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峽模式

碧峰峽模式

碧峰峽模式”概括的講:就是在一個風景旅遊區內,由政府統一規劃,授權一家企業較長時間地獨立經營和管理,組織一方或多方投資建設,統一規範、有序經營,達到資源最佳化配置、永續利用,使景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的旅遊開發模式,最佳化和創新了旅遊產業結構,在保護自然資源、生態資源的前提下,實現了高起點規劃、大資金投入、規範化管理、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碧峰峽模式
  • 屬性:大型生態景區
  • 地理位置四川省雅安市
  • 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
簡介,背景,具體內容,生態保護,詳細措施,開工之初保護,開業之後保護,建設期間保護,其他措施,後來發展,初具規模,周邊效益,

簡介

碧峰峽是成都萬貫集團投資開發的一個大型生態景區。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有“天府之肺”的美譽。萬貫集團是四川省著名的民營企業,創建於1986年。業務範圍涉及旅遊酒店物業房地產商貿餐飲娛樂等多個行業。經過16年的求實創新、銳意進取,固定資產已由當初的二千元發展成為一家以旅遊業為主的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經營。擁有合資和控股公司十多家,自有資產超過5億元、控股資產達13億元的企業集團。

背景

一九九八年,萬貫集團緊扣時代脈搏,看準了旅遊市場的巨大潛力,決定開發碧峰峽豐富的旅遊資源。在碧峰峽的開發中,萬貫集團大膽創新、敢為天下先,在全國獨創了“碧峰峽模式”。“碧峰峽模式”目前已成為旅遊景區開發的典範,成為政企合作的樣板。2001年,萬貫集團董事長陳清華由此獲得全國“十大旅遊風雲人物”。2001年,四川省借鑑“碧峰峽模式”,向海內外推出了十大景區招商項目,在社會上造成了廣泛的影響。

具體內容

一是總體控制、有序服務的整體經營模式。這種模式是指在一個時期內,由一家獨立的法人企業實施對旅遊區的總體控制,包括統一區內規劃,統一區內建設,統一區內管理標準,使區內所有從業者都能如一個企業內部各環節一樣,得到有效控制運轉,最終達到統一的質量標準。
二是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所構成的社區管理模式。即在整體控制下,為實現景區的有序、高效經營而採取的“準城市化、準社區化”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管理層次少、注重成本核算、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對內競爭、對外統一。
碧峰峽模式碧峰峽模式
三是從家門到景區大門的全程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遊客從家門開始,到回到家門為止,由景區提供吃、住、行、娛、購、游全方位的標準化、精細化服務。這樣,可以減少遊客對服務不周到、安全無保障、消費不透明等方面的擔心。
四是挖掘篩選、多角開發資源整合模式。即把一個旅遊區所擁有的客觀存在的和諧,以資源加以挖掘和篩選,並以其中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作為主體加以開發完善,形成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優勢明顯的資源整合模式。

生態保護

到過碧峰峽的人都說碧峰峽很美。的確,碧峰峽很美。它美在自然、美在生態。你只要站在碧峰峽景區觀景台極目遠眺,翠屏山的煙雨朦朧、千層岩的飛珠濺玉,就可盡收眼底。那份寧靜、那份秀美、那份靈動,的確叫人心曠神怡。

詳細措施

碧峰峽的開發建設管理中,我們始終堅持了合理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並重的原則。碧峰峽開發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在於我們重視生態保護,把生態看成是碧峰峽發展的命脈。我們深知:生態一旦遭到破壞,碧峰峽就失去了旅遊業賴以發展的基礎。我們強調景區開發與保護的結合。建成後的碧峰峽景區,經環保部門驗收後認為:景區認真執行了“三同時”的方針,廢水、廢氣排放都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噪聲達到了國家零級標準,景區生態環境十分優良。
碧峰峽模式碧峰峽模式

開工之初保護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工程建設之初,我們就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碧峰峽建設期間的工程垃圾,按環保的有關規定,公司花幾百萬元清潔衛生費,運到指定地點處理。

開業之後保護

開業以來,生活固體垃圾堅持運到指定的垃圾站堆放,再由專車每天清運到雅安市指定的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並逐步完成了污水處理系統。動物園每個點都修建了化糞池。目前,景區內修建了大小污水處理池四百多個,污水經三級處理達標後,排放到農田使用。
餐廳、鍋爐房、員工食堂始終使用天然氣、液化氣和排污較少的燃料,減少了煙塵等直接污染源。景區內修建了多個“生態廁所”,得到了遊客的好評。景區內的設施,凡是能夠進行生態包裝的地方,我們都進行了生態化包裝。

