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般指本詞條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是我國第一個獲批准建設的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首任主任為葛堅教授,現任主任為劉奕志教授。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原衛生部和教育部眼科學重點實驗室發展而來,2006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為我國眼科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託中國醫院眼科聲譽和科技影響力排行第一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圍繞重大致盲眼病(近視眼、角膜病、白內障、眼底病和青光眼等),開展套用基礎、轉化和臨床研究,致力於提高人類視覺健康水平。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山大學,實驗室設立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
  • 外文名: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 機構地址:區莊院區:廣州市越秀區先烈南路54號 
    珠江新城院區:廣州市天河區金穗路7號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 類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 所屬學科:眼科學
  • 首任主任葛堅
  • 現任主任劉奕志
歷史發展,科研人員,實驗室成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科研平台,平台綜述,實驗動物中心,學術資源,組織結構,

歷史發展

1991年4月,眼科學實驗室獲得衛生部眼科學重點實驗室立項;
2001年3月,獲得廣東省教育廳眼科學重點實驗室立項;
2002年1月,獲得教育部眼科學重點實驗室立項;
2003年1月,成為科技部和廣東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2005年12月,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兩輪嚴格評審後,最終列入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
2006年5月,通過科技部組織的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可行性論證;
2006年7月,國家科技部正式發文批准建設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實驗室在科技部、教育部組織的高水平的評估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2001年,由科技部組織的評估中被評為良好類實驗室,專家組評價已初步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在2004年7月以全優成績通過了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驗收;
2005年在教育部48個重點實驗室評估中獲得第六名的優秀成績。
2006年3月被科技部推薦參加生命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獲得了良好的成績。實驗室現任主任為中山眼科中心主任葛堅教授;
2010年3月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2011年7月以良好的成績通過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

科研人員

實驗室主任為劉奕志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陳霖院士。現有“973計畫”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負責人7人,國家傑青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萬人計畫”2人。

實驗室成就

實驗室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眼科實驗室的目標,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要求,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引育人才,打造國際化團隊,改善工作條件,協同基礎與臨床,嚴格規範管理,營造勇於創新、包容協作的研究氛圍。
近年來,我們做出具有世界影響的工作:原創性人類晶狀體再生的研究成果,2016年被國際評為全球醫學8大突破性進展;近視眼防控成果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和批示,並被世界衛生組織納入全球近視防控藍皮書;構建全球首個人工智慧白內障診療雲平台,2017年被IEEE Spectrum評選為“影響全球醫學界的11大AI事件”;臨床研究改變青光眼高危人群治療方案,獲2020年首屆中國醫學重大進展;以第一署名單位通訊作者在Nature、Lancet、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s等雜誌發表原創論文。踐行大國擔當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開展“解決國家層面的眼保健服務需求”項目,為欠已開發國家提供眼健康服務;國際醫療援助工作被外交部寫入中國外交志。
亞太眼科學會(APAO)總部永久落戶。實驗室國際地位大幅度提升,已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眼科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成果轉化基地之一。

研究方向

2016-2020
研究方向名稱
研究方向內容
眼乾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研究
重點研究眼成體幹細胞的標記物、多能性和定向分化機制;眼組織體細胞的去分化與間接譜系轉化機制;眼組織幹細胞微環境的重建及其對幹細胞的調控作用;利用內源/外源性幹細胞治療致盲眼病,及治療過程中的免疫炎症反應。
眼遺傳/表觀遺傳與基因治療研究
重點開展基於先天遺傳性眼病的組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篩查和鑑定致盲眼病的易感基因和突變位點,研究基因功能,制定符合華人眼遺傳病特點的早期診斷規範化流程,建立前沿基因編輯技術,開展眼遺傳病個體化防治研究。
眼血管和神經生物學研究
重點開展PDGF-C及VEGF-B等生長因子在視網膜病變中的作用機制及干預研究;免疫炎症參與的神經/血管病變的機制研究;光感細胞的纖毛外段發生和病理機制,視網膜神經元形態發生,神經遞質表型決定、突觸識別與連線,節細胞及其軸突再生研究。
眼生物材料和藥物的轉化研究
構建符合華人眼生理特性的組織工程角膜、人工玻璃體、人工晶狀體、仿生視網膜膜片等新型眼生物材料;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最佳化製備工藝和配置體系,評估臨床適應症及套用方案。
眼流行病學與臨床干預研究
建立全球共享的自然人群和眼病患者的醫療、環境和基因資料庫,明確臨床特徵、確定分類標準和分子分型,創建風險和預後的預測模型,開展循證評價和新診療技術的隨機對照研究,逐步建立眼病診療規範和精準醫療體系。
2015-2011
研究方向名稱
研究方向內容
眼血管和神經生物學研究
1、眼新生血管的發生機理和靶點干預 2、視網膜視神經的生物學特點 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治
眼遺傳與表觀遺傳學
1、眼遺傳和基因治療 2、眼表觀遺傳學研究 3、免疫性眼病的發生機理和治療
眼乾細胞和發育生物學
1、幹細胞治療致盲性眼病的基礎研究 2、青光眼的發生機理和防治 3、生物角膜的構建和臨床研究
眼生物光學材料和藥物研究
1、新型人工晶體的研發 2、晶狀體的發生機理和手術關鍵技術 3、摺疊式人工玻璃體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4、眼科靶向藥物的篩選和套用
眼流行病學與臨床轉化研究
1、重要致盲眼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2、近視眼的發生機理和防治 3、眼科關鍵技術和臨床試驗
2010-2006
研究方向名稱
研究方向內容
1.角膜與眼表疾病研究
1幹細胞與角膜組織工程的研究;2. 角膜成分移植與免疫排斥調控的研究;3. 乾眼病、眼表角膜炎症性疾病與損傷性疾病的防治研究;4. 淚道阻塞性疾病的診治與儀器開發 。
2.白內障的發病機理和防治研究
1.晶狀體蛋白質研究;2.後發性白內障的研究;3.超聲乳化新術式對眼組織的影響 ;4.新型人工晶狀體研發及個體化臨床研究;5.先天性白內障基因篩查及規範化治療研究
3.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研究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抵抗基因和防治新方法的研究;2.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發病機理和防治的研究;3.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的防治;4.視網膜血管生成和重塑的機制研究
4.視覺科學研究
1.幹細胞與視神經保護; 2.青光眼發病的分子機制;3.神經致盲性眼病的靶向治療;4.近視眼防治
5.眼病遺傳學研究
1.近視分子遺傳學;2.遺傳性視網膜與視神經變性的分子遺傳學;3.其他眼遺傳病研究。
6.眼病流行病學研究
1.建立和完善適應大樣本臨床研究的預防眼科;2.建立可供長期研究的人群佇列;3.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4.遺傳環境互動作用和數量性狀易感基因研究;5.眼病預防的臨床試驗;6.加強國際合作及多種族眼病比較研究

