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山遺址出土石器綜合研究》是科學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黃建秋,雷少,王結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山遺址出土石器綜合研究
- 作者:黃建秋,雷少,王結華
-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88 頁
- ISBN:9787030636546
- 定價:22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境內的魚山遺址及其附近的烏龜山遺址,在2013~2018年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石器,本書即為這些出土石器的綜合研究成果。全書共分八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紹遺址概況及石器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對斧與鉞、錛、刀、破土器與犁、磨石與礪石,以及戈、鐮、鏃、鏢、飾品、錘等進行觀察分析;第八章主要探討這些石器的製作工藝與產地、石器組合與功能、石器用材的階段性變化以及石器與社會等相關問題。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i)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遺址概況(1)
一、發掘經過(2)
二、主要收穫(3)
三、初步認識(15)
第二節 研究方法(16)
一、研究步驟(17)
二、文化信息(18)
三、物質信息(21)
第二章 石斧、石鉞(23)
第一節 觀察方法(23)
一、細部名稱(23)
二、觀察要點(23)
第二節 觀察與分析(25)
一、石斧觀察與分析(25)
二、石鉞觀察與分析(32)
第三節 石斧和石鉞的特點(34)
一、石斧的特點(34)
二、石鉞的特點(36)
第三章 石錛(37)
第一節 觀察方法(37)
一、石錛類型(37)
二、觀察要點(38)
第二節 觀察與分析(39)
一、脊背石錛觀察與分析(39)
二、弧背石錛觀察與分析(49)
三、段背石錛觀察與分析(70)
四、缺刃石錛觀察與分析(83)
五、缺頂石錛觀察與分析(90)
六、刃部石錛觀察與分析(98)
七、石錛坯觀察與分析(104)
第三節 石錛的特點(112)
一、脊背石錛的特點(112)
二、弧背石錛的特點(113)
三、段背石錛的特點(115)
四、殘錛的特點(117)
五、石錛坯的特點(117)
六、小結(118)
第四章 石刀(122)
第一節 觀察方法(122)
一、細部名稱(122)
二、觀察要點(123)
第二節 觀察與分析(124)
一、雙孔石刀觀察與分析(124)
二、雙孔石刀左片觀察與分析(130)
三、雙孔石刀右片觀察與分析(141)
四、異形石刀觀察與分析(150)
第三節 石刀的特點(155)
一、文化屬性(155)
二、物質屬性(158)
第五章 破土器、石犁(159)
第一節 破土器觀察與分析(159)
一、細部名稱(159)
二、觀察要點(159)
三、破土器觀察與分析(160)
四、破土器把觀察與分析(163)
五、破土器前角觀察與分析(167)
六、破土器后角觀察與分析(170)
七、破土器中片觀察與分析(176)
八、破土器的特點(189)
第二節 石犁觀察與分析(191)
一、細部名稱(191)
二、觀察要點(191)
三、穿孔石犁觀察與分析(191)
四、石犁片觀察與分析(197)
第三節 石犁和破土器的特點(203)
一、石犁分析(203)
