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於2003年5月,她的前身是由福州大學社會科學部、學工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和中國文化專業、經貿秘書專業等整合而成,並於1994年成立的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成立時間:2003年5月
  • 隸屬:福州大學
  • 專職教師:106人
  • 校長付賢智
學院簡介,辦學定位,學院發展,學院領導,組織機構,教學機構,辦公機構,師資力量,系所簡介,人文社科系,社會學系,中文系,套用心理學系,音樂學系,6個研究所,

學院簡介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現有:
5個系:人文社會科學系、社會學系、中文系、套用心理學系、音樂學系;
4個本科專業:社會學、漢語言文學、套用心理學、音樂藝術等;
4個碩士點:社會學、科學技術哲學、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6個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青少年研究所、新經濟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中國傳統藝術研究所、閩台文獻研究所;
3個教育教學工作室: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工作室、音樂藝術教育工作室、美術教育工作室;
1個福州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10月,學院現有教職工118人,其中,專職教師10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博士16人;讀博9人;碩士54人。

辦學定位

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課為基礎,以社會學為重點,積極發展套用型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以閩台區域社會、科技為重點學術研究方向;加強教學與科研的協調發展,人才培養與政策服務並重,積極服務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逐步建成在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學院發展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先後發展創辦了:
一、本科專業:
社會學本科專業(1997年)
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2003年)
套用心理學本科專業(2004年)
音樂學本科專業(2005年)
二、碩士點:
社會學碩士點(1998年)
科學技術哲學碩士點(2000年)
法學碩士點(2000年)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碩士點(2005年)
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2005年)
三、研究機構:
中國文化研究所(1995年)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2001年)
青少年研究所(2001年)
新經濟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2001年)
中國傳統藝術研究所(2001年)
閩台文獻研究所(2005年)
四、其它:
3個教育教學工作室: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工作室、音樂藝術教育工作室、美術教育工作室等;
2個教育基地:福州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福建省思想政治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培訓和研修基地;

學院領導

院黨委書記:歐陽光明
院黨委副書記:謝曉默
院長:許鬥鬥(博士、教授)
副院長:莊穆(教授)
副院長:何少穎(教授)
院長助理:牛康(博士、教授)

組織機構

教學機構

1、系:
☆人文社會科學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社會學系
☆中文系
☆套用心理學系
☆音樂學系;
2、研究所
◎中國文化研究所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
◎青少年研究所
◎新經濟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中國傳統藝術研究所
◎閩台文獻研究所;
3、教學工作室與教育基地:
◇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工作室
◇音樂藝術教育工作室
◇美術教育工作室
◇福州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福建省思想政治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培訓和研修基地;

辦公機構

學院黨委辦公室
學院辦公室
學院教學辦公室
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

師資力量

學院有專任教師10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高職稱教師有31人,占教師總數的29.24%;博士學位教師16人,碩士學位教師54人,碩士以上學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6%。

系所簡介

人文社科系

人文社會科學系是人文社科學院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系,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福州大學建校時的馬列部,在職能上主要承擔福州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任務。人文社會科學系現有3個碩士點;分設“原理”、“概論”、“基礎”與“綱要”4個課程組,3個研究所,1個教育廳教師培訓和研修基地。
人文社會科學系擁有一支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教師隊伍。全系共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高級職稱占36%;博士4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19人;全國高校百名“兩課”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1人。近年來,該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基金各1項、省社科基金10項,廳局級項目30多項,出版學術著作8部、主參編教材11部、發表論文近300篇。獲得省級以上優秀項目成果近10項。
教學方面,我系擁有1 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以及1支校級教學團隊及“金色陽光“教學網站。近年來共獲得省教改優秀成果獎2項,校教改優秀成果獎3項;校各類教學優秀獎勵17人次;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獲獎論文10篇。
人文社會科學系今後一個階段的發展定位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以福州大學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與建設為基礎,以發展研究生教育為重點,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和二級學科學位點的建設力度,形成教學和科研相互協調、互為支撐的發展模式。

