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圓盤狀,近邊緣處有多個孔,以穿繩。使用時多人持繩,一人領號並掌握方向,眾人拉繩使其反覆提起、落下,將鬆散材料夯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硪
- 拼音:shí wò
- 注音:ㄕㄧˊ ㄨㄛˋ
呈圓盤狀,近邊緣處有多個孔,以穿繩。使用時多人持繩,一人領號並掌握方向,眾人拉繩使其反覆提起、落下,將鬆散材料夯實。
呈圓盤狀,近邊緣處有多個孔,以穿繩。使用時多人持繩,一人領號並掌握方向,眾人拉繩使其反覆提起、落下,將鬆散材料夯實。解釋石或鐵制的打夯工具。1出處曹禺《日出》第二幕:“窗外有節奏地傳來小工們打地基的樁歌,由近漸遠,攙雜著...
打石硪是一種力氣活,要四人或者八人操作。簡述 使用時,每人抓住一根硪辮或者硪桿,一齊使勁,高高抬起,重重落下,為了使動作一致,打石硪時一定要喊號子,號子由一個領,眾人合,號子的種類很多,如四硪號子、六路號子、八硪號子...
抬硪,就是一麻石柱,這石柱約一米高、一尺見方、八十公斤左右,四根結實的木棒在石硪上端綑紮出八支木把。八位彪形大漢各執一把,隨著硪歌的旋律和節奏將硪盡力抬高,然後突然鬆手拋下,石硪將鬆土砸實。歷史淵源 《安鄉硪歌》源...
在張成義等的帶領下我們看到了柴河張孬家的一盤石硪,這是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盤石硪,重43公斤,上下兩端分別為直徑33CM和35CM的硪蓋,中間是高22CM、直徑大約28CM的圓柱。張成義繼續介紹說,打硪可是一門大學問,打的時候,先在石硪...
第二種是片硪,又稱方石硪或飛硪。它是由一塊重百餘斤的大方石,四角鑿有孔繩,由八人持繩拋打,時高時低,起落如飛,情緒高昂,場面壯觀。第三種是木硪。木硪有兩種,一種是方柱形的,一種是圓柱形的,只需要一個人、最...
硪築,讀音是wò zhù。意思是用石硪夯築。解釋 用石硪夯築。出處 清 林則徐 《札蘇藩司催報寶山縣捐修海塘工程各款數》:“照得 寳山縣 捐修海塘,所有硪築各段土工,已據完竣,其樁石各工尚未辦完,總須預留經費,始免日...
硪鈽,punner,用於打地基。硪 wò,部首: 石 部首筆畫: 5 總筆畫: 12 硪 wò 【名】石硪〖punner〗。砸地基或打樁等用的一種工具。通常是一塊圓形石頭,周圍繫著幾根繩子。如:硪築(用石硪夯築)硪 wò 用人力砸地基或打樁等...
硪,漢語三級字 ,讀作硪(wò),砸地基或打樁等用的一種工具。通常是一塊圓形石頭,周圍繫著幾根繩子 基本釋義 [本字]硪 [簡體筆畫]12 [部首]石 [繁體]硪 [繁體筆畫]12 [五行]土 硪 wò 石硪 [punner]。砸地基或打樁等...
明清時期,多次加高加固高家堰大堤,在夯築堤壩的過程中,為了集眾人之力,出現了打石硪的勞作方式。同時,為了掌握節奏,勁往一處使,產生了石硪號子,並流傳至今。社會影響 打硪號子的領唱人一般歌喉洪亮,鏗鏘有力,除了會唱傳統打硪...
樊湖硪歌是鄂州民間民歌中的一個曲種,已列入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鄂州素稱百湖之市,數百年來屢遭水患。歷史上堤防工程、湖區治理、防汛抗旱、築堤建閘都必須人工抬硪固基。硪歌是民工抬石硪築堤固基時即興唱(喊)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