二、石犁與破土器的關係(204)
第六章 磨石、礪石(205)
第一節 觀察方法(205)
一、細部名稱(205)
二、觀察要點(206)
第二節 礪石觀察與分析(206)
一、砥石觀察與分析(206)
二、厝石觀察與分析(212)
第三節 磨石觀察與分析(215)
一、單面磨石觀察與分析(215)
二、多面磨石觀察與分析(223)
三、石磨棒觀察與分析(229)
第四節 磨石和礪石的特點(230)
一、磨石的特點(230)
二、礪石的特點(232)
第七章 其他石器(233)
第一節 石戈觀察與分析(233)
一、觀察方法(233)
二、觀察與分析(233)
三、石戈的特點(234)
第二節 石鐮觀察與分析(234)
一、觀察方法(235)
二、觀察與分析(236)
三、石鐮的特點(247)
第三節 石鏃、石鏢觀察與分析(247)
一、觀察方法(248)
二、石鏃觀察與分析(248)
三、石鏃的特點(253)
四、石鏢觀察與分析(254)
五、石鏢的特點(258)
第四節 石飾品觀察與分析(258)
一、觀察方法(258)
二、觀察與分析(259)
三、石飾品的特點(263)
第五節 耘田器觀察與分析(263)
一、觀察方法(263)
二、觀察要點(264)
三、觀察與分析(264)
四、耘田器的特點(267)
第六節 石錘觀察與分析(267)
一、觀察方法(267)
二、觀察與分析(268)
三、石錘的特點(270)
第七節 其他石器觀察與分析(271)
第八章 結語(277)
一、部分石器製作工藝及石器產地(277)
二、石器組合及其功能(278)
三、石器用材的階段性變化(283)
四、石器與社會(283)
後記(287)
插圖目錄
圖一 魚山遺址、烏龜山遺址地理位置示意圖(1)
圖二 魚山遺址Ⅱ期考古發掘場景(2)
圖三 T0411東壁地層剖面圖(3)
圖四 H228平面圖(5)
圖五 H249平面圖(左)與底部出土橡子(右)(5)
圖六 H256平面圖(6)
圖七 H263平面圖(6)
圖八 H250平面圖(7)
圖九 G23平面圖(7)
圖一〇 H64平面圖(7)
圖一一 H79平面圖(8)
圖一二 H90平面圖(8)
圖一三 H189(左)及底部出土原始瓷豆(右)(8)
圖一四 G7平面圖(9)
圖一五 TD1活動面平、剖面圖(9)
圖一六 木樁群平面復原圖(10)
圖一七 木樁剖面圖(10)
圖一八 河姆渡文化二期遺物(11)
圖一九 河姆渡文化三期遺物(12)
圖二〇 良渚文化時期遺物(12)
圖二一 商周時期遺物(13)
圖二二 2014ZWT02木構道路(15)
圖二三 2014ZWT01木柱和墊板(15)
圖二四 石斧2014ZYT0513⑥b∶3(25)
圖二五 石斧2014ZYT0412⑥a∶1(27)
圖二六 石斧2014ZYH56∶2(28)
圖二七 石斧2014ZYT0509①∶2(30)
圖二八 石斧2014ZYT0613⑨a∶1(31)
圖二九 石鉞2018ZWT05⑤b∶1(32)
圖三〇 石鉞2014ZWT01④a∶1(33)
圖三一 脊背石錛2017ZWT03⑩∶2(39)
圖三二 脊背石錛2014ZYT0613⑨a∶2(41)
圖三三 脊背石錛2014ZYT0412⑨a∶1(42)
圖三四 脊背石錛2014ZYT0410⑥b∶1(43)
圖三五 脊背石錛2013ZYT0409⑨b∶1(44)
圖三六 脊背石錛2014ZYT0707⑦e∶2(46)
圖三七 脊背石錛2014ZYT0705⑥b∶1(47)
圖三八 脊背石錛2014ZYT0510③b∶1(48)
圖三九 弧背石錛2014ZYT0607⑨b∶1(50)
圖四〇 弧背石錛2014ZYT0707⑨b∶1(51)
圖四一 弧背石錛2014ZYT0508⑦e∶1(52)
圖四二 弧背石錛2014ZYT0707⑦e∶1(54)
圖四三 弧背石錛2014ZYT0411⑦b∶1(55)
圖四四 弧背石錛2014ZYT0613⑦c∶3(56)
圖四五 弧背石錛2014ZYT0513⑥b∶2(58)
