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雷州石狗的材質多為本地雷州石狗文化始於南蠻族的狗圖騰崇拜。雷州地處祖國大陸南端,春秋時,楚滅越,越人遷徙雷州,與俚僚人雜居,為雷州古百越族,俗日南蠻。“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日蜒、日狼、日俚、日獠、日笆,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古百越族以農耕為主,輔之以狩獵,對忠實而具靈性的狗頂禮膜拜,古部族“狸、獠、猖、獐”均以“犬”為部首,正是狗圖騰崇拜的歷史見證。元周致中《異域志·卷下》說:“瓠人負女人南山穴中,三年生六男六女。其母復以狀白帝,於是帝封於長沙,武陵蠻今其國人,是其裔也。”“瓠人”即傳說中的“樂瓠”,當為以狗為圖騰而受封的部落領袖。
在廣東
雷州半島,從村口巷頭、祠堂家門,到山坡古道、田坑海岸乃至墳塋荒野,遍布一尊尊千姿百態的石狗雕像,大者連座高2.15米,重約1000公斤;小者只有10厘米,約1市斤,大多則與真狗大小相類。年代較早的當屬南北朝古合州州治舊址附近“石狗坡”的石雕群,距今1500年左右,但在“文革”中被毀。現存石狗多為明清遺物。據粗略統計,雷州石狗數量當有1萬尊以上,而雷州博物館實際勘查則只有五六千尊。
文化特徵
文化內涵
雷州石狗雕塑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積澱,熔鑄原始信仰、歷史傳說和民情,形成了較為厚重的傳統觀念和文化精神。它以原始狗圖騰崇拜為根底,以雷神、雷祖崇拜為依託,與龍圖騰崇拜相併行,是原始靈石崇拜的主體象徵。同時,它還保留著雷州各族移民遷徙、融合的歷史痕跡,以及與海洋文化相融合的歷史人文特徵,構成了以石狗雕塑藝術為標誌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民俗文化價值體系。
雷州石狗是雷州地區民族遷移的其中一種成果,包括雷州古代少數民族的變遷和漢族的入遷。雷州石狗以原始狗圖騰崇拜為根底。古雷州瑤、僮、侗、僚、黎等少數民族以“狗”為始祖,雷州石狗是雷州先民原始信仰和歷史文化的產物。石狗雕塑碩大生殖器的造型,雷祖傳說中九耳靈犬的作為,無不與始祖神話和部落創世傳說中的槧瓠故事相聯繫,狗的靈異、勇猛和狗對雷祖誕生的決定性意義,與繁瓠神話的始祖意識和敘事語境血脈相承,表明雷州石狗文化以南蠻族靈狗圖騰崇拜的原始信仰為根底,是雷州少數民族原始信仰的歷史痕跡和精神文化遺產。
雷州石狗的文化意義在於既是守護神靈又是司儀寵物,從呈祥報喜到守護神靈,它們照看著雷州半島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了當地百姓心目中親切而不可缺少的保護神。
藝術造型
雷州石狗從造型外貌特徵上看,可將其分為百物混沌類型、人格化類型、獅象類型等三種類型;從雕刻表現風格上,則可將其分為具象與抽象兩種類型。此外,雷州石狗還有中國傳統動物雕刻所區分的文相、武相及文武相結合之分。
一是百物混沌類型石狗。這種類型也被有的學者稱為原始類型。由於古雷州是被統稱為南蠻人的百越族人的聚居之地,百越民族各部落的圖騰文化凝聚於石狗的造型上,自然具有百物之形的特點。
二是人格化類型石狗。亦即人神石狗,是人面狗身的一種藝術造型,是古雷州人將對石狗的信仰推崇至人神高度的結果。人格化類型石狗與抽象類型的石狗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在抽象類型的石狗中,有不少已經具有人格化的形象。這類石狗大多將石狗的面部與五官誇張變形為人的面部與五官,特別是對鼻子、嘴巴、眼睛、眉骨等的刻畫,並賦予其以人的各種面部表情。
三是獅象類型石狗。指在石狗的造型上注入獅子的特徵。這類型石狗大多頭部圓闊,眼窩深陷,眼珠碩大突出,面部表情豐富,活潑生動,多數垂鐺。雷州半島的石狗在造型上具有獅子的特徵,這是受到佛教文化影響的產物,同時也使石狗具有獸中之王的神聖形象。
具象類型石狗,具有狗的基本特徵與形象,是雷州石狗早期雕刻的一種類型。這類石狗大多尖喙、平唇、立耳,部分後腿線條纖細且變形前移,輪廓圓潤,尾蜷曲飾於後體。不過,這種具象寫實的手法,也只是相對而言,並不單純講究外表的形似,而是形神兼備。
抽象類型石狗的多樣性反映著每個時代的地域型特徵。它雕刻了狗的形態,但不對狗的頭、臉等面部寫實,而是用精練的線條雕刻出狗的形神。用擬人化的手法對狗的形態進行特寫、誇張變形與美化,因此,在抽象類型的石狗中,有不少已經具有人格化的形象。抽象類型的石狗有的大頭大臉,姿態雍容,紋飾華貴,是雷州半島先民大膽的藝術創造,反映了雷州先民對德福的崇尚,同時也體現了雷州石狗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獨具雷州文化的藝術特色。
雷州石狗除有上述各種類型外,還有文相、武相、文武相之分。文相石狗大多是斯文端莊地蹲著,武相石狗大多是雄姿威武地站立著,文武相則大多是半站半蹲著呈出擊之狀。
製作工序
雷州石狗製作工具有石器,它們包括石錘、石鑿、石雕刻器。石鑿用以雕鑿石材,是石雕的基本工具,在中國舊石器時代,它多半屬尖狀器和手之類的器型。石錘是敲擊工具,用以敲擊石雕琢石料。石雕刻器具有後來雕刀的功能,能刻畫、雕琢、刮削。當下其打制工具從石器工具到鐵器工具進而發展為現代電動雕刻工具。
雷州石狗以當地玄武岩石(俗稱青石)為材料,用錘、鑿、琢等較為簡單的工具雕刻而成,形態各異,寓意不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雷州石狗雕刻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雷州歷史和民俗的濃縮,具有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它作為觀念文化滲透雷州人民的生活,對雷州民間民俗文化特徵的形成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保護措施
2002年起,雷州市政府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石狗文物普查、編撰資料、推介宣傳等工作,並邀請代表性傳承人走進校園,舉辦雷州石狗繪圖雕刻藝術培訓,培育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雷州石狗的傳承、發展。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雷州市雷州民俗研究會獲得“石雕(雷州石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石雕(雷州石狗)項目保護單位雷州市雷州民俗研究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示
2018年12月2日,在雷州市博物館內的雷州石狗奇觀展廳,從民間收集的石狗多達1100多尊,它們有的憨態可掬,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鼻大耳肥,或坐、或蹲、或趴,堪稱“南方兵馬俑”。
衍生作品
2012年7月8日,雷州市委、雷州市政府在湛江市圖書館舉行《雷州歷史文化叢書》首發式,叢書中包括《雷州石狗》。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雷州石狗雕刻藝人已開發出石狗筆筒、石狗書籤、石狗玻璃工藝品、石狗珍珠、石狗陶器、石狗紀念隨身碟等文化創意產品,還將石狗的原生態展示、狗肉美食、石狗工藝品、石狗明信片、石狗郵票等項目有機結合,打響雷州石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