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9號)精神,加快推進我省現代種業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二、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三、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四、增強種業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能力,五、加快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六、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一、總體要求

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種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以種子企業為主體,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推動育種人才、技術、資源依法向企業流動,有效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保護科研人員發明創造的合法權益,提高種業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能力,加大種子產業的投入,建立健全職責明確、監管有力的種業管理體系,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二、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一)加大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的培育。各地政府要切實加大對現代種業的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發展,大力支持其兼併重組擴大規模、開展商業化育種和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啟動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評選認定工作,由省農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評選辦法。在涉農種業發展項目上優先支持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優先認定種業企業為農業、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開闢品種區域試驗和審定的綠色通道,並優先推薦國家品種區域試驗。到2017年,擇優扶持3—5家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其中1—2家具有全國生產經營資質,並爭取進入全國百強種業企業。(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林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大育種科研的投入,建立以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技術創新有力的商業化育種體系。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要儘快建立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種業產業化技術創新平台,引進育種領軍型人才,培育創新人才團隊,建立院士或博士後工作站。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2015年底前要完成與其所設種子企業脫鉤。優先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實施農業科技攻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動植物育種專項、種業領域的品種後補助,優先認定種業企業為科技型企業。(牽頭單位:省科技廳;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林業廳)
(三)實施企業稅收信貸優惠政策。對國家和省認定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符合稅收政策規定的,免徵企業所得稅;批發和零售種子免徵增值稅;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重組,可以按特殊性稅務處理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企業資產重組涉及有關資產權屬轉讓的,可按規定不予徵收增值稅。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種業企業種子生產經營的信貸支持,在貸款額度和利息方面予以優惠。(牽頭單位: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責任單位:省財政廳、農發行貴州省分行、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

(一)鼓勵種業科技資源和科研人才向企業流動。支持公益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商業化育種資源和技術等與種業企業進行聯合開發或委託開發,實現優勢互補;支持省、市(州)農業科研院校從事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作物及用材樹種、油料樹種育種的科技人員,利用己有的育種資源,通過兼職、掛職、簽訂契約等形式與企業開展合作,合作研究成果可以事先約定歸企業所有,也可以共有;鼓勵企業採取股權獎勵、期權分配、技術入股等方式對種業科研技術人員予以激勵。改變論文導向機制,把商業化育種成果及推廣面積作為科研人員考核和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員到種業企業從事育種研發工作,可以在3年內保留其公益性科研院校的編制、身份和人事關係,檔案工資正常晉升,期間要求返回原單位的,按原職級待遇重新安排工作;進入種業企業工作或自主創辦種業企業的,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本人要求提前退休的,經所在單位同意,可按程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
(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利用國家撥款發明的育種材料、新品種和技術成果,可以申請品種權、專利等智慧財產權,可以作價到企業投資入股,也可以上市公開交易。加快建立種業成果交易平台和託管中心,推動科技資源依法有序流動。單位種業成果轉化所得收入歸單位所有,應將種業成果轉化所得收入的50%以上獎勵給科研人員。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應建立相應的制度,防止品種和育種材料流失,嚴禁科研人員私下交易種業成果,對違規者將按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四、增強種業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能力

(一)強化種業基礎性和公益性研究。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點開展種質資源的改良與創新、育種方法與技術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以及常規育種等公益性研究工作。各級財政科研經費應加大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逐步減少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和蔬菜商業化育種的投入。將農林種質資源的保護、發掘與創新利用納入重大套用基礎研究專項。建設貴州中長期種質資源保存庫和種質圃, 開展省內優良、特異種質資源的收集、鑑定、保護和套用性研究,保存審定和認定的農作物品種標準樣品,建立品種實物檔案及DNA指紋圖譜信息庫,搭建種質資源共享和轉化平台,按規定向社會開放,為種子產業發展服務。(牽頭單位:省科技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林業廳)
(二)加強重大科技攻關。大力推進種業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施水稻、玉米、油菜、蔬菜、馬鈴薯、精品水果等農作物育種和杉木、馬尾松、油茶、核桃4個樹種的重大科研攻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套用前景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形成科企緊密合作,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攻關模式和運行機制,提升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支持產業發展和服務種業企業的科技能力。到2020年,省內種業企業選育的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和蔬菜品種占新審定品種的比例由目前的不到20%提高到70%以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10個以上。(牽頭單位:省科技廳;責任單位:省農委、省林業廳)

五、加快種子生產基地建設

(一)支持特色優勢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建設。統籌安排現代種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酒用高粱、薏仁米等優勢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建設。到2020年,要建成50萬畝上述優勢作物種子生產基地。支持種子生產企業建設完善種子烘乾設備、精選加工設備、機械化制種設備及曬場等生產性輔助設施。鼓勵和扶持種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建設穩定的繁制種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黔東南自治州、銅仁市等優勢區域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加大林木種子基地、保障性苗圃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林木良種補貼政策。(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改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
(二)加強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和管理。強化南繁工作的組織領導,設立管理服務中心,落實相應專項經費,在海南省三亞市、樂東縣等地建設穩定的南繁基地1000畝;增強南繁育種基地科研創新和種子產業服務功能。南繁基地設施在滿足基礎性、公益性科研育種使用的基礎上,優先提供給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使用。(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改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三)建立和完善種子生產收儲制度。建立完善省、市(州)兩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確保災後恢復生產和市場調劑需要,全省常年儲備種子保有量應在100萬公斤以上。完善種子收儲制度,鼓勵和引導相關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加大種子收儲的信貸支持。種子生產、烘乾、加工、儲藏設備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範圍。建設一棟1000平方米以上規模的貴州省中長期種質資源保存庫,用作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和短生育期常規水稻、蔬菜、小宗糧豆等作物種子以及杉木、馬尾松等林木種子的儲備,由同級財政給予補助。制種合作社納入農業生產全程服務試點範圍。(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農發行貴州省分行,各市〔州〕人民政府)

六、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一)健全種子管理體系。各級政府應加強對種業發展的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農業、林業部門要強化種子管理職能,健全管理機構,加強種子行政管理的技術支持,增強服務企業意識,拓寬服務領域,提高種子管理水平。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新品種試驗、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和種業信息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和投入,將屬於公共服務的種子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林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和行政執法力量,嚴厲打擊侵犯企業品種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繼續強化委託經營管理,依法做好種子備案工作,督促企業建立種子質量全程追溯管理制度。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建立種子市場秩序行業評價機制。加強種子供需、種子價格、種子質量信息的實時監測,增強市場巨觀調控能力。(牽頭單位:省農委;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省林業廳、省工商局)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8月1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