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研究(第十一輯)》是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編著的書籍,2021年7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石窟寺研究(第十一輯)
- 作者: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研究院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 ISBN:9787030695321
- 版次:1
- 印次:1
《石窟寺研究(第十一輯)》是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編著的書籍,2021年7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石窟寺研究(第十一輯)》是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編著的書籍,2021年7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遺址考古、佛教藝術及石窟保護科技領域的一本全國性專...
第十一編 蒙古國元代紀事 第十二編 明代紀事 第十三編 清代紀事 第十四編 中華民國紀事 附錄 大同古代的道路交通 北魏平城京畿行政區劃的演變 《鹿苑賦》與雲岡石窟 徐州高僧與雲岡石窟 “褒衣博帶”與雲岡石窟 隋煬帝與雲岡石窟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小議 全真道與雲岡石窟 雲岡築堡與古寺衰微 ...
水陸庵彩色泥塑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1957年,水陸庵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水陸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靈岩寺、石佛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的開鑿始於...
《龍門石窟考古報告:東山擂鼓台區》是2018年01月0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門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21年9月,龍門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龍門石窟考古報告:東山擂鼓台區》入選河南百年考古重要考古報告終評名單。內容簡介...
是研究南詔、大理國佛教藝術、本土信仰以及與中原、吐蕃佛教關係的重要資料。1961年,石鐘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石鐘山石窟始鑿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南詔天啟十一年,850年),經五代十國、歷兩宋止於南宋淳熙六年(大理盛德四年,1179年),歷經320多年陸續開鑿而...
《雲岡石窟(第二期第8-16卷共18冊)》是20世紀50年代整理的雲岡石窟考古調查資料,包括大量圖片及現場實測圖,京都東方文化研究員水野清一、長廣敏雄撰寫的研究報告。其中的圖片是20世紀30~40年代在石窟現場拍攝的,十分珍貴。這些資料在雲岡石窟研究方面具有開拓性意義。圖書目錄 《雲岡石窟(第八卷 第十一窟 第...
包括大量圖片及現場實測圖,京都東方文化研究員水野清一、長廣敏雄撰寫的研究報告。其中的圖片是20世紀30~40年代在石窟現場拍攝的,十分珍貴。這些資料在雲岡石窟研究方面具有開拓性意義。目錄 《雲岡石窟(第八卷 第十一窟 第九卷 第十二窟)》:凡例 序章 雲岡圖像學 第一章 第十一窟 1.南壁 2.東壁 3....
主編:敦煌研究院是負責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慶陽北石窟寺管理的綜合性研究型事業單位。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管理機構,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遺址博物館、敦煌學研究實體、古代壁畫與土...
第十一條 對石窟寺以及碑刻、闕、幢、雕塑、金屬鑄造物等保護性建築物的修繕亦可參照本辦法辦理。在對上述各項文物添建保護性建築時亦應報請文化主管部門批准;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添建保護性建築時,應報文化部審核批准。第十二條 各級文化行政部門應經常對本地區內的紀念建築、古建築、石窟寺等的安全情況、...
第十一條 對石窟寺以及碑刻、闕、幢、雕塑、金屬鑄造物等保護性建築物的修繕亦可參照本辦法辦理。在對上述各項文物添建保護性建築時亦應報請文化主管部門批准;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添建保護性建築時,應報文化部審核批准。第十二條 各級文化行政部門應經常對本地區內的紀念建築、古建築、石窟寺...
石窟寺、碑碣、石闕、經幢、雕塑、金屬構造物或鑄造物,需要添建保護性設施,或者對上述文物原有的保護性建築物進行保養維修和重點修繕時,亦應參照本“辦法”有關規決辦理。第十一條 各級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應經常檢查本地區內的紀念建築、古建築、石窟寺等的安全和使用情況,並督促管理使用單位做好維護、...
8《歸義軍時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17年。9《佛光照耀下的三危山》(第二作者),甘肅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敦煌藏經洞史話》,甘肅人民出版社,2019年。二、論文 先後在《文物》、《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敦煌學輯刊》、《考古學報》、《中國藏學》、《西域研究》、《普門學報》...
山西大同武州山石窟寺記二五九 渾源出土古物圖說三四三 定襄金石考(一)卷一至卷二三八五 第十五冊 定襄金石考(二)卷三至卷四一 盂縣造像目錄二一五 陽城金石記三五三 遼陵石刻集錄四五五 第十六冊 滿洲金石志一 第十七冊 滿洲金石志別錄一 滿洲金石志補遺二三五 滿洲金石志外編三一九 關中金石記(一)卷一...
下設敦煌文獻研究室、敦煌石窟藝術研究室、宗教學研究室、佛教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蘭州大學資料中心和《敦煌學輯刊》編輯部等機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敦煌學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學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20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
8.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與敦煌研究院聯合共建之後,在1999年成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敦煌文獻研究室、敦煌石窟藝術研究室、宗教學研究室、佛教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蘭州大學資料中心和《敦煌學輯刊》編輯部等機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
梁揚都正觀寺扶南沙門僧伽婆羅傳一曼陀羅木道賢僧法道命 梁揚都莊嚴寺金陵沙門釋寶唱傳二梁武帝梁簡文僧朗僧紹 魏北臺石窟寺恆安沙門釋曇曜傳三曇靖 魏南臺永寧寺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傳四常景李廓寶意覺定法場智希揚衒之曇顯智賢法希藏稱 陳南海郡西天竺沙門拘那羅陀傳五高空德賢善吉 陳揚都金陵沙門釋法泰傳六...
