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犁
- 屬性:農具
- 用途:農業生產中傳統的耕翻農具
石犁,石器工具。多呈三角形,中間穿有圓孔,背面平直,正面輕微隆起,刃在兩側腰部。安裝於木質犁床上用於耕地翻土。常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石器,器體薄而扁平,輝綠岩石質,堅硬。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縱高19.4厘米,橫寬25.7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樂清市白石鎮楊柳灘遺址出土。器呈三角形,器體薄而扁平;器身上端有一凹形...
新石器時代石犁 此展品為新石期時期文物,長42厘米,高19.5厘米。文物歷史 文物特徵 製作技術 文物鑑賞
耕犁(plough)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墾耕工具。起源探討 我國的耕犁是源於本土的。和其它的生產工具及兵器一樣,它也依次經歷了石(木)器、銅器和鐵器的發展過程。有些學者懷疑或否認石犁的存在,把耕犁和牛耕混為一談,...
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夏,商、西周,是中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由於採用了鋼框架,產生了近代犁,它是對中國的犁進行多次改進的結果,也是導致歐洲農業革命的極重要因素 歷史演變 新石器時代石犁和商周時期青銅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在農業機械製造方面的飛躍。但是,由於受材料和動力條件的限制,石...
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夏,商、西周,是我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中國傳統農具的演變。原始農業 1:主要耕作方式為刀耕火種,人們用石刀,石斧將樹木砍倒,燃燒後用石犁翻土播 種。 2: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開始出現能提高挖土效率的木耒 骨耜。後木耒發展為刃部扁平的木耜,後世鐵鏟的...
莊橋墳遺址共出土器物3000多(組)件,還有大量植物果核、動物遺骸等,還出土了1件帶木質犁底的分體式石犁及大量保存較好的人骨。在發掘區還採集到1件豬鼻形支座以及夾砂紅陶的魚鰭形鼎、石器殘片等。陶器,1500餘件,器形有鼎、豆...
筆者曾親眼目睹過這裡出土的石犁,其犁頭呈三角形、兩面刃,形狀酷似近代的鐵犁,如果說裝上木扶把,可直接用於犁田。這些石器設計之科學,製作之精良,確實令人驚嘆!遺址特色 遺址是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的,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
考古學者認為:戰國、秦漢的鐵犁鏵是由新石器時代的石犁發展而來,基本形制和石犁一脈相承。漢代已經出現了與犁柄分開的犁床,具有耜耕發展而來的特徵,就更說明了從石犁到鐵犁的發展道路。至遲在漢代,又發明了犁僻(亦稱犁鏡,俗稱單...
第五章 破土器、石犁(159) 第一節 破土器觀察與分析(159) 一、細部名稱(159) 二、觀察要點(159) 三、破土器觀察與分析(160) 四、破土器把觀察與分析(163) 五、破土器前角觀察與分析(167) 六、破土器后角觀察與...
展出的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特大石犁、磨製精細的禮器--鑿形器;展現了海島居民的生活、生產、時令、禮儀、民間文化等習俗,海洋文化氣息濃厚,極具教育性、知識性和觀賞性。博物館介紹 馬岙博物館位於馬岙白馬街,是全省惟一一家展示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