社會學系

社會學系創辦於1998年,為福建省最早的社會學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在12名專任教師中,教授與副教授5名,有博士學位6名。本系擁有社會學專業本科學士與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培訓頒證權,學生在學期間可得到系統的社會調查研究及社會工作與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培訓,畢業後可從事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管理、社會工作以及新聞傳播等職業。本專業的主幹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西方社會學史、經濟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等。
社會學專業套用面廣,就業形勢良好,我系歷屆本科生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保持在90%以上。社會學專業本科生已有250多畢業生,主要分布在企業、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等單位。社會學專業自建系之日逐漸建立起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學教學體系。課程內容既包含著基礎的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也有密切聯繫中國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的社會學前沿問題研究與社會工作套用等技術性課程。在課程設定上,要圍繞社會需要,讓學生學有所用,使學生能真正學到一門套用性強的社會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在2004年我們對社會學培養方案作了較大的改革,與2003年比較,我們減少公共基礎課與畢業環節課時數,對專業課的學分也作調整,將節餘出來學分增加到套用性較強的課程上,以突出與強調社會學的套用性。在2005的教學培養計畫中,我們更加突出了“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的目標培養,加強了社會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改革與調整後的社會學培養計畫主要圍繞著一項基本能力、三項套用技能與兩項職業資格師培訓進行課程調整和設定。一項基本能力是社會調查與研究能力,三個套用技能是社會工作、組織管理與新聞傳播能力,兩項職業資格師培訓是社會調查師與社會工作師。
社會學碩士點目前已經培養了6屆畢業生,碩士畢業生有100多人,主要分布在國家機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等單位,就業率為100%。我院準備在整合多方資源的基礎上,擬於近年申報博士學位授予點。

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文套用型人才,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較強的文字與語言表達、教學組織和初步科研的能力,能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中外企事業單位、學校從事寫作、編輯、傳媒、文秘、公關、策劃、教學等文化、宣傳、教育工作的高級文員、教師等相關專門人才。知識結構為語言、文學和中文信息處理、秘書實務,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漢語言文學知識和套用技能;能閱讀一般古典文獻;能熟練操作現代化辦公設備。主幹課程有:語言學概論、漢語修辭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文獻學基礎、文學概論、美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
該院中文專業從2003年創辦起,就將目標確定為培養能在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中外企事業單位從事寫作、編輯、傳媒、文秘、公關、策劃工作的複合型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2004年在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上做了一些調整,主要考慮到學生的就業面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如,選修課組充分考慮到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導讀課的設立考慮到讓學生儘快進入專業角色;二年級、三年級都安排學年論文,讓學生有較多實際訓練機會。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從第2學期起安排了6次學科實踐,每個學期1次;二、三年級的第2學期還分別安排了學年論文實踐;第8學期全部安排為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實踐。同時,在充分總結以往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2005級培養計畫做了較大的調整、充實,並增設了廣播電視編導的方向。2005級培養方案更加強調與實際接軌,學以致用,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課程安排充分考慮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對文化教育的要求,注重閩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實際需要和持續發展的可能,如專業選修課中設定了閩南語研究、福州方言研究、當代閩台文學研究、閩台文化概論、閩台民俗研究等富有閩台地域特色的課程。

套用心理學系

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套用心理學系始建於2004年,該專業是在1989年成立的福州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以培養和造就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系統掌握心理學專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勝任心理學教學與科研、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工作的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如今已經有四屆本科學生238名以及雙學位、主輔修學生100餘名;同時,套用心理學系利用專業平台開展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諮詢工作,為我校培養高創造力、高適應性的高素質人才服務。
套用心理學系以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體現心理學交叉學科的特點和優勢、突出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套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圍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套用社會心理學三大方向開設課程。
套用心理學系擁有一支充滿活力且具有較強教學、科研能力的梯隊形的師資隊伍;現有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院共建核心課程2門;獲得省級、校級教學成果獎4項,福州大學教學優秀獎15人次,福州大學青年教師“最佳一節課”獎3人次。科研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共承擔國家、省級、校級科研項目40餘項,撰寫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80餘篇,編著系列專著和教材10餘部,為心理系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未來5年裡,套用心理學系將建設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建立和完善一個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符合心理科學發展趨勢的專業設定和課程體系,實現套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並重、學術探索與社會服務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音樂學系

