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丙酸中毒

硝基丙酸中毒是由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acid,3-NPA)引起的。3-硝基丙酸是一種無色的針狀晶體, 分子量119,熔點66.7~67.5℃,溶於水和極性有機溶劑。

基本介紹

  • 別稱:硝基丙酸中毒
  • 常見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以及昏迷、抽搐
病因,毒理,診斷要點,治療概述,預後,

病因

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acid,3-NPA)是一種無色的針狀晶體, 分子量119,熔點66.7~67.5℃,溶於水和極性有機溶劑。自然條件下,它是由甘蔗節菱孢、蔗生節菱孢、米麴黴等真菌產生的一種毒素,某些高等植物也能合成3-NPA。導致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因儲存不當而霉變的甘蔗引起,中毒多發生於我國北方各省的每年冬春季節(2~4月份)。

毒理

(1)毒代動力學:動物實驗表明,3-NPA經胃腸道吸收較快,灌胃後其血液濃度達峰時間約為12min,進入血液後很快向各組織分布,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給藥後5min即可在腦部不同區域檢出3-NPA。腎臟為其主要排泄途徑,3d內從尿、糞中排出總灌胃量的22.3%,其餘以代謝產物均勻分布於各組織中。
(2)毒性:3-NPA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50mg/kg,經口灌胃雄性小鼠的LD50約為100mg/kg,雌性約為68.1mg/kg。人中毒劑量約為12.5mg/kg。據報導,引起中毒的甘蔗樣品中3-NPA的含量為1700~2083mg/kg。
(3)發病機制:3-NPA的中毒機制尚不清楚。研究發現其對生物體內一些重要的酶系統如琥珀酸脫氫酶、過氧化氫酶、谷氨酸脫羧酶、單胺氧化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進而阻礙了三羧酸循環的進行,最終導致組織器官的損害。
(4)病理:神經病理檢查可見主要損傷部位是腦的尾-殼核,海馬、丘腦、大腦皮質和小腦皮質也可受累。電鏡檢查可見神經原胞漿疏鬆,線粒體腫脹和核染色質積聚,最後胞漿和核均發生固縮。軸索膜與髓鞘間水腫,軸索內線粒體腫脹,髓鞘變薄或斷裂。星形膠質細胞水腫,血管內皮細胞線粒體腫脹,核固縮,血管周圍有腫脹的突起。

診斷要點

根據患者有進食變質甘蔗史,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以及昏迷、抽搐、腦局灶性損害等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及從可疑變質甘蔗樣品中分離出節菱孢黴菌或檢測出3-硝基丙酸,診斷一般可以確定。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輕、中、重三級。
1.輕度中毒 起病急,一般在食入霉變甘蔗2~3h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視物不清等症狀,較快恢復正常。
2.中度中毒 除輕度中毒的症狀外,出現嗜睡、精神委靡及腦局灶性損害,如眼球向上凝視或偏側凝視,垂直性或水平性眼球震顫,運動性失語,錐體系或錐體外系神經損害。
3.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症狀的基礎上,迅速發展為昏迷、抽搐等腦水腫表現。
4.遲發性錐體外系神經損害 嚴重中毒後2周至2個月出現扭轉痙攣、手足徐動等錐體外系損害,腦CT顯示雙側豆狀核區對稱性軟化病灶。
本病需要與病毒性腦炎、其他錐體外系統疾病鑑別。
實驗室檢查:
1.腦脊液 細胞數與生化檢查正常。
2.薄層色譜法或氣相色譜法 測定甘蔗樣品中的3-硝基丙酸。
影像學檢查
1.顱腦CT 中毒急性期有腦水腫改變。出現遲發性肌張力不全的患者,其顱腦CT顯示雙側豆狀核密度對稱性減低,且殼核損害常重於蒼白球;亦可見瀰漫性腦萎縮。

治療概述

本病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主要為對症、支持治療。急性期要積極控制腦水腫,改善腦血液循環,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以及防治繼發感染等治療。遲發性肌張力不全無有效治療措施,以支持療法為主,常致終身殘疾。

預後

輕症患者預後較好。重症患者經救治後可留有全身性痙攣性癱瘓、去大腦皮質綜合徵、遲發性錐體外系神經損害等後遺症,昏迷持續時間越長,後遺症越明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