研究領域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直以我國常見致盲眼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作為主要研究方向,重視基礎研究與臨床相結合,主要研究方向有:角膜病和眼表疾病研究、葡萄膜疾病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視功能保護和視覺科學、白內障的發病機理和防治研究、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研究、常見眼科遺傳性疾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眼科學實驗室在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廣東省、中山大學和中山眼科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發揮整體優勢和團隊精神,不斷創新和發展,在建設規模、學術水平、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方面都已取得突出的成績。實驗室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已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整體水平已居國內領先地位,在葡萄膜炎防治及機理、角膜病與眼表疾病診治、近視眼機理和干預研究、白內障防治和視網膜疾病研究等方面已達到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為我國眼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科研平台

平台綜述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實驗室硬體和平台建設,從環境、設備、條件等各方面徹底改變了實驗室基礎設施落後狀況,使其硬體標準達到國家重點實驗室硬體建設要求。實驗室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實驗室按國際化標準改建裝修,環境煥然一新,實驗場地寬敞明亮,實驗設施先進,配置了當前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擁有10萬元以上儀器35台,設備總值超過2000萬元。實驗室包括一個750平方米的公共實驗室、12個功能實驗室和一個實驗動物中心。公共實驗室包括兩個大型分子生物學公共實驗平台、細胞培養室、病理室、大型實驗儀器設備室(流式細胞儀室、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室、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儀室、螢光定量PCR儀室、全自動遺傳分析儀室),還配有雙向電泳儀、微孔板式全光譜酶標儀、低溫超速離心機、普通PCR儀、細胞離心塗片機、大容量冷凍高速離心機、酶標板離心機、顯微注射儀、拉針儀、鍛針儀、磨針儀、CO2培養箱冰凍切片機超音波細胞破碎儀等實驗儀器設備。可以開展蛋白質分離純化、酶解與質譜鑑定、細胞分選及鑑定、細胞形態學觀察及鑑定等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各種生命科學的實驗研究。
功能實驗室包括視覺科學實驗室、角膜病實驗室、免疫病實驗室、眼表疾病實驗室、玻璃體視網膜病實驗室、視覺生理實驗室、生化實驗室、病理實驗室、遺傳實驗室、白內障實驗室、眼眶病眼腫瘤學實驗室、眼藥理室。功能實驗室是為實驗室確定的各研究方向的課題組提供細化和具體化的服務,各室配備與研究相關的儀器設備,為科研人員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進行科學研究提供技術平台和支持。
實驗動物中心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安裝有室內自動恆溫、恆濕系統及自動監控動物系統,能開展普通級及無特定病原菌級(SPF級)的動物實驗,可飼養多品種的實驗動物(鼠、兔、雞、豬、猴等),配備先進的動物實驗設備(玻璃體切割機、超聲乳化機、多功能視覺電生理檢測系統等),是一個完全符合眼科學研究需求並可開展國際水準的前沿性動物實驗的現代化動物實驗室。

實驗動物中心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實驗動物中心是一個擁有現代化動物實驗設施的配套齊全的實驗動物中心。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個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三大研究平台之一。每年承擔了中山眼科中心和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有與實驗動物有關的教學和科研項目的動物實驗;是專門進行人類眼科學臨床前研究的重要基地。
眼科學實驗動物中心擁有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環境和屏障環境動物實驗室,以及相應的實驗和檢查設備。
眼科學實驗動物中心裝配有現代化的恆溫恆濕系統、監控系統以及符合眼科學動物實驗要求的有色燈系統;還有配套齊全的眼科學實驗儀器,如眼科手術顯微鏡、手術無影燈、超音波乳化機、玻璃體切割機、眼壓計、動物麻醉機、電子天平、低溫保存箱等;另外還有價值600多萬元人民幣的眼科檢查設備,如螢光照影機、眼科超聲診斷儀、裂隙燈數碼圖像處理系統、角膜內皮細胞儀、角膜地形圖、手持驗光儀等。完全能夠滿足眼科學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需要。
中山眼科中心及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所有動物實驗均在這個動物中心完成。實驗室完全按照標準化SOP進行管理和運作,制度健全,操作規範。

學術資源

中山眼科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圖書館收藏並定購了全面而豐富的國內外知名眼科雜誌和最新眼科專著。現有藏書16700冊,中文醫學期刊85種,外文原版期刊57種,幾乎囊括了全部SCI收錄眼科期刊,並開通國際網際網路、中外文全文資料庫,為科研人員查閱資料提供方便及充足的信息來源。

組織結構

見右圖。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組織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