人文學院音樂學系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音樂實踐技能,能在學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音樂專門人才。充分結合併利用福州大學計算機、心理學等專業的特殊優勢為學生提供計算機音樂和音樂心理層面的知識,並要求學生能在實際的運用中予以融會貫通,從而加強了音樂與其他學科間的交融互滲。
音樂學系現已招收05、06、07級三屆本科生,其中在校一年級學生20人,二、三年級學生各30人。
音樂系現有從事音樂教學工作的專職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6人,助教7人,並有3人為在讀博士生。另外聘多位優秀音樂教師。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團結上進、富有朝氣、刻苦鑽研業務,具有責任心和極具潛力的教師隊伍。我系教師在圓滿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教育部、文化部及省級科研項目並參加全國、省級等各種專業比賽。
音樂學系的主幹課程有:基本樂理、和聲、復調、配器、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及其他樂器演奏、合唱訓練及指揮、室內樂、民族民間音樂、中西音樂史、中外舞蹈史、音樂社會學、音樂心理療法等。並開設有任意選修課,包括形體訓練、中外舞蹈史、聲樂(主修)、鋼琴(主修)、民樂、管弦樂、通俗歌曲演唱法、歌唱教學法、鋼琴藝術史、配器、MIDI音樂製作、流行音樂概述、音樂社會學音樂市場行銷、音樂心理療法、電視音樂編導、播音與主持、影視藝術名作鑑賞、中外美術名作鑑賞、動漫藝術等課程,課程設定和課程結構文理滲透,以培養複合型人才。公共基礎課包括有《大學英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等必修課程,使本專業學生的知識、研究方法和思維結構都可得到完善的發展。
音樂學系注重開放辦學,積極為學生搭建藝術實踐平台。如以福建省合唱協會直屬合唱團為實踐基地,每周安排老師與同學參加福建省合唱協會室內合唱團的合唱排練,每年參加若干次各種級別的合唱比賽、演出。以和聲鋼琴公司為樂器製作學習與觀摩的基地。學習鋼琴調律、維修,保養、製作等方面的知識,豐富他們的知識,同時通過技術學習培養他們的意志品格和操作能力,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
音樂學系2007年搬至旗山校區,辦學設施不斷完善,現已建有學生琴房,教師琴房,舞蹈排練廳,藝術實踐基地,電腦MIDI製作室等硬體設施。
福州大學人文學院音樂學系正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效益,培養套用型,複合型人才為主體,培養適應區域與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為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發揮更大的支持作用。

6個研究所

人文社科學院現有6個研究所,分別為: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青少年與婦女研究所、新經濟與智慧財產權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閩台文獻研究所、中國傳統藝術研究所。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簡介:
福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STS)成立於2001年11月,是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講師2名,助教4名;博士4名,碩士9名。近年來已經承擔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20多項,科研經費30多萬元;先後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權威刊物及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專著近百篇(本),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致力於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力圖以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近研究成果來促進現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力圖以科學技術的視角來探討現代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力圖以哲學的思維特性來批判與思考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中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力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待社會給予科學技術發展所起到的影響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1)科技價值論;(2)生態文明與科技發展;(3)海峽兩岸科技與社會發展;(4)科技管理;
擁有一個碩士點:科學技術哲學碩士點;
現任所長:許鬥鬥教授(博士)
主要成員:莊 穆(教授)、陳寶國(教授、博士)、何郁冰(博士)、陶火生(博士)、周志娟(碩士)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