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概念起源於法國心理學家Ringelmann在1927年的實驗研究。他在研究中首次發現,團隊成員的平均貢獻率會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而減少,因此後來有人將這種現象成為Ringelmann效應。
社會惰性,亦稱社會慣性。俄國的畢治杜立夫認為:自然界有惰性物質,人類社會也有惰性現象。社會惰性的表現是:社會成員的消極落後、不願輕易改變其生活習慣或工作習慣...
社會現象唯能論,亦稱社會現象唯能觀。認為社會現象可以用能量及其轉化來進行解釋的社會學理論。德國自然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提出。主要觀點是:(1)世界上絕大多數精神...
《健康與社會》是2009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賽爾·德呂勒。...... 第二部分 社會惰性制約下的健康:如何理解?理論和認識論上的準備第三章:健康問題中社...
林格爾曼將其歸因於當時所謂的“社會惰性”,即一個群體或團隊往往會“隱藏著”缺少個人努力的現象。通過測試得到的數據如下:級別 實際測得拉力(公斤) 平均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