圖四六 弧背石錛2017ZWT03⑥a∶1(59)
圖四七 弧背石錛2014ZYT0508③a∶12(59)
圖四八 弧背石錛2014ZYT0508③a∶11(61)
圖四九 弧背石錛2014ZWT02②∶1(62)
圖五〇 弧背石錛2014ZYH62∶2(63)
圖五一 弧背石錛2014ZYT0510①∶1(64)
圖五二 弧背石錛2014ZYT0707③b∶9(65)
圖五三 弧背石錛2014ZYT0509③b∶18(66)
圖五四 弧背石錛2014ZY采∶1(67)
圖五五 弧背石錛2014ZYT0412③a∶3(68)
圖五六 弧背石錛2014ZYT0613⑥b∶2(70)
圖五七 段背石錛2014ZYT0413⑤a∶2(71)
圖五八 段背石錛2014ZYT0608⑤b∶12(72)
圖五九 段背石錛2014ZYH209∶1(73)
圖六〇 段背石錛2014ZYT0612⑤b∶1(74)
圖六一 段背石錛2014ZYT0512⑤b∶12(76)
圖六二 段背石錛2014ZYT0607③b∶3(77)
圖六三 段背石錛2014ZYH101∶1(78)
圖六四 段背石錛2014ZYT0509③b∶3(79)
圖六五 段背石錛2014ZYH56∶1(81)
圖六六 段背石錛2014ZYT0608③a∶3(82)
圖六七 缺刃石錛2014ZYT0608⑦c∶2(83)
圖六八 缺刃石錛2017ZWT01⑦∶1(85)
圖六九 缺刃石錛2014ZWT02⑥b∶7(86)
圖七〇 缺刃石錛2014ZYT0413⑥b∶1(87)
圖七一 缺刃石錛2014ZYT0509③b∶10(88)
圖七二 缺刃石錛2018ZWT04⑤a∶2(89)
圖七三 缺頂石錛2013ZYT0507⑨b∶2(90)
圖七四 缺頂石錛2013ZYT0307⑦e∶1(91)
圖七五 缺頂石錛2014ZYT0706⑥a∶1(92)
圖七六 缺頂石錛2014ZYT0513⑤b∶3(93)
圖七七 缺頂石錛2014ZYT0513⑤b∶1(95)
圖七八 缺頂石錛2014ZYT0512⑤b∶11(96)
圖七九 缺頂石錛2014ZY采∶3(97)
圖八〇 刃部石錛2017ZWT03⑩∶3(98)
圖八一 刃部石錛2014ZWT01⑤∶5(99)
圖八二 刃部石錛2014ZYT0508⑦e∶2(100)
圖八三 刃部石錛2014ZWT02⑥b∶5(101)
圖八四 刃部石錛2014ZYH84∶1(102)
圖八五 刃部石錛2013ZYH11∶13(103)
圖八六 刃部石錛2014ZY采∶2(104)
圖八七 石錛坯2014ZYT0314③a∶4(105)
圖八八 石錛坯2014ZYT0509③a∶14(106)
圖八九 石錛坯2014ZWT01⑩∶2(107)
圖九〇 石錛坯2014ZYT0409⑨b∶2(107)
圖九一 石錛坯2014ZYT0512⑤b∶9(108)
圖九二 石錛坯2014ZYT0512⑤b∶3(109)
圖九三 石錛坯2014ZYH98∶2(110)
圖九四 石鑿坯2014ZYH213∶1(111)
圖九五 魚山遺址和烏龜山遺址弧背石錛體量散點分布圖(114)
圖九六 魚山遺址和烏龜山遺址各階段石錛種類與數量統計圖(119)
圖九七 魚山遺址和烏龜山遺址各階段石錛種類與數量變化趨勢圖(119)
圖九八 雙孔石刀2014ZYT0707③a∶5(124)
圖九九 雙孔石刀2014ZYTD1③∶47(126)
圖一〇〇 雙孔石刀2014ZYT0508③a∶3(127)
圖一〇一 雙孔石刀2014ZYT0508③b∶1(128)
圖一〇二 雙孔石刀2014ZYT0415③a∶2(129)
圖一〇三 雙孔石刀左片2014ZYH158∶1(131)
圖一〇四 雙孔石刀左片2014ZYT0508③a∶10(132)
圖一〇五 雙孔石刀左片2014ZYT0509③a∶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