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東縣石甸萬善橋位於石家甸街中心串場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甸萬善橋
- 外文名稱:Stone bridge, Wan Shan
- 地理位置:南通市如東縣
- 長度:全長約50米
建設歷史,歷史緣由,
建設歷史
萬善橋包括引橋全長約30米,南北引橋長各約5米,主橋長約20米,寬約3米。南北兩頭水中橋墩都是由12塊長1.5米、寬0.5米、厚0.2米的麻石塊壘積3層,再用糯米汁、桐油和石灰砌成堅固的基礎。
主橋龍骨是兩根長約7米、直徑約60厘米的圓木,圓木兩頭分別枕在兩頭的橋墩上。圓木上面鋪著活動的木板。南岸邊橋墩至北岸邊橋墩的距離約6米,中間沒有橋樁。水位高時,須把兩橋墩中間的木板向南北兩頭搬分開,再將兩根長圓木向兩頭抽開,大船才能勉強通過。
南北引橋是斜坡式的。由長1.5米、寬0.5米、厚0.2米的麻石塊鋪成長3米、寬5米的斜坡。橋墩中央水面向上有一塊長約2米、寬約1.5米的白石,上有石匠鏤刻的“萬善橋”三個凸出繁體字。人在橋下水面或乘船經過此橋時才能看到這三個字。
萬善橋古時是串場河上南北交通的要道,橋上人流不斷。有的挑著貨擔到石甸街上做買賣;有的推著木輪車到街上賣棉花;有的到鄉下串門走親戚。小商小販穿梭於萬善橋南北到丁埝、林梓、白蒲做生意。萬善橋下更是船流如織,來來往往的商船掛著白帆乘風破浪,駛向南通、揚州等城市。一種名為“搖搖快”的木船是載客的,船兩頭尖尖,中間坐著近20名乘客,船尾二至四名船夫打著號子,使勁搖槳。岸上的縴夫背纖快跑,船行得飛快。船前頭有一個船夫手拿著小銅鑼,當船靠岸上下客時使勁敲著,大聲招攬顧客乘船。在水位高過橋時,萬善橋上有兩個力大的漢子抽橋板和圓木。當船通過橋時,他們就會用長竹篙子綁著一個柳條編織的圓形盒子從橋上伸到船上收取過橋費。一般過一次橋收30個銅鈔或一角銀洋錢。
萬善橋連線河南、河北街市,給昔日的石家甸帶來繁榮昌盛的景象。至抗日戰爭前夕,石家甸到了極盛時期,從街的東虹橋到西虹橋,形成由長條石鋪成的約0.7公里長的集市商貿一條街。萬善橋在東虹橋和西虹橋之間,形成三橋呼應的獨特風景。
歷史緣由
1941年8月13日,日軍大規模“掃蕩”,占領了如皋東各大集鎮。一天晚上,石家甸的抗日游擊隊接到情報,日軍一艘快艇要從串場河向東經過石家甸。游擊隊立即通知石家甸的愛國民眾連夜在萬善橋東側築起了一條攔河土壩,壩中還打進了暗木樁。第二天上午,日軍快艇開到了萬善橋下,見有一條土壩攔住了去路,就用水雷放在土壩上引爆想炸開一個缺口,水雷爆炸只炸了一個土坑,炸飛了萬善橋上幾塊小石頭,萬善橋巍然挺立。日軍見土壩中又有暗樁,無計可施,氣急敗壞地返回了。
1958年,串場河重新開挖拓寬,命名為“如泰運河”。在挑河之前,由石甸民兵排長秦國祥帶隊,張廣義、陳德和、陳德元、徐大文等8人參加,拆除了萬善橋。如泰河竣工後,新橋未造,南北交通由石甸居民湯國良、湯庭坤父子用木船擺渡了10年。1968年,由縣人民政府投資興建了石甸水泥大橋。
萬善橋不但為石家甸的經濟繁榮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見證了當地人民抗擊日偽的英勇鬥爭史。
新大橋更加雄偉,但原來的萬善橋卻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