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石雞屬共有7個物種,代表物種石雞,是中型雉類,比
山鶉稍大一些。第1枚初級飛羽介於第5和第6枚飛羽之間,或於第6枚初級飛羽等長;第3枚
初級飛羽常是最長的。尾圓;尾長約為翅長的2/3;尾羽14枚。雄者具微小的瘤狀距。雌雄在羽色上一樣,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顯著特徵為從前額起至上胸的黑帶或圍繞頭側和黃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環帶。上體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黃色,下體棕灰色,飛羽白色或灰色,有儲色縱斑。兩脅各具顯著的十餘條黑、栗色並列的橫斑。
虹膜栗褐色。眼周裸露皮膚,嘴紅色,腳淡紅色或紅色。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和乾燥的丘陵地區的多石山坡和岩石草原地區,以及灌木、林木較多的高山,也棲於林緣灌叢和有較多樹木的高山地區。棲息垂直海拔高度為1500-2600米之間,歐洲石雞有時可活動在3500米的雪線處。冬季下到低山丘陵、山腳平原、河谷、峽谷,乃至多石荒漠原野等低海拔地區活動。一般不進入森林和潮濕的地區。經常在果園、種植園、耕地、草地山坡,還可以在乾燥的耕地,荒地和沙丘中看到。
生活習性
性喜集群。行動極為機警小心,遇危險時常沿山坡奔逃或往山上跑,決不往山下跑,奔跑速度極為迅速,亦善匿藏。危急時亦飛翔,兩翅扇動有力,常常發出振翅聲響,亦較迅速。起飛時伴隨著高聲鳴叫,但通常飛不多遠即落入草叢或灌叢中。一般很少飛翔。也能平伸兩翅進行滑翔,特別是往下飛和著陸的時候。
主要以草本植物的葉、根、草和豆類等植物物質,灌木的嫩芽、嫩葉為食,也吃漿果、種子、苔蘚、地衣,或昆蟲如螞蟻和蚱蜢,也常到附近農地取食穀物或挖出土壤中的根和塊莖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中旬。4月中下旬即開始發情,期間天剛亮即開始鳴叫,偶爾亦出現雄雞間的爭偶鬥爭。通 常營巢於石堆處或山坡灌叢與草叢中,也有營巢於懸岩基部、山邊石板下或山和溝谷間的灌叢與草叢中。巢極簡陋,也甚隱蔽,主要為地面的凹坑,內墊以枯草即成。每窩產卵7-17枚。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爾巴尼亞、奧地利、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安道爾、葡萄牙、西班牙。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瑞士、美國、加拿大、古巴、南非、澳大利亞、蒙古國、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印度、不丹、俄羅斯、克羅地亞、葡萄牙、敘利亞、約旦、土耳其、亞塞拜然、巴基斯坦、伊拉克、墨西哥、馬爾他、喬治亞、塔吉克斯坦、捷克、匈牙利、烏克蘭、摩爾多瓦、巴勒斯坦地區、不丹、克什米爾地區、沙烏地阿拉伯、亞美尼亞。
該屬分類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Alectoris barbara | Bonnaterre, 1792 |
---|
2 | | Alectoris chukar | J. E. Gray, 1830 |
---|
3 | | Alectoris graeca | Meisner, 1804 |
---|
4 | | Alectoris magn | Przewalski, 1876 |
---|
5 | | Alectoris melanocephala | Ruppell, 1835 |
---|
6 | | Alectoris philbyi | Lowe, 1934 |
---|
7 | | Alectoris rufa | Linnaeus, 1758 |
---|
種群現狀
雖然該屬物種總體數量較多,但其中歐洲石雞被評為近危物種。2004年,世界上約有120000-230000隻歐洲石雞,成熟個體80000-120000,從1970年至2004年,總數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在歐洲,下降速度最快。其主要威脅是棲息地的退化和破壞、現代牧業和林業的快速發展、寄生蟲加速傳播、偷獵和過度捕獵、極端氣候、旅遊帶來的破壞以及種群之間的連通性在減弱。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近危(NT)——1種;無危(LC)——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