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穗薹草

異穗薹草

異穗薹草(Carex heterostachya Bge.)是莎草科薹草屬植物。根狀莖具長的地下匍匐莖。稈高20-40厘米,三棱形,下部平滑,上部稍粗糙,基部具紅褐色無葉片的鞘。葉短於稈,寬2-3毫米,平張,質稍硬,邊緣粗糙,具稍長的葉鞘。小穗3-4個,常較集中生於稈的上端,間距較短,上端1-2個為雄小穗,長圓形或棍棒狀,長1-3厘米,無柄。果囊斜展,稍長於鱗片,寬卵形或圓卵形。小堅果較緊地包於果囊內,寬倒卵形或寬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8毫米,基部具很短的柄,頂端具短尖;花柱基部不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4-6月。

分布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省。生長於海拔300-1000米左右乾燥的山坡、草地或道旁荒地。

異穗薹草常作為封閉式草坪廣泛栽培套用,並把它栽植於喬木之下、建築物的背陰處以及花壇、花徑的邊緣。異穗薹草也可栽植在河邊、湖泊、池旁等陰濕地方,作為優良水土保持地被植物利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穗薹草
  • 拉丁學名:Carex heterostachya Bge.
  • 別名:異穗苔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禾本目
  • 莎草科
  • 薹草屬
  • :異穗薹草
  • 命名者及年代:Bge.,1832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具長的地下匍匐莖。稈高20-40厘米,三棱形,下部平滑,上部稍粗糙,基部具紅褐色無葉片的鞘,老葉鞘常撕裂成纖維狀。葉短於稈,寬2-3毫米,平張,質稍硬,邊緣粗糙,具稍長的葉鞘。苞片芒狀,常短於小穗,或最下面的稍長於小穗,無苞鞘或最下面的具短鞘。
小穗3-4個,常較集中生於稈的上端,間距較短,上端1-2個為雄小穗,長圓形或棍棒狀,長1-3厘米,無柄;其餘為雌小穗,卵形或長圓形,長8-18毫米,密生多數花,近於無柄,或最下面的小穗具很短的柄。雄花鱗片卵形,長約5毫米,膜質,褐色,具白色透明的邊緣,具3條脈;雌花鱗片圓卵形或卵形,長約3.5毫米,頂端急尖,具短尖,上端邊緣有時呈齧蝕狀,膜質,中間淡黃褐色,兩側褐色,邊緣白色透明,具3條脈,中脈綠色。果囊斜展,稍長於鱗片,寬卵形或圓卵形,鈍三棱形,長3-4毫米,革質,褐色,無毛,稍有光澤,脈不明顯,基部急縮為鈍圓形,頂端急狹為稍寬而短的喙,喙口具兩短齒。小堅果較緊地包於果囊內,寬倒卵形或寬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8毫米,基部具很短的柄,頂端具短尖;花柱基部不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4-6月。

生長環境

異穗薹草生長於海拔300-1000米左右乾燥的山坡、草地或道旁荒地。異穗薹草喜冷涼氣候,耐寒能力很強,氣溫-25℃情況能順利越冬。耐蔭能力特彆強,在在鬱閉度達80%的喬木下仍能正常生長,在建築物背蔭處,也能生長得十分茂盛。能耐鹽鹼,在含氯化鈉1-1.3%、pH7.5的土壤上仍能生長。沙土、壤土和粘土都能適應。能耐潮濕,在蔭濕地方和河灘水邊都能生長。不耐踐踏,踐踏後不易再生。異穗薹草的最佳生長季節為春、秋兩季。春季生長茂盛,進入炎熱高溫的夏季生長勢變弱,氣候涼爽的秋季生長又恢復正常。

分布範圍

分布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省。
異穗薹草
異穗薹草

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大都採用栽植根狀莖方法,多用營養體穴植或條植。1平方米草塊可栽4-5平方米。栽植季節4-9月。異穗薹草的匍匐莖生長慢,容易直立生長,形成草坪必須適時修剪,一般留草高度6-8厘米為佳,不要超過15厘米。異穗薹草對水分非常敏感,水分充足則生長就茂盛,水分不足則生長緩慢。栽植後應經常噴灌水分,及時拔除雜草,定期修剪並噴施氮肥,促使葉片濃綠,色澤美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