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柏致辭說,該基地是我國磚石質文物科技保護領域全國性、開放式的重要科研平台,它的成立有利於整合我國磚石質文物保護領域的資源、技術和人才優勢,對提高陝西及至全國範圍內磚石質文物保護科研水平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科技進步與創新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要求該基地要立足陝西、面向全國、著眼世界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充分發揮和利用好陝西的各種優勢,為磚石質領域的文物保護科技進步、文物保護水平提高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促進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全面快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指出,該基地是國家文物局在秦俑博物館設立“彩繪陶俑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後在陝設立的第二家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為促進陝西文物科技保護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希望該基地充分整合、利用現有優勢條件共謀發展,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水平的學術帶頭人、文保專家和中青年技術肯乾,通過項目帶動戰略提升基地的科研水平,發揮基地在國內外磚石質文物保護領域的帶頭作用,將基地建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開放式文物保護交流平台。
設立在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的“磚石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是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第二批重點科研基地之一,該基地依託單位為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成員單位為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
西北大學。該基地擁有先進水平的磚石質文物分析、修復實驗室和全國性的開放平台,將圍繞磚石質文物科技保護修復研究、材料分析、環境監測和現場保護等方面進行研究和人才培養。通過與國內外文物保護研究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實現儀器、信息資源和人才培養平台共享,建立科研基地網路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在磚石質文物保護基地理論和現場保護方法研究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使之成為磚石質文物保護方面的全國性重點研究機構。
辦公條件
本基地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運行機制,以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為依託,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發揮陝西本地文物保護技術和人才區域優勢,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進行合作,搭建區域科技創新平台和國際交流平台。基地是依託單位直屬的實體性研究機構,獨立設定,能夠自主安排科研工作,聘任專兼職人員,包括行政和資料人員,制定內部分配政策,經費實行獨立核算。科研基地實行主任負責制。基地主任負責全面實施國家文物局確定的重點研究基地建設標準,實施學術委員會確定的學術發展規劃,制定內部管理規章制度,聘任副主任、專兼職研究人員以及行政和資料管理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科研課題全面實行“課題制”,基地專兼職人員均打破終身制,簽訂責權利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定期聘任契約,爭取5年內,基地科研人員達到1/3固定人員,1/3客座研究員,1/3聘用人員的目標。
人才隊伍
依託單位—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與其聯合單位—陝西省考古所、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勇於創新,團結協作,近280人的研究隊伍,其中有近60餘人的文物保護科技研究與修復隊伍。從事科技保護與研究的有研究員(教授)7人、副研究員、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14人、中級職稱18人、初級22人,其中,依託單位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相關專業人才40多人,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10人。學科涉及物理、化學、儀器分析、文物保護、建築材料、環境保護等。可進行文物材質、古代製造工藝、文物病害、科技考古等的分析檢測工作,各類磚石文物保護、文物保護材料及文物保護效果評估的研究,完全可以覆蓋磚石質文物保護研究的專業領域。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與聯合單位近5年來先後有60多人次與國內外文物保護專家就磚石質文物保護研究進行過合作交流,中心及合作單位絕大部分科研人員都在國內外著名文物保護研究機構進行過培訓,比較熟悉國際磚石材質文物保護的研究方法,有運用科學方法開展其保護研究素質和能力。
科研條件
研究方向與內容
1、基礎理論研究
A.磚石文物風化機理研究
B.磚石類文物古代製作及燒制工藝研究
C.埋藏或保存環境因素、生物及微生物的損傷機理及其預防研究
並通過實驗室模擬實驗等方法,系統、全面地了解各類文物常見的風化因素、特點及其機理,為進行科學保護技術研究提供參考。
2、標準化研究:
A.磚石質文物風化機理及程度研究的技術指標標準
B.分析測試方法標準
C.評價、評估標準。
如磚石質類文物保護材料保護效果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通過體系研究和建立,規範、科學評價目前市場品牌紛雜的磚石質文物保護材料,在科學界定其保護效果的基礎上,實行質量認證、準入監督,確保磚石質文物的保護材料質量符合文物科學保護的要求。
3、新材料、新方法套用研究
包括磚石質文物的清洗、除鹽、滲透加固、防水、防微生物侵蝕等保護材料和方法及其修復材料和方法。通過對不同類型文物、不同風化情況、不同環境條件進行實驗室模擬對比和現場標準區保護效果研究的方法來篩選、改進、推廣那些有效可靠的文物保護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
4、保護技術和高新技術套用研究
A.磚石文物的原位檢測技術,高精度探測技術如雷達、紅外檢測技術等等。
B. 適應於不同環境的新型防風化材料研究等,如石灰岩保護中草酸類保護劑、納米材料等套用和開發。
C.磚石質文物保護工藝和措施研究,如磚石脫鹽技術和工藝的開發,城牆磚的保護問題等。
本科研基地以“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依託,在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的基礎上,還將與國內外著名文物保護機構、大學的合作,如
中國文物研究所、中科院傳統工藝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雲崗石窟保護所、
西安交通大學等合作,跟蹤當今先進的文物保護理論、技術、材料,不僅及時地介紹、引進、推廣,還要在引進消化的基礎上,開發有關鍵性、原創性的技術和材料,同時結合重點項目,主要進行磚石加固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組織多學科協同研究、同時注意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傳統方法結合,促進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
課題項目
本科研基地,積極開展與磚石文物保護有關的科研和實施項目,以磚石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人員為主承擔的國家文物局項目唐陵內部石刻的超音波探測研究、石質文物保護修複方案編寫規範、石質文物病害分類及圖示規範等課題已於2007年底通過國家文物局有關專家的結題審核;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護修復工作,也基本完成了石刻環境整治、地基加固、補配修復及部分問題嚴重石刻的保護處理等野外實施工作,並正在戶外大型石質文物的計算機掃描、三維有限元模型研究、地基及裂隙監測及穩定性評估方法上進行研究。
目前在研的科研項目:
1、 石刻計算機三維彩色圖像處理研究——以陝西唐陵石刻為例;
2、 法門寺地宮出土髹漆平脫秘色瓷器保護修復研究;
3、 十一五支撐計畫課題:古建築彩畫保護技術及傳統工藝科學化研究;
4、 十一五支撐計畫課題古代壁畫脫鹽關鍵技術之子課題:殿堂壁畫可溶鹽病害及活動規律研究。
除承擔上述文物保護科研項目外,近年來,基地還承擔了大量的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其中與磚石質文物保護相關的項目和工程有10多項,主要有:
1、 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護項目
2、 中德合作水陸庵彩繪泥塑保護項目
3、 新疆呼圖壁岩畫保護工程
4、 半坡博物館展覽大廳土遺址的化學保護及回填工程
5、 《陝西陽陵羅經石遺址化學加固保護方案》及工程實施
6、 《榆林紅石峽題刻保護加固》方案及工程實施、
7、 西嶽廟石牌坊加固工程
8、 西安北郊安伽墓出土石棺彩繪的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