181號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杭路181號,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
該展館以省文保單位羅氏綢緞莊為依託,通過幻影成像、體感互動等新技術,以生動、活態的方式展現最地道的福州本土傳統文化。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杭路181號,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1。該展館以省文保單位羅氏綢緞莊為依託,通過幻影成像、體感互動等新技術,以生動、活態的方式展現最地道的福州...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位於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82號,是由福建省文化廳主管,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演示、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展示機構。機構位置 博覽...
福州市民眾藝術館,2022年1月更名為現名稱。內設辦公室、非遺保護部、藝術培訓部、活動策劃部、美術戲曲部、九日台音樂廳、非遺展示館7個部室,擁有館本部、福州九日台音樂廳、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三個視窗陣地 。
文化融合 “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匾額上面的字型融入了福州金箔製作工藝。展演活動 2011年5月29日,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在五洲情會展中心的福建展區,福州金箔製作工藝項目傳承人現場展示福州金箔製作工藝。
2022年8月30日,《古老與新聲 福州非遺全景探秘》新書發布會將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舉行。屆時,發布會上的“對話古老,傳遞新聲”文化分享會將邀請主創團隊暢談書籍編撰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同時邀請多位福州非遺文化工作者代表,...
明溪縣非遺文化展覽館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行政服務中心,總面積400多平方米。集參觀、體驗、傳承於一體,以“歸化文脈 古邑非遺”為主題,配套建設數位化非遺展示平台、非遺傳習課堂、非遺傳承所,採用全息投影等數字科技,全方位展示...
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將葉氏民居作為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常設展示中心,宣傳與弘揚我省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品千餘件。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林則徐 林則徐(1785—1850年),福州人,...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評估合格,海峽壽山石文化研究院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5年12月3日,福建省非遺博覽苑舉行的”“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對福州壽山...
展示活動 2019年12月12日—18日,福州市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達明美食街和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舉辦“八閩美食嘉年華”活動。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現場安排永和魚丸手工技法展示等。文化交流 2020年12月19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
福州洪塘篦梳製作技藝,福建省福州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洪塘篦梳”出自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洪塘村,是以麻竹等為原料,經破竹、破篦、刮青、制梳、烘焙篦等工序製作而成,因能夠篦發去垢而不傷發,故稱為“篦...
福州市軟木畫技藝保護規定於2021年6月24日福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2021年7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准。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軟木畫技藝的保護,...
2021年10月28日福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2021年12月15日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批准。條例全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的保護,繼承和弘揚閩都優秀傳統...
王長坤,全國輕工技術能手 、國家一級/高級技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工藝品雕刻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寫主要起草人,國家工藝品雕刻工考評員、裁判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 、福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福建省藝術館是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所屬省級公益性事業單位。作為全省民眾文化藝術的龍頭單位,福建省藝術館承擔著指導、輔導、開展全省民眾文化活動,組織全省民眾文化藝術創作,開展全民藝術普及與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培訓民眾文化隊伍...
為了加強宣導“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使普通百姓能夠了解標本藝術文化, 傳承及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充分體現了野生動物標本的製作技藝,是一處動物標本藝術博物館。建築布局 主要展陳手段為:大場景模擬、仿真...
軟木畫,福建省福州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軟木畫又名“木畫”,是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地區的一種軟木雕刻手工技藝的別稱。它形成於20世紀初,發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東郊的西園村。軟木畫以從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拉伯等地...
設有考古發掘、文物研究和保護、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和博物館學研究、閩台文化、民族民俗研究、宗教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域外文物攬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物鑑賞及自然科學探索等欄目。反映文物考古及研究成果及時快捷,內容豐富,資料翔實...
林如高是中國著名骨傷醫學專家,行醫80多年,傳承祖傳正骨秘驗方,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獨特的“林如高正骨手法”以及中草藥療傷醫術。2011年3月“林氏(如高)骨傷療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用價值 福建省林如高紀念館的正式...
閩都民俗園位於閩侯縣城新區,全園占地180畝左右,緊鄰福建省曇石山博物館,將建設生產民俗園、生活民俗園(含民間信仰)、文化教育園3個園區,藉以展示福州地區的古代民俗風情。閩都民俗園除再現福州民俗,保護傳承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外,...
2021年7月10日,“非遺”閩劇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林穎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做《唐音正聲存閩腔 儂家齊來講平話》主題講座,受到觀眾及學生們的熱捧。她認為,福州特有的彰顯傳統美德的文化活動“扛齋”及其蘊含著唐音宋聲的...
舉辦過《閩江閩海閩侯情—海上陶瓷之路特展》、《錫光溢彩-林慧錫雕藝術展》、《青銅之路--寧夏固原春秋戰國時期北方青銅文化特展》等精品展覽。非遺展示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位於該館一層。閩侯縣非遺項目涵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曲藝、...
福州捷運樞紐大廈、福州市雙虹國小,東北側有福州市第一醫院、福州第十五中學,西南側有達道社區、中亭街、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上下杭社區、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學,西北側有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吉祥山校區...
文化+旅遊 福州這次共組織景區、文創、老字號等近四十家重點文旅企業、文化場館以及縣(市)區文旅部門前來參展,不僅展示福州豐富的旅遊資源,現場推出系列主題旅遊線路產品,還展示了高樓米線等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旅產品、商品豐富多樣...
福清新厝車鼓舞,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傳統舞蹈,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清新厝車鼓舞源於明朝,盛行於清末民初,已有400餘年歷史。據稱,明嘉靖年間的倭寇之患,是車鼓舞產生的最初原因。車鼓舞表演時,一般由數十名老中青婦女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