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8月 ,浙江海寧的幾名修路工人在東山西麓修路時,挖出了石俑,文保部門的專家經鑑定,絕對是明代的石俑,應該與一位進士的墓有關,並且是墓道的一個守衛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俑
- 外文名:Stone Figurines
- 發現地:海寧市
- 發現時間:2012年8月
簡介
發現過程
![石俑 石俑](/img/5/a2a/nBnauEWY4MDNjRGZlZDZhVDZkFzMjlTOjJzNlVWMkdjMjRTY0kzN4Y2M1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在2012年8月 ,浙江海寧的幾名修路工人在東山西麓修路時,挖出了石俑,文保部門的專家經鑑定,絕對是明代的石俑,應該與一位進士的墓有關,並且是墓道的一個守衛者。
在2012年8月 ,浙江海寧的幾名修路工人在東山西麓修路時,挖出了石俑,文保部門的專家經鑑定,絕對是明代的石俑,應該與一位進士的墓有關,並且是墓道的一個守衛者...
石人俑主要發現於亞洲草原,它與中原俑的含義明顯不一樣,主要是起到保護神的作用。所以,隨葬石人不能稱作“石人俑”。...
永州道縣田廣洞村,一座神秘而略帶陰森的小山丘上,遍布數百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人形石俑。當地人將石俑稱作“鬼崽崽”,將山嶺稱為鬼崽嶺。 當地人並不知道...
亭長石俑共兩件,東漢雕刻。一件高254厘米,胸圍290厘米。峨冠,方臉龐。五官 端正,短頸。...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殉葬用的“俑”,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
內容作為與墓葬制度聯繫緊密的俑像,是漢代雕塑藝術中的重要門類。與秦代兵馬俑相比,漢代俑像則主要塑造的是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且形象更生動活潑。...
執劍石俑,隋代石刻。嘉祥縣滿硐鄉英山徐之范墓出土。通高96厘米,寬23.5厘米,厚21厘米。頭戴小帽,方臉含笑,五官端正,雙目有神;頸粗短,溜肩,雙手拄劍於胸前,...
執劍石俑隋代雕刻。1977年於嘉祥徐之范墓出土。一對。為守門俑。俑高96厘米,寬23.5厘米,厚21厘米。...
由此可以推測,黑水靺鞨很可能也是這種前髡後辮的髮式,與朝陽出土的石俑的髮式應有不同。粟末靺鞨辮髮的樣式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靺鞨各部雖然...
西漢小型石刻,有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跽坐石俑、西安壩橋及興平北吳村出土的石虎鎮等。東漢大型石刻,以四川省灌縣都江堰出土建寧元年(168)雕刻的李冰...
並贈以石獸石俑。嗣後,劉林還建起了山門。明清兩代,劉林共保存下來石碑14棟。劉忠古墓群墓區建設 編輯 “文化大革命”期間,劉氏族人恐石碑、石俑、石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