8.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與敦煌研究院聯合共建之後,在1999年成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敦煌文獻研究室、敦煌石窟藝術研究室、宗教學研究室、佛教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蘭州大學資料中心和《敦煌學輯刊》編輯部等機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
8.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與敦煌研究院聯合共建之後,在1999年成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敦煌文獻研究室、敦煌石窟藝術研究室、宗教學研究室、佛教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蘭州大學資料中心和《敦煌學輯刊》編輯部等機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
《絲路豹斑(續集)》是無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冉萬里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一章,各章內容以“絲綢之路”為線索,將其串聯在一起,形成基本架構,主要論述了古代中國與希臘、羅馬、中亞、西亞及古印度之間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馬等的交流;與佛教相關的石窟地形的選擇、香爐造型、舍利容器與...
第二節 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 第十六條 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管理機構或者指定機構、專人負責管理。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古都城遺址、帝王陵、古建築和石窟寺實行重點保護,根據文物保護的需要,對文物保護單位範圍內的集體土地可以依法...
第十一篇文物保護管理 第一章管理機構法規政令(845)第一節山東省文物事業管理局(846)第二節市、縣文物管理機構(849)第三節法規政令(852)第二章文物普查保護單位(867)第一節普查登記(867)第二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0)第三章文物維修(912)第一節古建築修繕(912)第二節古墓葬維修(915)第三節石窟寺與石刻防護(...
兼美院留學生輔導教師。波蘭文化部派研究生蘇貝慈來美術學院研究中國民族藝術,任指導教師。作講課外,又在故宮及歷史博物館學習,三月初,又去大同雲岡考察石窟寺藝術,歷時一個月。《佛都雲岡》成書,《漢畫研究》成書。是年黃賓虹卒。1956年 丙申 49歲 調徐悲鴻紀念館工作,負責徐氏作品、圖書、收藏等整理研究...
梁揚都正觀寺扶南沙門僧伽婆羅傳一曼陀羅木道賢僧法道命5 梁揚都莊嚴寺金陵沙門釋寶唱傳二梁武帝梁簡文僧朗僧紹8 魏北臺石窟寺恆安沙門釋曇曜傳三曇靖12 魏南臺永寧寺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傳四常景李廓寶意覺定法場 智希揚衒之曇顯智賢法希藏稱14 陳南海郡西天竺沙門拘那羅陀傳五高空德賢善吉22 陳揚都金陵...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套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
開設有敦煌學概論、吐魯番學概論、國際敦煌學、敦煌文獻學、敦煌文獻專題、石窟寺藝術概論、敦煌佛教藝術專題、敦煌壁畫研究、敦煌佛教圖像學、魏晉隋唐史專題、河西史研究、河西佛教史、西北歷史地理概論、敦煌西域出土美術品研究等課程。截止2002年,敦煌學研究所共培養出博士生2名,碩士生35人;現有在讀博士生19名,...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石窟寺、石刻;(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科學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四)、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佛像 王母宮石窟 西王母大殿 南石窟寺之碑 重修回山王母宮頌碑 馮玉祥訓令碑 鎮海之碑 大嶺舊石器 牛角溝智人頭蓋骨化石 舍利石函 鎏金銅匣 銀槨 金棺 社火—芯子 社火—旱船 罐罐蒸饃 芹菜 涇川縣縣誌編纂委員會全體委員合影 涇川縣縣誌辦公室工作人員合影 《涇川縣誌(稿)》評議會與會者...
吐魯番吐峪溝石窟考古新發現(2010-2011)/597 老奶奶廟遺址(2011)/598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2011)/599 西藏日喀則定結縣恰姆石窟寺(2011)/600 五 其 他 國家圖書獎獲獎名單(歷史學)/605 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名單(歷史學)/608 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獲獎名單/610 胡繩青年學術獎獲獎名單(歷史...
第九部分 石窟寺、壁畫和石刻保護 第十部分 古遺址保護 第十一部分 考古現場的文物保護 第三單元 山河知歲月——現代科技在考古領域的套用 第一部分 現代科技與考古調查 第二部分 現代科技與考古發掘 第三部分 現代分析技術與考古研究 第四單元 德行無疆——廣泛深入開展國際合作 第一部分 參與國際組織活動 第二...
第九部分 石窟寺、壁畫和石刻保護 第十部分 古遺址保護 第十一部分 考古現場的文物保護 第三單元 山河知歲月——現代科技在考古領域的套用 第一部分 現代科技與考古調查 第二部分 現代科技與考古發掘 第三部分 現代分析技術與考古研究 第四單元 德行無疆——廣泛深入開展國際合作 第一部分 參與國際組織活動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