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崽嶺石俑

鬼崽嶺石俑

永州道縣田廣洞村,一座神秘而略帶陰森的小山丘上,遍布數百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人形石俑。當地人將石俑稱作“鬼崽崽”,將山嶺稱為鬼崽嶺。 當地人並不知道如此眾多的石俑究竟何時、何人、為何修建。

由來,簡介,有關推論,

由來

湖南西南永州驅車170公里是同衙於女書發源地的道縣田廣洞村。沿著村道小路,遠遠就能看到一座突兀聳立的山峰,山峰中部的崖上是一片松樹林。
據介紹,石像群便藏於這片松樹林裡。當地人把神奇石像稱為“鬼崽崽”,鬼崽嶺因此得名。

簡介

千姿百態“鬼崽崽”
鬼崽嶺下的池塘被叫做鬼崽井,塘的四周有泉眼無數,即使在10月乾旱季節,仍有水從泥沙里噴射而出。據當地村民介紹,“文革”期間,一些青年來這裡破四舊,將一些散落在地面的石像堆在一起,用鐵錘砸壞。這些石像大的約1米,小的約30厘米。除集中堆放的外,記者發現,還有更多石像散落在整個山嶺上和池塘里。有的在樹杈上,有的斜躺在地上,有的半埋在土裡。田廣洞村支書陳繼洪曾協同考古工作者在地下挖出兩米多深,挖了5層,每層有1000多個雕像,而每層石像並沒有特別的擺放規則。據他介紹,發現的石像已有數千個,池塘里至少也有200至300個。原北京社科院院長高起祥曾在考察後推斷,鬼崽嶺石雕人像的總數不少於6000-10000個。
石像打造早於秦兵馬俑
鬼崽嶺石俑鬼崽嶺石俑
據統計,目前已被發現的石像中,有一類為將軍像,一類為軍官像,還有一類為普通士兵像。這些石像無論大小高矮,都是用整塊岩石雕成,形態各異,有的慈眉善目,貌若原始女神;有的豎眉鼓眼,神態勇猛,酷似佛教金剛造型;有的雙手插腰間,有的兩腿散開成弧形;有的蹲著,有的直立著。石像的造型多樣,大小不同,而其製作年代更是一個謎。從石像雕鑿的痕跡來看,我們依稀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屬於早期產物,哪些是晚期產物,早期石像輪廓較為模糊,後來雕工較精細,像身也開始出現花紋。
高起祥院長曾分析,早期的石像是人類沒有出現鐵器時,手工打磨而成。而秦朝出現鐵器工具,因此,可以推測,一些石像打造的年代很可能早於秦朝兵馬俑,而最晚的打造年代可能延至唐代。
如果說,這些石像並非一個時代的產物,而它們從何而來,究竟有何用處?
在堆放石像不遠處,立有一塊石碑,是當地秀才徐詠於光緒二十九年撰文所立,碑文講述了鬼崽嶺和石像的傳說,是迄今為止石像身世的唯一記載。碑文上寫道:“此陰兵也,夜從山下來,聞雞鳴而化石。”
女書《黃巢殺人八百萬》中記載過當年黃巢起義時的永明戰亂。而同時,永州市文物管理處在對文物評估中提出,鬼崽嶺地處世界文化一絕的女書的核心流傳區域,有不少石雕人像具有古代女神的特徵,它們與女書文化現象之間可能存在內在關係。

有關推論

鬼崽嶺為舜帝墓葬
另有推論,鬼崽嶺人造石雕像是後人祭祀舜帝之用,而鬼崽嶺很可能就是舜帝的真正墓葬。
從歷史角度推想,堯、舜、禹是繼華夏始祖黃帝之後,最為後人稱道的三位“帝王”。尤其是舜,被儒家神話為“宇宙道德”的典範。有關記載都提到,舜帝曾南巡至今天的道縣。今湖南九疑山建有舜帝陵,但舜帝死於何處今天仍然是未解之謎。據道縣文人八十高齡的何家壬分析,司馬遷《五帝本紀》中記載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將孔子“中庸之道”用於分析舜的死亡地點,可以去掉一個最近地,去掉一個最遠地,取一個折中地點。
據記載,東河瑤山(今天的道縣湘源溫泉風景區)是舜帝南巡和他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舜帝從這裡到九疑山經歷山連著山的蒼茫曠野,把時光倒流4000年,舜帝已經是百歲高齡,老邁龍鐘,如果碰上隆冬酷暑季節,或風雨交加,死亡的危險性之大不言而喻。”何家壬老人的分析結論最終把舜帝死亡從蒼梧之野再縮小到離鬼崽嶺不遠的東河瑤山。
從古蹟分布推斷,鬼崽嶺山前兩側曾等比距離坐落著白象廟和禹王廟,這兩座廟祭拜的都是傳說中與舜帝有關的人和事。“文革”期間,這兩座廟遭毀壞,如今只能看到一些建築石墩散落在田野里和水渠邊。
從環境地貌看,之前的勘查人員曾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鬼崽嶺表面土層很鬆,與一般山嶺土質有所不同。石像卡在樹杈上,證明鬼崽嶺曾沒有樹,是後來生長的樹木頂出了土層里的石像。同樣可以推想,池塘里原本沒有石像,山體滑坡最終將土裡的石像沖刷進池塘。
目前,考古工作者還沒有對鬼崽嶺進行全面的考古發掘,石像究竟是當地居民自己製作的還是被人從外地攜帶過來的?是否能找到舜帝墓葬坐落於此的更多證據?這一系列謎團有待在今後揭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