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基部具有少數鞘內
分櫱 而叢生,高30-60厘米。葉舌僅長約0.2毫米或幾乎缺少;葉片長10-18厘米,寬1-3毫米,質地較硬,乾後內卷,上面微粗糙,下面光滑。
穗狀花序 長7-11厘米(除芒外),彎曲或稍下垂,基部有時可具短分枝,
穗軸 纖細;小穗有時可偏於穗軸的1側,長1.4-2.2厘米,含4-7疏鬆排列的小花,綠而微帶紫色,具有長0.5-2毫米的短柄;穎披針形,先端尖至漸尖,具明顯的3脈,或第二穎可有4脈,第一穎長1.5-3毫米,第二穎長3-4.5毫米,微粗糙;
外稃 披針形,上部具明顯的5脈,微粗糙或近於平滑,第一外稃長9-10毫米,頂端芒長2.5-3厘米,粗糙,反曲;
內稃 長8-9,毫米,背部被微毛,平頭,脊上部1/3疏生纖毛;花葯黃色,長1.5-2.5毫米。
生長環境 短柄鵝觀草在中國青海喜生長2300-2500米的山坡
礫石 地上,到海拔3400米,喜生長在溝谷地帶及陽坡山麓地帶。在土壤pH值為7.7-8.6的範圍內,生長發育良好,能耐土壤瘠薄。短柄鵝觀草具有較廣泛的抗逆性。抗寒能力強,在青海同德巴灘草原3400栗鈣土上種植,氣溫下降到-38℃時,其越冬率達93%以上;幼苗在春季氣溫下降至-3℃時,
返青 幼苗生長正常無凍害現象。抗旱性也較強,在25厘米的耕作層中,當土壤含水率降到10%左右時,返青率仍達90%以上。在海拔3000-3600米之間,或在2700米以下的山麓、山地陽坡、山麓平地等處,以禾草為主的山地
草原群落 中,短柄鵝觀草作為建群種與
垂穗鵝觀草 、
黑藥鵝觀草 、
青海鵝觀草 、
冰草 、
高原早熟禾 、
硬質早熟禾 、
賴草 及
針茅屬 禾草等組成各種層片、群落,
蓋度 達87%,其中禾草占42%。在海拔2700-3200米的山地草甸群落中,常以建群種或亞優勢種與
狹穗針茅 、
芨芨草 、
糙毛鵝觀草 、
善變鵝觀草 、賴草、披喊草、
垂穗披鹼草 等組成各種類型的草場植被,在以莎草科植物為主的草甸上,常作為伴生種與
異穗薹草 、
披針薹草 、
細葉薹草 及
嵩草屬 植物等組成群落,蓋度達89%,其中禾草占15%。
分布範圍 短柄鵝觀草系中國青海特產。在青海及與青海接壤的西藏、甘肅均有零星分布。
生長習性 短柄鵝觀草播種當年只能進入孕穗期,第2至第6年,一般5月上旬
返青 ,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開花,9月初種子成熟(見表);天然草場上生長的短柄鵝觀草8月上旬開花。短柄鵝觀草的分櫱力和再生性均強。播種當年一般可分櫱35-48個,第2年以後可分櫱80餘個,短柄鵝觀草盛花期至乳熟期收穫調製成乾草後,經40-60天的生長,株高可達20-30厘米,再生草畝產乾草可達105-125千克。該草播種當年生長緩慢,第2至第6年生長迅速,第6年開始衰退。
短柄鵝觀草
栽培技術 短柄鵝觀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要求整地細碎平整。以秋、夏翻耕最好,播前播後要鎮壓,播前採用淺耕法滅除雜草,可以大大減輕雜草對當年幼苗危害。春、夏均可播種,而以春播為好。種子千粒重2.8-3.2克,每千克種子35.7-31.3萬粒,條播時,行距20-30厘米,播前應施基肥,播種時最好施種肥。種子播前要清選和斷芒,使其淨度達95%,發芽率達75%以上。平均每畝播種量1.3-1.5千克,播深3-5厘米。為了獲得高額產草量,應在分櫱和拔節期灌水1-2次。灌水可提高產量27-36%。如在灌水或降雨期間結合
施肥 還可提高幹草產量35-40%。短柄鵝觀草播種當年生長緩慢,要及時滅除雜草,大面積人工草地也可用藥物除草。生長第2年以後的短柄鵝觀草在青藏高原可於開花期刈制乾草、青貯,或制顆粒飼料,收穫種子時,視70%種子成熟即可收割。最適宜收穫期為開花期,一般留茬高度7厘米左右。短柄鵝觀草為枝葉茂盛的上繁草,植株高大,天然草場一般畝產乾草60-100千克,旱作栽培時第2年至第6年為畝產乾草平均為550-750千克,種子田畝產種子39-58千克。
主要價值 短柄鵝觀草無臭,無剛毛,刺毛,莖稈柔軟,花序和葉重量約占全株比例的1/3,適口性好。開花期及其以前為各類家畜所喜食,開花期刈制的青貯草或乾草為羊和馬所喜食。短柄鵝觀草富含營養成分,各個生育期都含有較高的粗蛋白質及
無氮浸出物 ,而粗纖維含量中等。短柄鵝觀草天然草場一般用作四季放牧,建立的短柄鵝觀草人工草地一般為刈割青飼,或調製乾草,或青貯料備冬春飼餵幼畜、母畜和種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