建設期間保護

工程建設期間,委託環保部門現場踏勘、監測,作出了生活污水、固體廢棄物及噪聲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評價,制定了規範性的指導原則。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我們花上千萬元把景區內的農戶全部搬遷到了景區之外。還花350萬元把景區的7千畝森林買了下來,林場的二十多位工人全部由萬貫集團接收安置。這些人員主要進行森林防護、幼林扶育。為了防止農民無錢用,上山砍樹,破壞生態,我們每年支付周邊農民10多萬元資金,幫助他們提高生活水平。這幾年,碧峰峽先後支出五百多萬元資金進行植樹、種花、種草、園林綠化、生態包裝。還花十多萬元幫助農民把周圍的荒山、荒坡種上了楓樹和翠竹
碧峰峽模式碧峰峽模式

其他措施

碧峰峽在開發、建設、管理過程中,由於我們對碧峰峽開發項目的反覆論證以及對地理、地貌、地質水資源植物生態、氣象資源、測繪等多學科的綜合考察,為碧峰峽的生態保護、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作為碧峰峽模式主要內容之一的資源開發模式,我們重點突出了可持續發展、永續利用。根據國家相關環境保護法規,我們確立了三個指導思想:景區生態是景區的生命;生態效益等於或者大於經濟效益;不僅僅使生態得到保護,而且使環境更美好、更豐富。
在規劃中,堅持做到了“三個之外”。即:主要接待設施建在核心景區之外;污染物排放在景區之外;農民搬遷到景區之外。整個建設期間,碧峰峽投入到環保方面的資金就達800多萬元。
在建設中,我們堅持實行了門前“三包制度”。即:建設隊伍包種(砍一顆樹補栽十顆樹)、包補(毀壞一平方米草地,補種十平方米)、包賠(如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則施工隊伍承擔十倍罰款)。
在經營中,堅持處理好三個關係:把動植物、水、空氣、岩石、文物、陽光等資源當作景點向遊人介紹;把動植物、水、空氣、岩石、文物、陽光等資源當作企業的財富與資產進行管理;把生態效益放在比經濟效益更高的角度處理。
在管理中,建立了四個保障:健全生態保護的機構、人員;保證環保設施資金到位;對遊客、員工、社區居民進行生態教育;考核景區領導的指標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方面的內容。目前,碧峰峽景區已自覺形成了愛護環境的習慣。可視範圍內任何一個地方有垃圾,都有人主動、自覺地去撿,景區生態十分良好。

後來發展

旅遊是一個勞動密集的產業,隨著碧峰峽的開發成功,為當地帶來了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碧峰峽開業的當年,就帶動雅安當地的相關產業1.5億元。由於碧峰峽火爆,2001年和2002年,帶動當地相關產業6億元,占雅安市當年GDP的比重達3.5%。這幾年,雅安的賓館飯店交通運輸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城市的發展步伐和生態化建設進程明顯加快,一個園林化的雅安市區正在崛起。

初具規模

碧峰峽平常有600餘名員工,旺季達1000多名。這些員工有相當一部分是國營企業下崗職工、城市待業人員或當地農民。這些人的收入每年平均在1.5萬元左右。為了使景區的發展平衡協調,最大限度的滿足遊客的需求,在碧峰峽建設之初,我們就把景區周邊“農家樂”納入公司的統一規劃。近幾年,景區周邊的農民和經營戶相繼辦起了五十餘家賓館酒店或飯館,有床位一千多張。據統計:這些經營戶每年收入最低的有四、五萬元,最高的達幾十萬元。碧峰峽景區周邊有兩個行政村,為了幫助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我們組織了二百餘人的農民滑竿隊。滑竿隊的管理、收費、標識和服務實行統一管理,既杜絕了拉客、宰客現象,又實現了規範有序經營。抬滑竿的農民每年收入都在5、6千元以上。碧峰峽景區內有60多間商業鋪面和攤點。按常規,我們可以自己經營。但為了給社會做貢獻,我們在統一管理的前提下,對所有的商業鋪面、攤點都實行了對外招商,擴大了社會就業。

周邊效益

碧峰峽生態動物園每年需要大量的牛肉、活雞和飼草。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我們先後幫助農民和養殖專業戶雅安市的雨城、名山、滎經等區、縣,建立了養牛基地、飼草基地和養雞場,還專門組織農村婦女為動物園提供青草。目前,碧峰峽生態動物園每年所需的11萬斤牛肉、6千隻活雞、80萬斤飼草,全部由周邊區、縣提供。僅此一項,每年就為當地農民增收二百多萬元。
我們認為: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幫助當地經濟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因為有了魚水一樣的關係,雅安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碧峰峽是雅安旅遊的一面旗幟,誰與碧峰峽過不去,我們就砸誰的飯碗。景區周邊的農民說:“誰要是與碧峰峽過不去,我們就與他過不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